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隋朝名將,為救部下而死,死後三軍慟哭數天

隋煬帝繼位後數次用兵高句麗, 對外士卒死傷無數, 對內國庫消耗巨大, 征討高句麗使隋朝元氣大傷, 這時候各地反隋勢力紛紛揭竿而起, 朝廷內部的如楊玄感李密等人也趁機起義, 隋朝的江山岌岌可危, 當時心懷二志的大臣比比皆是, 但有一名將卻至始至終終於隋朝, 最後死於戰場, 捐軀為國, 他就是一代名將張須陀。

張須陀曾經做過齊郡郡丞, 當時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 饑荒戰亂不斷, 張須陀私自開放糧庫賑濟流民, 當時有人勸誡他應該上奏朝廷再放糧賑濟。 張須陀認為京城距離齊郡路途遙遠, 來回稟報耗費時間太長, 於是就私自打開了糧庫向流民放糧。

等到隋朝叛亂四起的時候, 各地郡縣都不積極作戰, 有的郡守棄城逃跑, 有的郡守開門迎敵。 唯獨張須陀勇決善戰, 同時又擅長撫馭, 所以很得軍心, 當時號為名將。

張須陀南北平叛先後平定了王薄 裴石 郭方預等地方叛軍, 張須陀雖然積極平叛四處救火, 但是隋朝的氣數將盡非一人之力可以力挽狂瀾。 在眾多的叛軍之中, 瓦崗軍通過兼併其他勢力, 收留人才逐漸成為了中原地區最強的一個勢力。

西元616年, 張須陀率軍攻打瓦崗軍,

瓦崗軍首領翟讓曾數次敗于張須陀之手, 聽聞張須陀親自前來有所畏懼。 但是投靠瓦崗軍不久的朝廷官員李密建議翟讓交戰, 由李密自己率伏兵親自對付張須陀。 翟讓聽了李密的建議率軍接戰後退, 將張須陀引至大海寺附近, 李密伏兵驟起。 翟讓 徐世勣、王伯當配合李密將張須陀的大軍合圍。 儘管瓦崗軍包圍了隋軍, 還是無法困住張須陀, 張須陀帶著自己衛隊突破了包圍, 這時候張須陀看見還有很對部隊被圍困在包圍圈裡, 於是又殺入重圍數次, 可是戰爭形勢已經不可改變, 隋軍終不能重整旗鼓再戰, 於是張須陀仰天道:“兵敗到了這種地步, 哪還有臉面見天子呢?”於是下馬與敵軍交戰, 死於亂軍之中。

張須陀做地方官的時候能愛民, 在軍中為將又擅得士卒之心, 是個難得的人才, 當時的名將如秦叔寶羅士信等都曾是他的部下。 隋煬帝聽聞張須陀戰死也十分悲傷, 戰後張須陀所部將士聽聞張須陀戰死, 連哭數日不止其得軍心如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