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五臺山|清涼山上說清涼 明月池中望明月

清涼山上說清涼

明月池中望明月

這是多少年來五臺山上流傳的兩句話。 明月池中望明月, 指的就是《清涼山志》中“昔人晦夜,

見皎月澄池”的明月池觀月之事。

明月池位於台懷鎮東南5華里許的山谷裡。 以前, 遊覽明月池, 需涉水爬山, 比較辛苦。 若遇雨季, 清水河暴漲, 想到明月池只能望河興歎。 上世紀80年代末, 在通往明月池的河面上修建了一座清白石拱券橋, 與此同時, 山谷裡也修了一條沙石盤山公路。 從此, 從台懷鎮乘車, 用不了多少時間便可到達明月池所坐落的山丘之下。 但多數人遊覽明月池, 一般是乘車越過石拱橋後, 棄車步行, 沿著彎彎曲曲的山道, 一般聽導遊講說五臺山一些有趣的故事, 一邊欣賞山谷風景, 比乘車而行更有別樣的情趣。

山谷兩面, 峰巒聳峙, 高逸蒼穆;澗水湍流, 聲若奔雷。 無論山峰還是河谷, 長林豐草, 山花爛漫, 就連腳下的路面也被花草擠擁得成了一條細線。 五臺山的綠化, 人見人誇。 可明月池滿溝滿坡的樹, 卻與一位圓寂不久的老和尚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位老和尚俗名郭能成, 是建國初期連續兩年的全國勞動模範, 多次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1951年, 他同李順達、申紀蘭等去北京參加全國勞模會, 毛主席跟這些全國勞模一一握手, 輪到郭能成的時候, 毛主席問他:“你叫什麼名字?”他立即回答:“郭能成”毛主席特別高興, 說:“郭能成, 國能成, 好, 好, 叫的好。 ”周總理在一旁介紹說, 他是五臺山的一位和尚, 綠化了好幾公里長的一面山坡。 毛主席就更為激動了, 說:“出家人講究功德, 這就是愛國愛民的大功德, 不容易。 ”

明月池山谷兩面的山叫貢布山。 沿山路往裡走, 林越密, 樹越高, 而這些樹木都是郭能成帶領明月池的僧人用好多年的時間親自勞動、出力流汗、栽植成的。

明月池, 又名觀海寺, 創建於北魏。 明成化年間, 月舟禪師重修。 清康熙年間, 吻葉和尚重建。 寺宇坐北向南, 占地2280平方米。

寺內有殿兩座, 禪房30餘間。

天王殿, 面寬三間, 進深10米, 單簷硬山頂。 殿內正面供脫紗文殊騎獅像, 高1.24米, 其背面供木雕韋馱菩薩。 殿兩側為伽藍菩薩、月光菩薩、石刻文殊。 該殿塑像均為清代遺物。

正殿為金剛菩薩殿, 面寬三間, 重簷歇山頂, 前出廊。 橫額掛木匾三塊:中為“金剛密跡”,

左為“含宏廣大”, 右為“毗盧真境”。 另有乾隆禦匾一塊, 書法流暢自然。 大殿簷下山牆, 嵌有同治八年(西元1869年)石碑一塊, 上書“遐想五臺山為百神降臨之區, 群賢畢集之所, 峰巒之形勢曲折, 古刹之殿宇整嚴, 固天下之名地矣。 因此觀海寺相傳自漢建立, 厥後改為明月池。 ”

明月池觀月,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能如願以償,只有當月亮與池水成一定角度時,才可親睹池中明月,一飽眼福。據說,每當陰曆大月三十,小月二十九夜晚,在月亮與池水成一定角度時,方可見“皎月澄池”的勝景,而且持續時間甚短,可謂機會存在,卻又十分難得。未見者疑,親歷者信,世間事往往就是這樣。

萬松深處梵王宮

幕翠回嵐知幾重

定起峰頭新月上

一枝松影下簾櫳

古人以詩贊之,也不無道理。

明月池觀月,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能如願以償,只有當月亮與池水成一定角度時,才可親睹池中明月,一飽眼福。據說,每當陰曆大月三十,小月二十九夜晚,在月亮與池水成一定角度時,方可見“皎月澄池”的勝景,而且持續時間甚短,可謂機會存在,卻又十分難得。未見者疑,親歷者信,世間事往往就是這樣。

萬松深處梵王宮

幕翠回嵐知幾重

定起峰頭新月上

一枝松影下簾櫳

古人以詩贊之,也不無道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