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史記》裡鮮為人知的中國富人榜

外國人胡潤在中國搞富豪榜,引起很多熱鬧也給不少人惹下麻煩。 其實這玩意咱們中國古已有之,就見於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 文中排列從春秋到漢武帝時代眾多的豪民巨富,述其創業經過,致富之術,財產規模,十分耀眼。 重視經濟活動、民生日用,這表現了司馬遷卓絕的見識,但列述富豪事蹟,應該也有契合大眾好奇心理的一面吧,所以他說這是為了“令後世得以觀擇焉”。

富豪榜具有娛樂價值。 老百姓日子平淡,油米柴鹽算計著過,卻也關心帝王將相,宮闈秘事,還有官員貪腐,包養情人之類驚心動魄的事;再有就是富豪榜,關心那麼多錢得怎麼個數法。 人嘛,沒有理想,也得有點胡思亂想。

“太史公富豪榜”上最早出現的兩位,是了不得的名人。

一是範蠡,越王勾踐的主要謀臣,滅吳之後,因為還有許多智謀未能用盡,於是乘扁舟浮游江湖,改名換姓,經商聚財,至千金輒散去,世號陶朱公。

後人又編故事把大美女西施配給他做伴,那可是風流倜儻,人生到此無憾矣!

再有一位是子貢,孔夫子的高足。 子貢先生有一特點,謂“億(臆)則屢中”;,就是推測商品的行情變化非常準確,難怪是要發大財的。 推想他炒起股票來,該是一把好手吧。

範蠡、子貢都是春秋時代人,以經商致富。 但成功不僅因為他們有智謀、善於捕捉商機,這兩位都曾經從事政治活動,在社會高層有豐富的人脈資源,也是重要的背景。 子貢周遊列國,諸侯皆與之分庭抗禮,豈但是對財富表達敬意,子貢為他們買進賣出,雙方其實還有一層生意合夥人的關係。 由此可見,官場和商場從來不相隔,由官場“下海”則如魚得水,也是由來已久的事情。

從戰國到漢代的富豪,單純從事商品貿易的還有,如魏國的白圭,曾為魏惠王的相國,後來轉向農業產品特別是糧食的買賣。 但更多的富豪具有產業基礎。 如戰國時猗頓起于鹽業,郭縱起於冶鐵,皆“與王者埒富”;秦始皇時有烏氏倮,是從事畜牧業的,馬牛之類多到不能細數,以一條條山谷為計量單位,又有巴地寡婦清,世代開採丹穴,財富之多,無人算得明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