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警惕軍事機密從指尖滑出去

為應對公民個人資訊遭猖獗買賣帶來的挑戰, 近日, 我國14個省、直轄市警方發起突襲, 抓獲了一批涉嫌竊取出售個人資訊的犯罪嫌疑人。 對此, 群眾給予掌聲。 互聯網時代, 個人資訊洩露已成為一種“集體憂慮”。 有專家指出, 公民既要小心個人資訊的洩露, 也要防止軍事資訊的洩露, 這種“慎微”同樣不能缺。

現如今, 我國戶外運動愛好者越來越多, 有的是越難越想征服, 越險越去攀登, 甚至連一些軍事禁區也不放過, 並隨手將涉足過的地方拍下照、定好位放在網上曬一曬。 不僅如此, 網路上不時出現部隊現役裝備車輛和演習場景,

不少軍事發燒友出於獵奇和炫耀, 將此類圖片和相關分析大量轉發, 引起眾人的瘋傳圍觀。 動動指尖轉發之時, 這些網友可能沒有意識到, 敵人的眼睛正盯著我們, 洩密的風險已悄悄逼近。

保密與竊密的鬥爭, 古已有之, 今日尤甚。 自媒體時代, 使用者隨時隨地能夠上傳視頻與圖片, 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資訊。 這本無可厚非, 但怕就怕有意無意間將涉及國家安全的內容透露出去, 為對手提供可乘之機。 資料顯示, 現在獲取情報的管道, 有80%左右來源於公開信息, 其中又有一半來自互聯網。 國外情報部門稱, “通過對公開資料的仔細研究、對比, 所能瞭解到的一個國家的軍事潛力情況, 比一個間諜秘密工作好多年還要多。

”這不得不引起我們警惕。

著名軍事理論家若米尼有一句名言:“至少有一千種因素與戰爭直接相關。 ”我們可能想像不到, 一張風景照、一幅導遊圖、一個通信地址……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資訊也會在戰爭中發揮奇效。 歷史上, 格瑞那達為發展旅遊業而製作的精美旅遊圖, 卻成了引狼入室的嚮導。 這是當初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

1983年10月, 原定開往地中海的美國海軍第六艦隊, 突然接到轉向格瑞那達執行登陸作戰任務的命令。 由於事先毫無準備, 美軍艦隊只能複製一些格瑞那達的舊地圖。 但是, 這些地圖既不能幫助陸戰隊找到進攻的道路, 也無法使艦炮判定目標方位。 這時一位指揮員想到,

格瑞那達旅遊業相當發達, 當地向遊客出售的導遊圖十分清晰和詳細, 足以充當作戰地圖。 隨後, 美海軍陸戰隊就是靠這些導遊圖, 順利完成了登陸作戰任務。

謀成於密而敗於泄。 軍事秘密特別是核心機密, 往往事關一個國家的底牌、命門, 一旦洩露失守將付出慘痛代價。 甲午一役, 清廷之所以敗得如此慘烈, 情報被竊取就是原因之一。 早在1872年, 日本人就已深入中國腹地, 從官方、民間收集各種情報, 幾乎摸清了清廷的一舉一動。 清軍失敗的命運, 在此已埋下伏筆。

在由大向強闊步前行的征程上, 我們需要一個和平安定的國際國內環境。 然而, 周邊安全形勢並不樂觀。 敵對勢力對我軍事機密的窺探、竊取一天也沒有停止過,

並且花樣不斷翻新、手段不斷升級。 面對嚴峻挑戰, 我們的安全保密工作必須做到細而又細、萬無一失, 而這有賴於全體公民提高防間保密意識。 “國之利器, 不可以示人。 ”軍事機密從指尖滑出去、被敵窺探掌握, 就很有可能給國防安全帶來致命的隱患。

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勝利。 抗日戰爭時期, 聶榮臻元帥說:“儘管我們處在敵人的封鎖包圍之中, 甚至我們的司令部距敵人不過幾十華里, 儘管有許多戰火紛飛的場面, 但是, 我們卻有一種安全感。 在群眾的海洋裡, 安全得很啊!”那時的人民群眾, 對我軍的行蹤、動向始終守口如瓶, 因此人民軍隊才能“安全得很”, 才能帶領群眾戰勝強敵、贏得勝利。 今天, 我們儘管遠離了戰場廝殺,

但時刻不能放鬆警惕。 也許, 你涉戰的言論隨口一說、涉軍的快門隨手一按、涉密的指尖隨意一點, 就正中敵人的下懷, 幫助敵人實現了他們做不到的事情。

傳播精彩, 謹防洩密。 面對潛藏在資訊之中的“潘朵拉魔盒”, 平時多一些保密意識、多一分防範責任, 戰時就少一些損失、多一分打贏勝算。 互聯網時代, 嚴守用網保密規定, 提高網路保密意識, 應成為每位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