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富硒集市」安康富硒黃酒的那些事,看了之後全都明白了!

一、起源

黃酒是我國的民族特產, 也稱為米酒(ricewine), 屬於釀造酒。 黃酒源於中國, 且唯中國有之, 與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古酒。 約在三千多年前, 商周時代, 中國人獨創酒麴複式發酵法, 開始大量釀制黃酒。

黃酒是用穀物作原料, 用麥曲或小曲做糖化發酵劑製成的釀造酒。 在歷史上, 黃酒的生產原料在北方以粟或者黍(粟:俗稱小米學名:Setaria italica, 中國古稱“稷”。 黍:又稱黃米, 是去了殼的黍子的果實, 比小米稍大, 顏色淡黃。 )。 在南方, 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為最佳原料)為原料釀造黃酒。 由於宋代開始, 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的南移, 黃酒的生產局限於南方數省, 南宋時期, 燒酒開始生產, 元朝開始在北方得到普及, 北方的黃酒生產逐漸萎縮, 南方人飲燒酒者不如北方普遍, 在南方, 黃酒生產得以保留, 在清朝時期, 南方紹興一帶的黃酒稱雄國內外。 黃酒生產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蘇、上海、福建、江西和廣東、安徽等地,

山東、陝西、大連、河南鶴壁等地也有少量生產。

二、傳統釀酒

西元前200年的漢王朝到西元1000年的北宋, 歷時1200年, 是我國傳統黃酒的成熟期。 《齊民要術》、《酒誥》等科技著作相繼問世, 酃酒、新豐酒、蘭陵酒等名優酒開始誕生。

張載、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蘇東坡等酒文化名人輩出, 中國傳統黃酒的發展進入了燦爛的黃金時期。

《月下獨酌》 作者:李白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十一月五夜風雪寒甚燃薪取暖戲作五字》 作者:陸遊

束薪從澗底, 及此不時求。

力比鵝黃酒, 功如狐白裘。

分才具糜粥, 餘事暖衾稠。

複恐成驕惰, 三更起飯牛。

中國傳統釀造黃酒的主要工藝流程為:

浸米——蒸飯——晾飯——落缸發酵——開耙——壇發酵——煎酒——包裝

今天, 我國大部分黃酒的生產工藝與傳統的黃酒釀造工藝一脈相承,

有異曲同工之妙。

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認識的日益提高, 居世界三大古酒之首的, 更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八十年代營養學家索穎在對黃酒的研究中, 發現了黃酒中蘊涵著驚人的營養成份, 將它譽為“液體蛋糕”。 也是80年代黃酒又以其獨特的醇厚芳香, 被列為國宴用酒躋身高堂, 得到了國際友人的讚譽。

營養成分黃酒是一類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麥等為主要原料,採用蒸煮、加酒麴、糖化、發酵、壓榨、過濾、煎酒、貯存、勾兌而成的釀造酒。

黃酒含有多酚、類黑精、谷胱甘肽等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預防心血管病、抗癌、抗衰老等生理功能。

黃酒中已檢出的無機鹽達18 種,包括鈣、鎂、鉀、磷、鐵、鋅、等。黃酒中的維生素B、E 的含量也很豐富,主要來自原料和酵母自溶物。

黃酒中的蛋白質含量為酒中之最,每升紹興加飯酒的蛋白質含量達16g ,是啤酒的4倍。黃酒中的蛋白質多以肽和氨基酸的形態存在,易被人體吸收。肽具有營養功能、生物學功能和調節功能。紹興產黃酒中的氨基酸達21種之多,且含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每升加飯酒中的必需氨基酸達3400mg,而啤酒和葡萄酒中的必需氨基酸僅為440mg或更少。黃酒含豐富的功能性低聚糖,如每升紹興加飯酒中的異麥芽低聚糖、潘糖、異麥芽三糖含量達6g。這些低聚糖是在釀造過程中,物料經微生物酶的作用而產生的。功能性低聚糖進入人體後,幾乎不被人體吸收、不產生熱量,但可促進腸道內有益微生物雙歧桿菌的生長發育,可改善腸道功能、增強免疫力、促進人體健康。

黃酒內含多種微量元素。如每100毫升含鎂量為20~30毫克,比白葡萄酒高10倍,比紅葡萄酒高5倍;含硒量為1~1.2微克,比白葡萄酒高約20倍,比紅葡萄酒高約12倍。在心血管疾病中,這些微量元素均有防止血壓升高和血栓形成的作用。

三、原料及加工差別。按原料和酒麴劃分

⒈糯米黃酒

以酒藥和麥曲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於中國南方地區。

⒉黍米黃酒

以米麯黴製成的麩曲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於中國北方地區。

⒊大米黃酒

為一種改良的黃酒,以米曲加酵母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于中國吉林及山東,以及湖北襄陽。

⒋紅麴黃酒

以糯米為原料,紅麴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于中國福建及浙江兩地。

四、最新國家標準中黃酒的分類法

在最新的國家標準中,黃酒的定義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麥等為原料,經過蒸料,拌以麥曲、米曲或酒藥,進行糖化和發酵釀制而成的各類黃酒。

