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擼起袖子加油幹桂城農普創一流

桂城街道党工委委員餘輝(右二)在夏北社區檢查農普工作。

上週六, 在人們紛紛踏青賞花采風、享受悠閒時光的時候, 桂城街道林岳社區農普指導員郭灼斌和幾名農業普查員卻在忙著加班,

他們要將之前入戶登記的資料, 全部錄入PDA機(掌上型電腦)。

農事國事天下事, 農業普查是大事。 今年1月1日起, 全國第三次農業普查步入正式登記階段, 桂城街道發動指導員和普查員合計380餘人, 奮戰在農普一線。 截至3月15日的統計資料, 桂城已登記完成農戶27477戶, 規模農戶40戶, 農業經營單位13個, 目前正全速推進農戶全面登記和審核工作, 農普工作進度走在全區前列。

而桂城農普工作進度之所以能在全區快馬當先, 得益于桂城街道領導高度重視, 迅速部署, 強化培訓, 創新宣傳方式, 有力推進了農業普查工作有效開展。

普查員入戶與農戶交流登記。

組織架構迅速成立農普領導小組

為加強對農業普查工作的組織領導, 桂城街道專門成立了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 小組由街道党工委委員餘輝擔任組長, 經濟促進局、黨工委辦、城鄉統籌局、宣傳文體辦等共計10個單位負責人擔任副組長及成員。 高規格的領導小組,

為農普工作提供了強大的組織保障。

與此同時, 各社區居委(服務站)按照街道的統一要求, 相應成立了農業普查領導機構, 一把手任組長, 切實加強基層組織領導, 把農業普查工作擺在重要位置。

為確保農普工作有序展開, 桂城街道領導到一線督查農業普查入戶登記工作。 “您家裡有幾口人?種了幾畝地?主要種植什麼作物……”近日, 餘輝一行來到夏北社區(服務站)何偉灌、郭玉棉等人家中, 詳細詢問農戶家庭人員、住房及農作物產出等情況, 親身體驗入戶登記、PDA現場調查全過程, 肯定了普查指導員、普查員的工作能力和奉獻精神, 對調查戶的積極配合表示衷心感謝。

桂城舉辦“兩員”培訓活動, 確保農普資料品質。

制度保障全方位健全各項檔制度

保證農業普查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桂城街道健全了各項文件制度, 從制度上保障農普工作的有序、規範進行。

與此同時, 通過下發《轉發省農普辦關於認真做好“兩員”選聘和培訓工作的通知》(桂農普辦字〔2016〕8號)文件, 再一次強調各社區(服務站)要嚴格按照普查方案的規定,

認真做好“兩員”的選聘及培訓工作, 並將指導員和普查員的學歷、年齡等相關情況登記造冊, 便於查閱及指導工作。

人員培訓確保農普資料品質

與第一、二次全國農業普查有所不同,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中新加入了土地流轉、土地產業化經營等問題, 情況更為複雜。 同時, 這次還是我國在農業普查中首次採用PDA設備, 紙質和PDA幾乎同步進行。 新的情況不斷出現, 對廣大普查員是一個很大考驗。

桂城街道把抓好普查指導員、普查員的選聘工作, 作為做好農普的基礎工作。 按照“兩員”選聘相關要求, 桂城街道認真組織選聘熟悉當地情況、責任心強、工作細緻的人員從事普查工作。 據統計,桂城街道本次“兩員”合計380餘人,總體文化素質較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有了較大的提升,全部人員學歷均為初中及以上,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占總數一半。

對於許多普查員而言,這是第一次經歷農普,因此兩員培訓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在普查的各個階段,桂城街道多次組織開展了“兩員”農普工作培訓,培訓主要採取集中培訓和分村居培訓相結合的方法。一方面,組織農普辦全體成員以及社區(服務站)“兩員”參加南海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方案培訓班,系統學習了農業普查方案和總體操作方法。另一方面,根據有關社區(服務站)的具體情況,安排街道農普辦業務骨幹到社區(服務站)進行授課,並留下聯繫電話,以便普查員隨時聯繫街道農普辦,讓相關問題和疑問得到及時解決。

