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小編手握五大鐵證——孝莊下嫁多爾袞不僅是傳聞,順治這個恨呐

孝莊和多爾袞到底有無夫妻之實, 這是史學界一直爭論不休的話題。 在小編看來, 目前已有五大鐵證足以證明孝莊確實下嫁過多爾袞。

太后下嫁

鐵證一:多爾袞Title的晉級。 順治登基後, 為平衡豪格與多爾袞兩方勢力, 多爾袞和濟爾哈朗(豪格支持者)一同為攝政王;清順治元年(1644年), 多爾袞策反明朝將領吳三桂, 打敗李自成, 使清軍順利入關。 這年九月, 多爾袞被順治稱為“叔父攝政王”, 淩駕于諸王之上;次年, 多爾袞再被晉封為“皇叔父攝政王”, 諸王大臣需“列班、跪送”;順治四年(1647年)以後, 大臣的奏書中凡提及多爾袞, 必須稱“皇叔父攝政王”, 必須一字不漏, 否則會被革職。 禮節上, 多爾袞則不必再向順治行禮;次年, 多爾袞被順治稱作“皇父攝政王”, “所用儀仗、音樂及衛從之人, 俱僭擬至尊”, 儼然是皇帝做派。

皇父攝政王劇照

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暴斃。 順治親率王公大臣迎接多爾袞遺體, 追尊多爾袞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 廟號成宗。 喪禮皆依帝制。

顯而易見, 什麼樣的人, 才可以被稱為“皇父攝政王”?又是怎樣的身份可以被追封為皇帝呢?

鐵證二:滿洲的老規矩——“收妻”。 父親死後, 兒子可以收養庶母一家;兄長死後,

弟弟可以收養嫂嫂一家。 順治6歲即位, 和孝莊母子二人孤兒寡母、無依無靠。 多爾袞反對豪格, 完全有實力自己即位, 但是他卻轉而擁護順治。 因此, 多爾袞和孝莊極有可能有夫妻之實。

多爾袞

鐵證三:有詩為證。 同時期的明朝遺老張煌言曾作有描寫孝莊下嫁場景的詩句:“春官昨進新儀注,

大禮恭逢太后婚”。 有史學家認為, 張煌言一生效忠明朝, 此詩不可信。 然而, 小編則認為, 文學作品有時比官修史書更可靠。 你懂的……

孝莊劇照

鐵證四:孝莊不與皇太極合葬。 按照清朝皇家慣例, 皇后死後當于皇帝合葬。

皇太極葬在清昭陵, 而孝莊卻葬在了河北遵化清東陵孝陵的紅牆之外。 孝莊在彌留之際曾對康熙皇帝說:“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 卑不動尊, 此時未便合葬, 若另起塋域, 未免勞民動眾, 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 不忍遠離……” 究竟哪句是為國為民的心聲, 又有哪句是無顏面對酒泉之下的皇太極的藉口呢?恐怕都有。

孝莊陵墓-昭西陵

鐵證五:順治帝鞭屍多爾袞。順治親政後,馬上剝奪了其家產,罷諡號、廟享。據傳教士衛匡國的《韃靼戰記》記載:順治命人挖開多爾袞的墳,把屍體拋在荒野,鞭屍。更有甚者,把多爾袞的頭割下來,令他身首異處。多爾袞到底是滿清定鼎中原的功臣,功過足以相抵。是什麼致使順治對多爾袞有鞭屍、挖墳的深仇大恨呢?恐怕只有鳩占鵲巢、霸佔母親了吧。

孝莊陵墓-昭西陵

鐵證五:順治帝鞭屍多爾袞。順治親政後,馬上剝奪了其家產,罷諡號、廟享。據傳教士衛匡國的《韃靼戰記》記載:順治命人挖開多爾袞的墳,把屍體拋在荒野,鞭屍。更有甚者,把多爾袞的頭割下來,令他身首異處。多爾袞到底是滿清定鼎中原的功臣,功過足以相抵。是什麼致使順治對多爾袞有鞭屍、挖墳的深仇大恨呢?恐怕只有鳩占鵲巢、霸佔母親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