1.按釀造方法對黃酒分類時的稱呼。按這種方法分類,可將黃酒分成三類: 淋飲酒、攤飯酒和餵飯酒。

2.黃酒還可按釀酒用曲的種類來分。小曲黃酒,生麥曲黃酒,熟麥曲黃酒,純種曲黃酒,紅麴黃酒,黃衣紅麴黃酒,烏衣紅麴黃酒。

3.按黃酒的含糖量將黃酒分為以下5類:

幹黃酒、半幹黃酒、半甜黃酒、甜黃酒、濃甜黃酒

⑴幹黃酒指糖分在1度以下的酒品,屬普通黃酒,飲用前須用燙酒壺加溫,一般加熱到40℃~45℃為宜。在吃雞、鴨和肥膩食物時,較為合適。

⑵半幹酒指糖分在1~3度範圍內的酒品,是最富有風格的高尚黃酒,一般在尊貴高雅的場合飲用。該酒最能渲染氣氛,應在燙溫後飲用。宜為吃螃蟹、魚鮮海味或吃涼菜時飲用。這不僅鮮味相投,而且互相烘托渲染,很合時宜。它對葷素大菜,豬、牛、羊肉更能相得益彰。另外可與陳年元紅酒或其他甜型黃酒兌在一起飲用,更能增加情趣。

⑶半甜酒指糖分在3~10度範圍內的酒品,宜加溫飲用,也可冷飲,佐吃葷素菜均宜。尤以鹹中帶甜的南方菜肴更好。

⑷甜酒指糖分在10~20度範圍內的酒品,宜冷飲。飯前或飯後飲用更為合適。該酒有潤腸胃、助消化的作用。佐食以甜食配甜酒為好。

⑸濃甜酒指糖分在20度以上的酒品。飲法同甜型酒。在夏季,可兌以礦泉水、冰塊或汽水合飲,清涼宜人;冬季,若與白酒兌飲,更會覺得酒勁濃醇,能起興奮提神作用。

五、與料酒的差別

料酒與黃酒的最大區別為,黃酒是一種飲料酒,而料酒是在黃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品種,它是用30%~50%的黃酒做原料,另外再加入一些香料和調味料做成的。與黃酒相比,炒菜時放料酒不僅味道好,而且價格還比較便宜。料酒只有在做菜的時候才可以用。

品評

六、中國黃酒十大品牌

1.古越龍山

2.會稽山

3.石庫門

4.塔牌

5.女兒紅

6.即墨

7.西塘

8.沙洲

9.善好

10.古越樓臺

七、顏色成因

黃酒顧名思義因為顏色是黃色所以得此稱謂,與白酒清澈透明不同,黃酒顏色多褐色、黃色、棕色等,也有部分黃酒呈現無色的狀態。對於黃酒顏色的成因,有很多朋友比較好奇,在這裡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黃酒按照釀造工藝分為傳統煮制和現代蒸制的方法,前者原料在煮制過程中由於水分少、溫度高,經過煮制過程之後,顏色加深,這在以後發酵過程中便充當了天然的著色劑,在煮酒過程中通過把握溫度和時間可以調整酒質顏色的深淺。然而黃酒傳統工藝在工業化生產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到了近代黃酒的量產工藝改進為蒸制之後進行拌曲發酵,相比于傳統的釀造工藝,現代化的工藝效率更高且安全衛生,酒質較為統一。但是後期黃酒的顏色需要借助與焦糖色的添加才能形成,焦糖色屬於天然的著色劑在黃酒生產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黃酒品味

1.要鑒賞品嘗黃酒,首先應觀其色澤:須晶瑩透明,有光澤感,無混濁或懸浮物,無沉澱物泛起蕩漾於其中,具有極富感染力的琥珀紅色。

2.其次將鼻子移近酒盅或酒杯,聞其幽雅、誘人的馥鬱芳香。此香不同於白酒的香型,更區別於化學香精,是一種深沉特別的脂香和黃酒特有的酒香的混合。若是十年以上陳年的高檔黃酒,哪怕不喝,放一杯在案頭,便能讓人心曠神怡。

3.如此二步前奏,則品嘗的欲望陡升。用嘴輕啜一口,攪動整個舌頭,徐徐咽下後美味的感受非紙上所能表達。如此輕啜慢咽,且不豪飲賭勝,敢保證3~5次下來,如果能適量飲用,不致頭暈乃至醉倒,便再也不肯放棄這杯中之物。

八、作用與功效

1、黃酒功效之活血祛寒,通經活絡

在冬季,喝黃酒宜飲。在黃酒中加幾片薑片煮後飲用,既可活血祛寒,通經活絡,還能有效抵禦寒冷的刺激,預防感冒。需要注意的是,黃酒雖然酒精度低,但飲用時也要適量,一般以每餐l00—200克為宜。

2、黃酒功效之抗衰護心

我們都知道,人體內的無機鹽是構成機體組織和維護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黃酒中已檢測出的無機鹽有l8種之多,包括鈣、鎂、鉀、磷等常量元素和鐵、銅、鋅、硒等微量元素。其中鎂既是人體內糖、脂肪、蛋白質代謝和細胞呼吸酶系統不可缺少的輔助因數。也是維護肌肉神經興奮性和心臟正常功能,保護心血管系統所必需的。人體缺鎂時,易發生血管硬化、心肌損害等疾病。而硒的作用主要是消除體內產生過多的活性氧自由基,因而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抗衰老、抗癌、保護心血管和心肌健康的作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人體的克山病、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不育症等40餘種病症均與缺硒有關。因此,適量飲用黃酒,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3、黃酒功效之減肥、美容、抗衰老

