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孫亮立為太子,背後到底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我們有一點歷史常識的都應該知道, 孫亮是孫權第七個孩子, 也是最小的兒子, 那為什麼孫權偏偏立孫亮為太子呢, 孫亮當時才八歲, 要沒有穩定的政治格局, 要沒有忠誠們的輔佐, 孫亮的太子之位很難自保。

圖片來自網路

但是孫權為了要給繼承者一個安穩的寶座, 孫權把目標瞄準了江東大族, 孫權知道江東大族勢力強大, 只要腳一跺, 他的寶座就難以自保, 為了能夠給太子一個安穩的寶座。 發生了一場政治鬥爭“兩宮之爭”。 孫權因為二宮之爭殺了一個兒子(孫霸), 流放了一個兒子(孫和)。 二宮之爭潑及朝內多名官員, 很多官員被罷免, 有些還因此喪命。 原本只是為了削弱東吳大族的勢力, 卻發生了皇位之爭。 古人雲:國之名器, 不可輕授。 孫權活著, 打開的機關只能由他一人掌握。 孫霸居然敢來搶, 是無視老爸存在啊。 孫權一生不喜歡受人擺佈,

如果立了孫霸, 不是被孫霸利用了嗎?孫權要讓所有的東吳人明白, 真正的老大是他, 任何人蹦得太遠, 飛得太高都是沒有好下場的。 所以才發生這樣的局面。

圖片來自網路

經過“兩宮之爭”後東吳的勢力兩敗俱傷, 孫權改立年幼的兒子(孫亮)登基, 結果導致吳國在後期出現亂臣干政的現象。

那為什麼孫亮會這麼順理成章的登基呢, 真相可想而知, 第一, 因為“兩宮之爭”帶來的負面影響, 大大削弱了吳國勢力。 第二, 孫亮的母親潘氏正是最得寵的時候, 潘氏絕色, 被納入後宮後生了孫亮, 老年的孫權和她如膠似漆, 自然就想立她的兒子做太子。 第三, 孫權大女兒孫魯班的支持, 潘氏知道憑她一個人的力量還不夠, 思來想去, 找全公主孫魯班幫忙。 全公主誣陷過太子孫和, 孫和還沒死, 說不定死灰復燃呢?所以一定要另外找個靠山, 見潘氏來求情, 兩人一拍即合。 她就在孫權面前天天誇孫亮。 就這樣, 外有全公主, 內有潘氏, 促成了孫亮登基。

圖片來自網路

孫權聰明一世, 糊塗一時, 他的子女相互殘殺, 以致選的下一任掌門人, 年齡太小根本無力支撐大局, 留下了無盡的傷感和歎息。 但這不完全是他個人的錯, 這是在封建社會的體制裡, 無數的帝王都解不開的一個死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