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本未被重視的書籍,註定了甲午戰爭的慘敗

中日兩國的近代史, 可以說是從難兄難弟到生死冤家的演變。 清朝在1840年被西方敲開了大門, 而日本也在50、60年年代被迫開放了自己的國門。 當時短短30年之後, 日本就以一個西方文明國家的姿態向清朝開戰。 日本在進行明治維新的同時, 中國也進行了洋務運動, 但是甲午一戰, 北洋水師全軍覆滅, 標誌洋務運動的徹底失敗, 也將大清王朝徹底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連一直以來當小弟的日本都可以將大清胖揍一頓, 然後滿載而歸, 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甲午海戰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 由於戰事的失利, 魏源悲憤填膺, 愛國心切, 於1841年3月, 憤然棄筆從戎, 投入兩江總督、抵抗派將領裕謙幕府, 到定海前線參謀戰事。 于1842年寫成50卷的《海國圖志》。 作者為什麼要編撰此書呢?魏源在《海國圖志》一書的序中, 講得非常清楚:“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 為以夷款夷而作,

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 ”

海國圖志

書中徵引中外古今近百種資料, 系統地介紹了西方各國的地理、歷史、政治狀況和許多先進科學技術, 如火輪船, 地雷等新式武器的製造和使用。 所記各國氣候、物產、交通貿易、民情風俗、文化教育、中外關係、宗教、曆法、科學技術等,

都超過了前書。 所以有人譽《海國圖志》為國人談世界史地之“開山”。

魏源

在書中魏源充分解釋了“以夷制夷”和“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必要性, 後來的清朝重臣李鴻章就是玩“以夷制夷”的高手。

李鴻章

該書出版以後, 各級官員的罵聲紛至遝來, 有的官員甚至建議將該書列為禁書。 這又成了一場文字獄。

最後該書在中國只印刷了1000本左右, 而且有很多都被當時的文人丟棄。

1840年的鴉片戰爭並沒有打醒中國的統治者們, 清朝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認為這次是大清意外的失敗。 中國各方面的沒有絲毫的進展,

就這樣渾渾噩噩又睡了20年。

黑船事件使日本走向維新道路

與中國的情形很不同, 1851年一個偶然機會讓《海國圖志》傳到了日本。 此時的日本還處在鎖國狀態, 但魏源這部書卻讓日本人如獲至寶:在清朝駛入日本的貨船上, 日本人發現了三本《海國圖志》。

此後這本書在日本幾乎達到了瘋狂的程度,日本開始出高價在中國搜集該書運回日本,然後再自己印刷。如果說到具體的瘋狂程度,這本書在日本絕對是第一。在日本先後出現了15個版本的《海國圖志》,但還是供不應求。

鹿鳴館

《海國圖志》在日本出版的兩年裡,價格上漲了4倍。最後此書成為日本政界、商界、文化界的必備書籍,日本的明治天皇對這本書的評價是不亞于英國大憲章。

只可惜這本書在清朝幾乎成了絕本,而在日本遍地都是。

我們當然不能說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打敗中國完全得益于《海國圖志》,就像中國在這場戰爭中失敗不能歸罪於任何單一原因一樣。但是,我們似乎可以說,《海國圖志》在中日兩國截然不同的遭遇,不僅讓中日師生易位,而且折射了這兩個東亞國家勝敗中的深層因素。

此後這本書在日本幾乎達到了瘋狂的程度,日本開始出高價在中國搜集該書運回日本,然後再自己印刷。如果說到具體的瘋狂程度,這本書在日本絕對是第一。在日本先後出現了15個版本的《海國圖志》,但還是供不應求。

鹿鳴館

《海國圖志》在日本出版的兩年裡,價格上漲了4倍。最後此書成為日本政界、商界、文化界的必備書籍,日本的明治天皇對這本書的評價是不亞于英國大憲章。

只可惜這本書在清朝幾乎成了絕本,而在日本遍地都是。

我們當然不能說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打敗中國完全得益于《海國圖志》,就像中國在這場戰爭中失敗不能歸罪於任何單一原因一樣。但是,我們似乎可以說,《海國圖志》在中日兩國截然不同的遭遇,不僅讓中日師生易位,而且折射了這兩個東亞國家勝敗中的深層因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