黃酒的熱量非常高,喝多了肯定會胖。但是適當的飲酒可以加速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還有利於減肥。黃酒中含有大量糖分、有機酸、氧基酸和各種維生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由於黃酒是以大米為原料,經過長時間的糖化、發酵製成的,原料中的澱粉和蛋白質被酶分解成為小分子的物質,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人們也把黃酒列為營養飲料酒。

黃酒的度數較低,口味大眾化,尤其對女性美容、老年人抗衰老有一定功效,比較適合日常飲用。但也要節制,例如度數在15度左右的黃酒,每日飲用量別超過8兩;度數在17度左右的,每天飲用量別超過6兩。

4、黃酒功效之藥用價值

藥引是引藥歸經的俗稱,指某些藥物能引導其它藥物的藥力到達病變部位或某一經脈,起“嚮導”的作用進行針對性治療。它們不僅與湯劑配合,更廣泛地和成藥相配合在一起應用。另外,“藥引子”還有增強療效、解毒、矯味、保護胃腸道等作用。在一張處方中,需不需要藥引子,由醫生根據病情而定,一般不需要病家自己去配製。

黃酒不僅能將藥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出來,易於人體吸收,還能藉以引導藥效到達需要治療的部位。在唐代,我國第—部藥典《新修本草》規定了米酒入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說:“諸酒醇醨不同,惟米酒入藥用”。米酒即是黃酒,它具有通血脈,腸胃,潤皮膚、養牌氣、扶肝,除風下氣等治療作用。由此可知,歷來人們用黃酒作酒基製成養生和醫用治病的酒,而且說明黃酒與中藥藥劑有一種天然的糅合因數或親和性。

白酒雖對中藥溶解效果較好,但飲用時刺激較大,不善飲酒者易出現腹瀉、瘙癢等現象。啤酒則酒精度太低,不利於中藥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黃酒酒精度適中,是較為理想的藥引子。

5、黃酒功效之烹飪時祛腥膻、解油膩

黃酒在烹飪中的主要功效為祛腥膻、解油膩。烹調時加入適量的黃酒,能使造成腥膻味的物質溶解於熱酒精中,隨著酒精揮發而被帶走。黃酒的酯香、醇香同菜肴的香氣十分和諧,用於烹飪不僅為菜肴增香,而且通過乙醇揮發,把食物固有的香氣誘導揮發出來,使菜肴香氣四溢、滿座芬芳。黃酒中還含有多種多糖類物質和各種維生素,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用於烹飪能增添鮮味,使菜肴具有芳香濃郁的滋味。在烹飪肉、禽、蛋等菜肴時,調入黃酒能滲透到食物組織內部,溶解微量的有機物質,從而令菜肴更可口。

6、黃酒功效之促進子宮收縮,舒經活絡

黃酒又稱米酒,是水穀之精,性熱。產後少量飲用此酒可祛風活血、避邪逐穢、有利於惡露的排出、促進子宮收縮、對產後受風等有舒經活絡之用。除此之外,利用黃酒還可以做出味美並具有一定醫療作用的食品,例如黃酒和桂圓或荔枝、紅棗、核桃、人參同煮,不僅味美,而且具有一定益補氣血之功效,對體質虛弱,元氣損耗等有明顯療效,這種功能優勢更是其他酒類飲品無法比擬的。但飲用過量容易上火,並且可通過乳汁影響嬰兒。飲用時間不宜超過l周,以免使惡露排出增多,持續時間過長,不利於早日恢復。

7、黃酒功效之輔助醫療

黃酒多用糯米製成。黃酒在釀造過程中,注意保持了糯米原有的多種營養成分,還有它所產生的糖化膠質等,這些物質都有益於人體健康。在輔助醫療方面,黃酒不同的飲用方法有著不同的療效作用。例如涼喝黃酒,有消食化積、鎮靜的作用,對消化不良、厭食、心跳過速、煩躁等有顯著的療效,燙熱喝的黃酒,能驅寒怯濕,對腰背痛、手足麻木和震顫、風濕性關節炎及跌打損傷患者有益。

8、黃酒的保健功效

營養學家已經證實:飲用黃酒具有通經絡、厚胃腸、養脾扶肝、增進食欲、消除疲勞等諸多益處,長飲者會感到胃口舒適,食欲振作,睡眠香甜,周身發熱,氣色紅潤,頭發黑,光亮有神。另外經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院進行的保健功能檢測實驗證實,黃酒在抗疲勞、抗腫瘤和提高性能力方面有明顯功效。至今,許多人已經把黃酒作為養身的乳汁,為二十一世界時尚飲品,最佳養生補品,每日必飲。

