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網盤後時代,選購移動硬碟的幾個訣竅

隨著2016年個人免費網盤的紛紛關閉後, 人們開始擔心網盤是不是會出現全部停止服務的情況, 自己的檔資源放在上面還安全嗎?小編認為免費永遠是最貴的, 買一塊移動硬碟, 自己控制資料才是靠譜的。 那麼, 如何挑選移動硬碟?趁著這個機會, 小編本文就給大家說一說挑選移動硬碟的注意事項!

一、容量

移動硬碟容量的大小是很多人選購時的首要選擇, 通常以GB或TB(1TB=1000GB)為單位,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移動硬碟容量有320GB、500GB、1TB、2TB等等。 容量的大小直接關係到使用者的存儲需求, 選擇移動硬碟的容量時, 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和產品的性價比來決定。

那容量是不是越大越好呢?從消費購買的角度來說, 選擇合適的容量即可了。 按照一般人的儲存需求來看, 1TB的應該就夠了。 市場上十大品牌的1TB價格在380-460之間。 喜歡收藏電影和圖片的鐵粉, 可以適當的考慮2TB的移動硬碟。


二、介面類別型

介面類別型是移動硬碟所採用的與電腦系統相連接的介面種類。 目前常見的介面有USB2.0與USB3.0。 介面技術越成熟, 讀取資料時間越短, 說明移動硬碟性能更佳, 就目前而言, USB3.0介面絕對是首選, 很多商家也把USB3.0作為一個重要的噱頭, 我們在購買時一定要學會區分USB2.0與3.0的差異!

1、看外觀, 如果移動硬碟介面是USB3.0, 在外觀包裝盒上會有標明, 且一般會配有USB3.0圖示。

2、看介面, 查看資料線介面是否為藍色, 如果是藍色則為USB3.0介面。

3、看針腳, 一般情況下USB2.0是一排4個針腳, USB3.0是前排5個針腳, 後排4個針腳。

4、看速度, 一般USB2.0的實際傳輸的速度為30 MB -40MB/s, 而USB3.0的傳送速率可達到60MB-140MB/s, 需要注意前提是你的電腦主機板支援USB3.0。

三、資料傳輸率(Data Transfer Rate)

移動硬碟的資料傳輸率分為外部傳輸率和內部傳輸率。 外部傳輸率指的是電腦通過介面從硬碟的緩存中讀取資料的速度;而內部傳輸率指的是硬碟的磁頭與緩存之間的資料傳輸的速度。 由於移動硬碟一般是外接的, 所以其介面的速度就限制著移動硬碟的資料傳輸率, 也就意味著大家挑選移動硬碟時, 更主要看的是移動硬碟的介面的資料傳輸率, 即外部傳輸率。 而外部傳輸率的快慢則取決於該產品的介面類別型。 (看第二條介面類別型)

四、尺寸

目前常見的移動硬碟尺寸有3.5寸、2.5寸、1.8寸三種。 其中3.5英寸移動硬碟尺寸和重量都最大, 對於防震方面並沒有特殊的設計,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資料的安全性, 且攜帶也不大方便, 不過在價格和容量方面還具備一定的優勢。

2.5英寸移動硬碟則更靈巧方便, 體積重量都較小, 在防震方面有專門的設計, 抗震性能也不錯, 因此深受消費者喜愛, 但與同等容量的3.5英寸移動硬碟比較價位相對較高。

1.8英寸移動硬碟,抗震方面沒什麼問題,尺寸、重量也是三者中最小,但因技術工藝要求較高而價格一直處於高位,尚未普及,更適合特殊需要的使用者。

除了體積外硬碟的轉速也不同。1.8和2.5一般只有5400轉,3.5的大部分是7200。也有10000以上的,轉速越高讀取寫入速度越快。

PS:如果配上雲匯魔盒的話,移動硬碟就不需要隨身攜帶了,大小、抗震否也就是無所謂了。甚至是移動壞了,只要有雲匯魔盒,資料也能輕鬆恢復(天貓有售)

五、緩存

緩存(Cache memory)是指硬碟控制器上的一塊記憶體晶片,它具有極快的存取速度,是硬碟內部存儲和外界介面之間的緩衝器。當硬碟存取零碎資料時需要不斷地在硬碟與記憶體之間交換資料,如果有大緩存,則可以將那些零碎資料暫存在緩存中,減小外系統的負荷,也提高了資料的傳送速率。

緩存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係到硬碟的傳送速率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碟整體性能,因此,在硬碟其他參數幾乎相同的情況下,盡可能選購緩存大的移動硬碟。

六、轉速

轉速指的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一分鐘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以每分鐘多少轉表示,單位為RPM。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存取時間就越短,硬碟尋找檔的速度也就越快,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現在移動硬碟的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

七、單碟容量(storage per disk)

硬碟都是由一個或幾個碟片組成的,單碟容量就是指包括正反兩面在內的每個碟片的總容量。單碟容量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硬碟的檔次高低。單碟容量的提高意味著生產廠商研發技術的提高,所帶來的不僅是硬碟容量得以增加,還有硬碟性能的相應提升。相同轉速的硬碟,單碟容量越大內部資料傳輸率就越快,此外,單碟容量的提高使線性密度(每英寸磁軌上的位元數)也得以提高,有利於硬碟尋道時間的縮短。

