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無神論歷史學家所寫有關“遠古外星人”的文章

今天我們提起載人航太已經不覺得新鮮了, 即使前幾年網上大肆宣揚說美國1969年的“阿波羅登月”是驚天大騙局, 我們依然相信人類的科技文明足以實現將太空人送上月球這件事情。 別說是登月了, 看看我們的科幻大片和理論物理, 就知道人類早已不滿足征服“小小”的太陽系了, 而在努力尋找多維時空, 為實現星際旅行和時光穿梭奮鬥了。

“這是個人的一小步, 卻是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美國人阿姆斯壯的這句名言不知被引用過多少次。 但其實世界載人航太歷史上的第一人, 也就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

並不是美國人, 而是當時和美國搞冷戰的敵對國蘇聯的宇航員加加林。 所以載人航太起始於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東方號飛船進入地球軌道。 他駕駛的東方1號飛船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載人進入外太空的航天器, 就在他的108分鐘的飛行過程中, 加加林由上尉榮升為少校。

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1934年3月9日—1968年3月27日)

今天我們要說的主題其實並非現實中的載人航太, 因為本人喜歡獵奇, 實實在在的東西雖然也很有瞭解, 但始終對一些虛幻的東西充滿興趣, 比如“外星人”“神鬼妖魔”啊什麼的, 也就是所謂的未解之謎、靈異事件、宗教神秘學, 尤其是當古籍所載的傳說故事和外星生命聯繫在一起的時候, 那就更引人入勝了, 這些年不是流行“遠古外星人”的理論嗎?

引子說完了, 我們直接上乾貨, 到底我國的古籍中有沒有關於外星生命活動或者疑似外星科技的記載呢?我們先來看看一個叫鄧拓的共產主義無神論學者早在六十年代就得出的研究成果。

鄧拓

鄧拓(1912—1966), 原名鄧子健, 筆名叫馬南邨、鄧雲特, 福建閩侯人, 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當代傑出的新聞工作者、政論家、歷史學家、詩人和雜文家, 還是一位書畫收藏家。

鄧拓撰寫過大量社論、雜文, 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著有《燕山夜話》等, 深受讀者歡迎。 他與吳晗、廖沫沙合著雜文《三家村劄記》。

文化大革命中與吳晗、廖沫沙一起被誣為“三家村”成員;1966年5月18日, 他含冤而死。

宇宙航行的最古傳說

鄧拓於1961年4月

這幾天, 人們都在熱烈地談論著蘇聯載人的太空船勝利往返的偉大奇跡。 人們談到了關於宇宙航行的各種問題, 真是有趣得很啊!

人類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想到宇宙去航行的呢?我想談談這一個問題就很有意思。

如果把什麼嫦娥呀, 飛天呀, 西王母呀, 洪鈞老祖呀, 齊天大聖呀, 這一切都搬出來, 那末, 可談的東西就太多了, 簡直說不完;而且有很多是人們已經知道的, 再說就太乏味了。 因此, 我不想談這些, 只想比較確切地談一談直接有關宇宙航行的最古傳說。

法海寺壁畫《赴會圖》中的飛天

我們中國因為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 最古的傳說往往都從這裡產生。 關於宇宙航行的最古傳說果然也不例外。

在西元第四世紀出現的一部古書——《拾遺記》上有一段記載: “堯登位三十年, 有巨槎浮於西海。 槎上有光, 夜明晝滅。 常浮繞四海, 十二年一周天, 周而復始。名曰貫月槎,亦謂掛星槎。”

看來這是真正最古的關於宇宙航行的傳說。似乎在遠古時代,真的有這麼一條船,經常在四海上出現。但是,它並非只在海面漂浮的船隻,而是每十二年繞天一周,不斷地環繞航行的。更重要的是古人已經設想到,這條船能夠到月球上去,到其他星星上去,所以把它叫做“貫月槎”和“掛星槎”。

《拾遺記》的作者名叫王嘉,他是東晉時代的一個方士,鑿崖穴居,有弟子數百人。他當時因為不肯做官,竟被殺害。我們把他記載的這個傳說當做最古的關於宇宙航行的傳說,不但是因為他的著作出現最早,而且因為他所記載的竟然是堯的傳說。

還有一部書也記載了關於宇宙航行的傳說,這就是《博物志》。據說它是西元第三世紀在西晉王朝做官的張華的著作;但是,實際上這部書是後人編輯的,可能比《拾遺記》成書的時候還要晚些。這部書上又有如下的記載:

“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諸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槎上,多齎糧,乘槎而去。……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此人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部,問嚴君平則知之。後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

這是說,從海上坐船可以直通天河。不過這裡沒有“周天”、“貫月”、“掛星”等等的記載。如果把前後兩則文字合起來看,似乎就比較完備了。

此外,在《洞天集》中另有一段十分奇特的記載:“嚴遵仙槎,唐置之於麟德殿,長五十餘尺。聲如銅鐵,堅而不蠹。李德裕截細枝尺餘,刻為道像,往往飛去複來。廣明以來失之,槎亦飛去。”(按:廣明是唐僖宗的年號,時間是在西元九世紀中。)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仙槎”簡直與飛船無異。它有五十餘尺長,並且像是用特殊物質製成的。所謂“聲如鋼鐵,堅而不蠹”,仿佛是比不銹鋼、特種合金還要高級的物質。你看這不是很奇妙嗎?

世界太空船大全

古籍中有關外星人和外星科技的記載還有一些,敬請關注下一期:《古籍中的“外星人”和黑科技》。

周而復始。名曰貫月槎,亦謂掛星槎。”

看來這是真正最古的關於宇宙航行的傳說。似乎在遠古時代,真的有這麼一條船,經常在四海上出現。但是,它並非只在海面漂浮的船隻,而是每十二年繞天一周,不斷地環繞航行的。更重要的是古人已經設想到,這條船能夠到月球上去,到其他星星上去,所以把它叫做“貫月槎”和“掛星槎”。

《拾遺記》的作者名叫王嘉,他是東晉時代的一個方士,鑿崖穴居,有弟子數百人。他當時因為不肯做官,竟被殺害。我們把他記載的這個傳說當做最古的關於宇宙航行的傳說,不但是因為他的著作出現最早,而且因為他所記載的竟然是堯的傳說。

還有一部書也記載了關於宇宙航行的傳說,這就是《博物志》。據說它是西元第三世紀在西晉王朝做官的張華的著作;但是,實際上這部書是後人編輯的,可能比《拾遺記》成書的時候還要晚些。這部書上又有如下的記載:

“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諸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槎上,多齎糧,乘槎而去。……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此人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部,問嚴君平則知之。後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

這是說,從海上坐船可以直通天河。不過這裡沒有“周天”、“貫月”、“掛星”等等的記載。如果把前後兩則文字合起來看,似乎就比較完備了。

此外,在《洞天集》中另有一段十分奇特的記載:“嚴遵仙槎,唐置之於麟德殿,長五十餘尺。聲如銅鐵,堅而不蠹。李德裕截細枝尺餘,刻為道像,往往飛去複來。廣明以來失之,槎亦飛去。”(按:廣明是唐僖宗的年號,時間是在西元九世紀中。)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仙槎”簡直與飛船無異。它有五十餘尺長,並且像是用特殊物質製成的。所謂“聲如鋼鐵,堅而不蠹”,仿佛是比不銹鋼、特種合金還要高級的物質。你看這不是很奇妙嗎?

世界太空船大全

古籍中有關外星人和外星科技的記載還有一些,敬請關注下一期:《古籍中的“外星人”和黑科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