九、黃酒的儲存是保證酒質好壞的一個關鍵因素。

第一、黃酒屬於發酵酒類,一般酒精的含量較低,越陳越香是黃酒最顯著的特徵,所以貯存地點最好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即溫度應在4℃以上,15℃以下,變化平穩,幹濕度合適的通風良好的倉庫。這樣,能促進酒質陳化,並能減少酒的損耗。

第二、黃酒的包裝容器以陶壇和泥頭封口為最佳,這種古老的包裝有利於黃酒的老熟和提高香氣,在貯存後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

第三、黃酒堆放平穩,酒罈、酒箱堆放高度一般不得超過4層,每年夏天翻一次壇。

第四、黃酒不宜與其他有異味的物品或酒水同庫儲存。

第五、黃酒儲存不宜經常受到震動,不能有強烈的光線照射;要遠離熱源,不能潮濕。

第六、不可用金屬器皿儲存黃酒。

第七、黃酒貯存時間要適當。普通黃酒宜貯存1~3年,這樣能使酒質變得芳香醇和,如果貯存時間過長,酒的色澤則會加深,尤其是含糖分高的酒更為嚴重;香氣則會由醇香變為水果香,這是酸類和醇類結合生成的醇香,並有焦臭味;而且口味會由醇和變為淡薄。優質黃酒可長期貯存。

第八、黃酒經貯存會出現沉澱現象,這是酒中的蛋白質凝聚所致,屬於正常現象,不影響酒的品質。但應該注意不要把細菌引起的酸敗昏濁視為正常的沉澱,如果酒液混濁,酸味很濃,說明黃酒已經變質。

十、飲用季節及飲食搭配

1.溫飲黃酒

黃酒最傳統的飲法,當然是溫飲。溫飲的顯著特點是酒香濃郁,酒味柔和。溫酒的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將盛酒器放入熱水中燙熱,另一種是隔火加溫。但黃酒加熱時間不宜過久,否則酒精都揮發掉了,反而淡而無味。一般,冬天盛行溫飲。冬天怎樣喝最好呢?黃酒具有甜、酸、苦、辛、鮮、澀六味,兼備澄、香、醇、柔、綿、爽,要盡情領略黃酒中的主兼六味,一般加熱後使其六味活躍,才其味無窮。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對煮酒也有研究:“若熱吃下去,發散酒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結在內,以五臟去暖它,豈不受害?” “煮酒論英雄”、“溫酒斬袁良”,“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白居易在“天欲雪”的夜晚準備與好友煮酒達旦,說的都是古人煮酒而飲。古人將酒加熱後喝不單得到了完美的主兼六味,也附合現代科學,喝熱酒更有益加速血液迴圈,容易揮發,容易排泄,截留少,不易醉,而且經加熱後可散發釀造過程中遺留的微量的醛。

黃酒有如此豐富的營養成份、保健作用,不要貪杯才有益健康。孔子認為“惟酒無量,不及亂。行氣,壯精禦寒,消愁遺興,避邪逐穢。”總之,古人告誡我們,適量有益, 切不可“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黃酒燙著喝是一個習慣風俗,40多年前,江浙一帶有規模的酒店裡都設有炭火燙酒鍋和錫串壺,有專門的燙酒師。燙酒師傅將酒客要定的黃酒倒入串壺,根據客人的喜好加入不同比例的薑沫、紅糖,掛在微沸的燙鍋內。當時沒有溫度計,在串壺內插入一支筷,燙酒師傅就憑觀察筷子四周的酒暈來判斷溫度,在認定已達到酒客所需的溫度時,即時遞給酒客飲用。當酒客聞到從串壺氤氳飄來的酒香,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溫馨醇香,暖而不暴的黃酒時也許真會“天子喚來不上船”。燙酒的風俗60年代初在常熟鄉下集鎮十分普及,虞山鎮西門“永和酒家”,縣南街“太白酒家”都因燙酒技高,生意興隆。吳江農村至今婚喪之事還請燙酒擔服務。

家庭中喝黃酒水浴加熱雖然能喝到黃酒的最佳風格,但有點麻煩。直接加熱升溫快、方便但容易損失酒度和芳香,然而只要用文火加熱,將酒煮到略見翻動即止就可,測溫在50℃上下,完全可以得到水浴加熱的效果。

民間還廣泛流傳自調雞蛋黃酒,將黃酒倒入鍋內加入紅糖,煮到剛沸打蛋入鍋,此法不能煮沸過長,否則會過多揮發黃酒中的酒度和芳香物質,影響風味。在我們家鄉,至今還將雞蛋黃酒作為產婦必服,除了滋補身體外,據說有排穢發奶之效。

黃酒的最佳品評溫度是在38℃左右。在黃酒燙熱的過程中,黃酒中含有的極微量對人體健康無益的甲醇、醛、醚類等有機化合物,會隨著溫度升高而揮發掉,同時,脂類芳香物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蒸騰,從而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濃郁。因此,黃酒燙熱喝是有利於健康的。

2.冰鎮黃酒

目前,在年輕人中盛行一種冰黃酒的喝法,尤其在我國香港及日本,流行黃酒加冰後飲用。自製冰鎮黃酒,在不低於10年的陳釀花雕裡放入幾顆話梅或檸檬(不要放薑和枸杞子,夏天均宜少食),用電熱壺(最好是用小砂鍋)加熱微開後再煮10分鐘左右,待降至室溫即可入冰箱冰鎮,放入冰箱冷藏室。如是溫控冰箱,溫度控制在3℃左右為宜。飲時再在杯中放幾塊冰,口感更好。也可根據個人口味兌些雪碧、可樂、果汁。有消暑、促進食欲的功效。