八、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

平均尋道時間是指硬碟是從得到命令到找到資料的時間。它一定程度上體現硬碟讀取資料的能力,是影響硬碟內部資料傳輸率的重要參數。平均尋道時間以毫秒(ms)為單位,一般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在7.5~14ms。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產品其平均尋道時間也不一樣,但這個時間越低,則產品越好,現今主流的硬碟產品平均尋道時間都在在9ms左右。

平均尋道時間實際上是由轉速、單碟容量等多個因素綜合決定的一個參數。一般來說,硬碟的轉速越高,其平均尋道時間就越低;單碟容量越大,其平均尋道時間就越低。當單碟片容量增大時,磁頭的尋道動作和移動距離減少,從而使平均尋道時間減少,加快硬碟速度。因此在選購硬碟產品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地選擇平均尋道時間短的產品。

九、品牌

品牌方面,排在前十的有:希捷、西部資料、東芝、三星、聯想、愛國者,索尼等等。

這個其實只能從大體上來說,因為每個品牌的消費者都會出現對產品不滿意、差評的情況。但是這些品牌基本上差異都不是很大了。作為小編來說,當然會推薦我們的民族品牌——聯想了(天貓希邁創新數碼專營店,除了有正宗的聯想移動硬碟之外,還有配套的雲匯魔盒、U盤,SD卡等不同的存儲產品)

個人、企業的存儲,盡在希邁創新資料空間。

但與同等容量的3.5英寸移動硬碟比較價位相對較高。

1.8英寸移動硬碟,抗震方面沒什麼問題,尺寸、重量也是三者中最小,但因技術工藝要求較高而價格一直處於高位,尚未普及,更適合特殊需要的使用者。

除了體積外硬碟的轉速也不同。1.8和2.5一般只有5400轉,3.5的大部分是7200。也有10000以上的,轉速越高讀取寫入速度越快。

PS:如果配上雲匯魔盒的話,移動硬碟就不需要隨身攜帶了,大小、抗震否也就是無所謂了。甚至是移動壞了,只要有雲匯魔盒,資料也能輕鬆恢復(天貓有售)

五、緩存

緩存(Cache memory)是指硬碟控制器上的一塊記憶體晶片,它具有極快的存取速度,是硬碟內部存儲和外界介面之間的緩衝器。當硬碟存取零碎資料時需要不斷地在硬碟與記憶體之間交換資料,如果有大緩存,則可以將那些零碎資料暫存在緩存中,減小外系統的負荷,也提高了資料的傳送速率。

緩存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係到硬碟的傳送速率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碟整體性能,因此,在硬碟其他參數幾乎相同的情況下,盡可能選購緩存大的移動硬碟。

六、轉速

轉速指的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一分鐘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以每分鐘多少轉表示,單位為RPM。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存取時間就越短,硬碟尋找檔的速度也就越快,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現在移動硬碟的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

七、單碟容量(storage per disk)

硬碟都是由一個或幾個碟片組成的,單碟容量就是指包括正反兩面在內的每個碟片的總容量。單碟容量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硬碟的檔次高低。單碟容量的提高意味著生產廠商研發技術的提高,所帶來的不僅是硬碟容量得以增加,還有硬碟性能的相應提升。相同轉速的硬碟,單碟容量越大內部資料傳輸率就越快,此外,單碟容量的提高使線性密度(每英寸磁軌上的位元數)也得以提高,有利於硬碟尋道時間的縮短。

八、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

平均尋道時間是指硬碟是從得到命令到找到資料的時間。它一定程度上體現硬碟讀取資料的能力,是影響硬碟內部資料傳輸率的重要參數。平均尋道時間以毫秒(ms)為單位,一般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在7.5~14ms。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產品其平均尋道時間也不一樣,但這個時間越低,則產品越好,現今主流的硬碟產品平均尋道時間都在在9ms左右。

平均尋道時間實際上是由轉速、單碟容量等多個因素綜合決定的一個參數。一般來說,硬碟的轉速越高,其平均尋道時間就越低;單碟容量越大,其平均尋道時間就越低。當單碟片容量增大時,磁頭的尋道動作和移動距離減少,從而使平均尋道時間減少,加快硬碟速度。因此在選購硬碟產品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地選擇平均尋道時間短的產品。

九、品牌

品牌方面,排在前十的有:希捷、西部資料、東芝、三星、聯想、愛國者,索尼等等。

這個其實只能從大體上來說,因為每個品牌的消費者都會出現對產品不滿意、差評的情況。但是這些品牌基本上差異都不是很大了。作為小編來說,當然會推薦我們的民族品牌——聯想了(天貓希邁創新數碼專營店,除了有正宗的聯想移動硬碟之外,還有配套的雲匯魔盒、U盤,SD卡等不同的存儲產品)

個人、企業的存儲,盡在希邁創新資料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