十一、黃酒的十一種喝法:

1.直接飲用

2.加薑絲和白糖,微微熱一下,吃螃蟹時喝,解腥驅寒,秋天喝。

3.加冰喝,降低藥味口感,爽口清新,夏天喝。

4.酒加熱到50度左右,加一個生雞蛋,快速攪拌,至酒液白到乳白色,營養豐富,春天喝。

5.桂花用水洗乾淨,加入黃酒密封放冰箱一周,取出飲用,那叫一個爽,香氣馥鬱。

6.黃酒加蘋果汁,香甜可口。

7.一杯黃酒加話梅二粒,味道真美妙。

8.黃酒加蜂蜜,會有蜂蜜的香味透出來。

9.黃酒加玫瑰精油,呵呵,女孩子喝,臉色紅撲撲的,像一個大蘋果。

10.黃酒和冰水,再加點薄荷油,夏 天喝,真舒爽。

11.黃酒加糟燒,喔唷,好刺激的喝法。

安康漢水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營養成分黃酒是一類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麥等為主要原料,採用蒸煮、加酒麴、糖化、發酵、壓榨、過濾、煎酒、貯存、勾兌而成的釀造酒。

黃酒含有多酚、類黑精、谷胱甘肽等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預防心血管病、抗癌、抗衰老等生理功能。

黃酒中已檢出的無機鹽達18 種,包括鈣、鎂、鉀、磷、鐵、鋅、等。黃酒中的維生素B、E 的含量也很豐富,主要來自原料和酵母自溶物。

黃酒中的蛋白質含量為酒中之最,每升紹興加飯酒的蛋白質含量達16g ,是啤酒的4倍。黃酒中的蛋白質多以肽和氨基酸的形態存在,易被人體吸收。肽具有營養功能、生物學功能和調節功能。紹興產黃酒中的氨基酸達21種之多,且含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每升加飯酒中的必需氨基酸達3400mg,而啤酒和葡萄酒中的必需氨基酸僅為440mg或更少。黃酒含豐富的功能性低聚糖,如每升紹興加飯酒中的異麥芽低聚糖、潘糖、異麥芽三糖含量達6g。這些低聚糖是在釀造過程中,物料經微生物酶的作用而產生的。功能性低聚糖進入人體後,幾乎不被人體吸收、不產生熱量,但可促進腸道內有益微生物雙歧桿菌的生長發育,可改善腸道功能、增強免疫力、促進人體健康。

黃酒內含多種微量元素。如每100毫升含鎂量為20~30毫克,比白葡萄酒高10倍,比紅葡萄酒高5倍;含硒量為1~1.2微克,比白葡萄酒高約20倍,比紅葡萄酒高約12倍。在心血管疾病中,這些微量元素均有防止血壓升高和血栓形成的作用。

三、原料及加工差別。按原料和酒麴劃分

⒈糯米黃酒

以酒藥和麥曲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於中國南方地區。

⒉黍米黃酒

以米麯黴製成的麩曲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於中國北方地區。

⒊大米黃酒

為一種改良的黃酒,以米曲加酵母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于中國吉林及山東,以及湖北襄陽。

⒋紅麴黃酒

以糯米為原料,紅麴為糖化,發酵劑。主要生產于中國福建及浙江兩地。

四、最新國家標準中黃酒的分類法

在最新的國家標準中,黃酒的定義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麥等為原料,經過蒸料,拌以麥曲、米曲或酒藥,進行糖化和發酵釀制而成的各類黃酒。

1.按釀造方法對黃酒分類時的稱呼。按這種方法分類,可將黃酒分成三類: 淋飲酒、攤飯酒和餵飯酒。

2.黃酒還可按釀酒用曲的種類來分。小曲黃酒,生麥曲黃酒,熟麥曲黃酒,純種曲黃酒,紅麴黃酒,黃衣紅麴黃酒,烏衣紅麴黃酒。

3.按黃酒的含糖量將黃酒分為以下5類:

幹黃酒、半幹黃酒、半甜黃酒、甜黃酒、濃甜黃酒

⑴幹黃酒指糖分在1度以下的酒品,屬普通黃酒,飲用前須用燙酒壺加溫,一般加熱到40℃~45℃為宜。在吃雞、鴨和肥膩食物時,較為合適。

⑵半幹酒指糖分在1~3度範圍內的酒品,是最富有風格的高尚黃酒,一般在尊貴高雅的場合飲用。該酒最能渲染氣氛,應在燙溫後飲用。宜為吃螃蟹、魚鮮海味或吃涼菜時飲用。這不僅鮮味相投,而且互相烘托渲染,很合時宜。它對葷素大菜,豬、牛、羊肉更能相得益彰。另外可與陳年元紅酒或其他甜型黃酒兌在一起飲用,更能增加情趣。

⑶半甜酒指糖分在3~10度範圍內的酒品,宜加溫飲用,也可冷飲,佐吃葷素菜均宜。尤以鹹中帶甜的南方菜肴更好。

⑷甜酒指糖分在10~20度範圍內的酒品,宜冷飲。飯前或飯後飲用更為合適。該酒有潤腸胃、助消化的作用。佐食以甜食配甜酒為好。

⑸濃甜酒指糖分在20度以上的酒品。飲法同甜型酒。在夏季,可兌以礦泉水、冰塊或汽水合飲,清涼宜人;冬季,若與白酒兌飲,更會覺得酒勁濃醇,能起興奮提神作用。

五、與料酒的差別

料酒與黃酒的最大區別為,黃酒是一種飲料酒,而料酒是在黃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品種,它是用30%~50%的黃酒做原料,另外再加入一些香料和調味料做成的。與黃酒相比,炒菜時放料酒不僅味道好,而且價格還比較便宜。料酒只有在做菜的時候才可以用。

品評

六、中國黃酒十大品牌

1.古越龍山

2.會稽山

3.石庫門

4.塔牌

5.女兒紅

6.即墨

7.西塘

8.沙洲

9.善好

10.古越樓臺

七、顏色成因

黃酒顧名思義因為顏色是黃色所以得此稱謂,與白酒清澈透明不同,黃酒顏色多褐色、黃色、棕色等,也有部分黃酒呈現無色的狀態。對於黃酒顏色的成因,有很多朋友比較好奇,在這裡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黃酒按照釀造工藝分為傳統煮制和現代蒸制的方法,前者原料在煮制過程中由於水分少、溫度高,經過煮制過程之後,顏色加深,這在以後發酵過程中便充當了天然的著色劑,在煮酒過程中通過把握溫度和時間可以調整酒質顏色的深淺。然而黃酒傳統工藝在工業化生產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到了近代黃酒的量產工藝改進為蒸制之後進行拌曲發酵,相比于傳統的釀造工藝,現代化的工藝效率更高且安全衛生,酒質較為統一。但是後期黃酒的顏色需要借助與焦糖色的添加才能形成,焦糖色屬於天然的著色劑在黃酒生產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黃酒品味

1.要鑒賞品嘗黃酒,首先應觀其色澤:須晶瑩透明,有光澤感,無混濁或懸浮物,無沉澱物泛起蕩漾於其中,具有極富感染力的琥珀紅色。

2.其次將鼻子移近酒盅或酒杯,聞其幽雅、誘人的馥鬱芳香。此香不同於白酒的香型,更區別於化學香精,是一種深沉特別的脂香和黃酒特有的酒香的混合。若是十年以上陳年的高檔黃酒,哪怕不喝,放一杯在案頭,便能讓人心曠神怡。

3.如此二步前奏,則品嘗的欲望陡升。用嘴輕啜一口,攪動整個舌頭,徐徐咽下後美味的感受非紙上所能表達。如此輕啜慢咽,且不豪飲賭勝,敢保證3~5次下來,如果能適量飲用,不致頭暈乃至醉倒,便再也不肯放棄這杯中之物。

八、作用與功效

1、黃酒功效之活血祛寒,通經活絡

在冬季,喝黃酒宜飲。在黃酒中加幾片薑片煮後飲用,既可活血祛寒,通經活絡,還能有效抵禦寒冷的刺激,預防感冒。需要注意的是,黃酒雖然酒精度低,但飲用時也要適量,一般以每餐l00—200克為宜。

2、黃酒功效之抗衰護心

我們都知道,人體內的無機鹽是構成機體組織和維護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黃酒中已檢測出的無機鹽有l8種之多,包括鈣、鎂、鉀、磷等常量元素和鐵、銅、鋅、硒等微量元素。其中鎂既是人體內糖、脂肪、蛋白質代謝和細胞呼吸酶系統不可缺少的輔助因數。也是維護肌肉神經興奮性和心臟正常功能,保護心血管系統所必需的。人體缺鎂時,易發生血管硬化、心肌損害等疾病。而硒的作用主要是消除體內產生過多的活性氧自由基,因而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抗衰老、抗癌、保護心血管和心肌健康的作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人體的克山病、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不育症等40餘種病症均與缺硒有關。因此,適量飲用黃酒,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3、黃酒功效之減肥、美容、抗衰老

黃酒的熱量非常高,喝多了肯定會胖。但是適當的飲酒可以加速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還有利於減肥。黃酒中含有大量糖分、有機酸、氧基酸和各種維生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由於黃酒是以大米為原料,經過長時間的糖化、發酵製成的,原料中的澱粉和蛋白質被酶分解成為小分子的物質,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人們也把黃酒列為營養飲料酒。

黃酒的度數較低,口味大眾化,尤其對女性美容、老年人抗衰老有一定功效,比較適合日常飲用。但也要節制,例如度數在15度左右的黃酒,每日飲用量別超過8兩;度數在17度左右的,每天飲用量別超過6兩。

4、黃酒功效之藥用價值

藥引是引藥歸經的俗稱,指某些藥物能引導其它藥物的藥力到達病變部位或某一經脈,起“嚮導”的作用進行針對性治療。它們不僅與湯劑配合,更廣泛地和成藥相配合在一起應用。另外,“藥引子”還有增強療效、解毒、矯味、保護胃腸道等作用。在一張處方中,需不需要藥引子,由醫生根據病情而定,一般不需要病家自己去配製。

黃酒不僅能將藥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出來,易於人體吸收,還能藉以引導藥效到達需要治療的部位。在唐代,我國第—部藥典《新修本草》規定了米酒入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說:“諸酒醇醨不同,惟米酒入藥用”。米酒即是黃酒,它具有通血脈,腸胃,潤皮膚、養牌氣、扶肝,除風下氣等治療作用。由此可知,歷來人們用黃酒作酒基製成養生和醫用治病的酒,而且說明黃酒與中藥藥劑有一種天然的糅合因數或親和性。

白酒雖對中藥溶解效果較好,但飲用時刺激較大,不善飲酒者易出現腹瀉、瘙癢等現象。啤酒則酒精度太低,不利於中藥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黃酒酒精度適中,是較為理想的藥引子。

5、黃酒功效之烹飪時祛腥膻、解油膩

黃酒在烹飪中的主要功效為祛腥膻、解油膩。烹調時加入適量的黃酒,能使造成腥膻味的物質溶解於熱酒精中,隨著酒精揮發而被帶走。黃酒的酯香、醇香同菜肴的香氣十分和諧,用於烹飪不僅為菜肴增香,而且通過乙醇揮發,把食物固有的香氣誘導揮發出來,使菜肴香氣四溢、滿座芬芳。黃酒中還含有多種多糖類物質和各種維生素,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用於烹飪能增添鮮味,使菜肴具有芳香濃郁的滋味。在烹飪肉、禽、蛋等菜肴時,調入黃酒能滲透到食物組織內部,溶解微量的有機物質,從而令菜肴更可口。

6、黃酒功效之促進子宮收縮,舒經活絡

黃酒又稱米酒,是水穀之精,性熱。產後少量飲用此酒可祛風活血、避邪逐穢、有利於惡露的排出、促進子宮收縮、對產後受風等有舒經活絡之用。除此之外,利用黃酒還可以做出味美並具有一定醫療作用的食品,例如黃酒和桂圓或荔枝、紅棗、核桃、人參同煮,不僅味美,而且具有一定益補氣血之功效,對體質虛弱,元氣損耗等有明顯療效,這種功能優勢更是其他酒類飲品無法比擬的。但飲用過量容易上火,並且可通過乳汁影響嬰兒。飲用時間不宜超過l周,以免使惡露排出增多,持續時間過長,不利於早日恢復。

7、黃酒功效之輔助醫療

黃酒多用糯米製成。黃酒在釀造過程中,注意保持了糯米原有的多種營養成分,還有它所產生的糖化膠質等,這些物質都有益於人體健康。在輔助醫療方面,黃酒不同的飲用方法有著不同的療效作用。例如涼喝黃酒,有消食化積、鎮靜的作用,對消化不良、厭食、心跳過速、煩躁等有顯著的療效,燙熱喝的黃酒,能驅寒怯濕,對腰背痛、手足麻木和震顫、風濕性關節炎及跌打損傷患者有益。

8、黃酒的保健功效

營養學家已經證實:飲用黃酒具有通經絡、厚胃腸、養脾扶肝、增進食欲、消除疲勞等諸多益處,長飲者會感到胃口舒適,食欲振作,睡眠香甜,周身發熱,氣色紅潤,頭發黑,光亮有神。另外經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院進行的保健功能檢測實驗證實,黃酒在抗疲勞、抗腫瘤和提高性能力方面有明顯功效。至今,許多人已經把黃酒作為養身的乳汁,為二十一世界時尚飲品,最佳養生補品,每日必飲。

九、黃酒的儲存是保證酒質好壞的一個關鍵因素。

第一、黃酒屬於發酵酒類,一般酒精的含量較低,越陳越香是黃酒最顯著的特徵,所以貯存地點最好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即溫度應在4℃以上,15℃以下,變化平穩,幹濕度合適的通風良好的倉庫。這樣,能促進酒質陳化,並能減少酒的損耗。

第二、黃酒的包裝容器以陶壇和泥頭封口為最佳,這種古老的包裝有利於黃酒的老熟和提高香氣,在貯存後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

第三、黃酒堆放平穩,酒罈、酒箱堆放高度一般不得超過4層,每年夏天翻一次壇。

第四、黃酒不宜與其他有異味的物品或酒水同庫儲存。

第五、黃酒儲存不宜經常受到震動,不能有強烈的光線照射;要遠離熱源,不能潮濕。

第六、不可用金屬器皿儲存黃酒。

第七、黃酒貯存時間要適當。普通黃酒宜貯存1~3年,這樣能使酒質變得芳香醇和,如果貯存時間過長,酒的色澤則會加深,尤其是含糖分高的酒更為嚴重;香氣則會由醇香變為水果香,這是酸類和醇類結合生成的醇香,並有焦臭味;而且口味會由醇和變為淡薄。優質黃酒可長期貯存。

第八、黃酒經貯存會出現沉澱現象,這是酒中的蛋白質凝聚所致,屬於正常現象,不影響酒的品質。但應該注意不要把細菌引起的酸敗昏濁視為正常的沉澱,如果酒液混濁,酸味很濃,說明黃酒已經變質。

十、飲用季節及飲食搭配

1.溫飲黃酒

黃酒最傳統的飲法,當然是溫飲。溫飲的顯著特點是酒香濃郁,酒味柔和。溫酒的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將盛酒器放入熱水中燙熱,另一種是隔火加溫。但黃酒加熱時間不宜過久,否則酒精都揮發掉了,反而淡而無味。一般,冬天盛行溫飲。冬天怎樣喝最好呢?黃酒具有甜、酸、苦、辛、鮮、澀六味,兼備澄、香、醇、柔、綿、爽,要盡情領略黃酒中的主兼六味,一般加熱後使其六味活躍,才其味無窮。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對煮酒也有研究:“若熱吃下去,發散酒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結在內,以五臟去暖它,豈不受害?” “煮酒論英雄”、“溫酒斬袁良”,“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白居易在“天欲雪”的夜晚準備與好友煮酒達旦,說的都是古人煮酒而飲。古人將酒加熱後喝不單得到了完美的主兼六味,也附合現代科學,喝熱酒更有益加速血液迴圈,容易揮發,容易排泄,截留少,不易醉,而且經加熱後可散發釀造過程中遺留的微量的醛。

黃酒有如此豐富的營養成份、保健作用,不要貪杯才有益健康。孔子認為“惟酒無量,不及亂。行氣,壯精禦寒,消愁遺興,避邪逐穢。”總之,古人告誡我們,適量有益, 切不可“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黃酒燙著喝是一個習慣風俗,40多年前,江浙一帶有規模的酒店裡都設有炭火燙酒鍋和錫串壺,有專門的燙酒師。燙酒師傅將酒客要定的黃酒倒入串壺,根據客人的喜好加入不同比例的薑沫、紅糖,掛在微沸的燙鍋內。當時沒有溫度計,在串壺內插入一支筷,燙酒師傅就憑觀察筷子四周的酒暈來判斷溫度,在認定已達到酒客所需的溫度時,即時遞給酒客飲用。當酒客聞到從串壺氤氳飄來的酒香,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溫馨醇香,暖而不暴的黃酒時也許真會“天子喚來不上船”。燙酒的風俗60年代初在常熟鄉下集鎮十分普及,虞山鎮西門“永和酒家”,縣南街“太白酒家”都因燙酒技高,生意興隆。吳江農村至今婚喪之事還請燙酒擔服務。

家庭中喝黃酒水浴加熱雖然能喝到黃酒的最佳風格,但有點麻煩。直接加熱升溫快、方便但容易損失酒度和芳香,然而只要用文火加熱,將酒煮到略見翻動即止就可,測溫在50℃上下,完全可以得到水浴加熱的效果。

民間還廣泛流傳自調雞蛋黃酒,將黃酒倒入鍋內加入紅糖,煮到剛沸打蛋入鍋,此法不能煮沸過長,否則會過多揮發黃酒中的酒度和芳香物質,影響風味。在我們家鄉,至今還將雞蛋黃酒作為產婦必服,除了滋補身體外,據說有排穢發奶之效。

黃酒的最佳品評溫度是在38℃左右。在黃酒燙熱的過程中,黃酒中含有的極微量對人體健康無益的甲醇、醛、醚類等有機化合物,會隨著溫度升高而揮發掉,同時,脂類芳香物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蒸騰,從而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濃郁。因此,黃酒燙熱喝是有利於健康的。

2.冰鎮黃酒

目前,在年輕人中盛行一種冰黃酒的喝法,尤其在我國香港及日本,流行黃酒加冰後飲用。自製冰鎮黃酒,在不低於10年的陳釀花雕裡放入幾顆話梅或檸檬(不要放薑和枸杞子,夏天均宜少食),用電熱壺(最好是用小砂鍋)加熱微開後再煮10分鐘左右,待降至室溫即可入冰箱冰鎮,放入冰箱冷藏室。如是溫控冰箱,溫度控制在3℃左右為宜。飲時再在杯中放幾塊冰,口感更好。也可根據個人口味兌些雪碧、可樂、果汁。有消暑、促進食欲的功效。

十一、黃酒的十一種喝法:

1.直接飲用

2.加薑絲和白糖,微微熱一下,吃螃蟹時喝,解腥驅寒,秋天喝。

3.加冰喝,降低藥味口感,爽口清新,夏天喝。

4.酒加熱到50度左右,加一個生雞蛋,快速攪拌,至酒液白到乳白色,營養豐富,春天喝。

5.桂花用水洗乾淨,加入黃酒密封放冰箱一周,取出飲用,那叫一個爽,香氣馥鬱。

6.黃酒加蘋果汁,香甜可口。

7.一杯黃酒加話梅二粒,味道真美妙。

8.黃酒加蜂蜜,會有蜂蜜的香味透出來。

9.黃酒加玫瑰精油,呵呵,女孩子喝,臉色紅撲撲的,像一個大蘋果。

10.黃酒和冰水,再加點薄荷油,夏 天喝,真舒爽。

11.黃酒加糟燒,喔唷,好刺激的喝法。

安康漢水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