“我們組建了‘桂城農業普查’QQ群,各級普查業務人員可以加入群內進行交流,有什麼疑難問題可以在群內問、群內解答,是一種很高效的溝通方式。”桂城街道農普辦負責人表示,街道還通過業務骨幹深入基層手把手進行農業普查業務知識及PDA機使用的培訓,解答培訓人員的疑難問題,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農普工作不僅要快馬當先,也要追求品質保障。為確保農普資料品質,桂城街道農普辦強調,要嚴格按照《普查員手冊》《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方案》以及省下發的多個《廣東省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問題解答》要求開展普查表登記工作,保證普查按統一方法、統一口徑和統一指標解釋實施。

桂城主幹道上都張貼了農業普查的大型宣傳畫,提高了農業普查的社會關注度。

宣傳活動提高農普社會關注度

記者看到,在南港路主幹道、南桂路、佛平路、桂平路等城市主要幹道,以及林岳、夏南、北區、疊北等農村社區人口密集的地方,都張貼了農業普查的大型宣傳畫,提高農業普查的社會關注度。

“農普工作是一項全國性工作,作為農民,我們可以通過農普管道,將真實情況反映上去,政府再根據我們反映的情況制定有利於我們的政策。”夏北農戶郭玉棉通過電視管道瞭解到農普工作的價值,在普查員入戶登記時非常配合,順利地完成了普查登記。

普查故事

80後指導員郭灼斌:向“老統計”請教普查技巧

林岳社區是桂城街道農戶較為集中的區域。“80後”指導員郭灼斌是第一次參加農業普查工作,面對社區近3000戶農戶,近萬名人員,且許多農戶白天並不在家中的情況,郭灼斌該如何挑起這個重擔呢?

“初次接觸農普工作,面對一卷卷、一摞摞整齊排列的統計檔案材料,12個大項600多項不同的指標,農戶、規模戶、經營單位三種表格,當時就覺得懵了。”郭灼斌坦言,自己剛接手這項工作時,簡直不知從何著手。

打鐵還需自身硬,工作伊始,樂於學習的他決定向老同志取經。他拜訪了社區裡一位做過幾十年統計工作的老前輩,虛心向他求教。“他告訴我,培訓工作最為重要,只要把普查員培訓好了,問題解答清楚後,以後就能少走彎路,少做彌補性的事情,做到事半功倍。”郭灼斌說,“老統計”還傳授了許多工作技巧,按照他的方法,工作確實清晰了很多。

郭灼斌覺得,統計工作最難的是抽出一個合適的時間。由於他平時還分管國土、房屋、環保、文體等工作,特別是近期以來,改建房屋的事情比較多,常常日常工作就要忙到很晚。農普工作是兼職,只能抽出自己下班後或週末的時間。

“我們和普查員常常要忙到晚上10點,並且是連續幾天做,週末的時間也常常在村委加班,因為農戶往往只有晚上或週末才在家。”令郭灼斌感到有些愧疚的是,最近都沒時間帶著小孩出遊,許多次的約定都因事情繁忙實現不了。在郭灼斌看來,農業普查是全國性的工作,不能耽誤了進度,“寧願犧牲陪家人的時間,也要把農普工作做好”。

“開展農普工作以來,我最大的心得就是,自己要敬業、態度好,才能讓農戶配合你的工作。”郭灼斌說,農普工作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需要耐心和溝通技巧,也需要站在農戶角度著想,“我們的普查員一般會在中午或晚上時間,去拜訪農戶,儘量減少對農戶日常工作的打擾,從而取得農戶支持。”

目前,郭灼斌所在的林岳社區,已登記完成農戶總數的九成,下一步將會加快速度,力求按時按質地交出一份滿意的農普答卷。“從普查工作中,我學到了許多工作的方法,比如向那位老前輩學習到的方法,相信在以後的經濟普查、人口普查中,我可以獨立地完成工作。”郭灼斌笑著說。

文/圖珠江時報記者李年智通訊員黃嘉麗

據統計,桂城街道本次“兩員”合計380餘人,總體文化素質較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有了較大的提升,全部人員學歷均為初中及以上,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占總數一半。

對於許多普查員而言,這是第一次經歷農普,因此兩員培訓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在普查的各個階段,桂城街道多次組織開展了“兩員”農普工作培訓,培訓主要採取集中培訓和分村居培訓相結合的方法。一方面,組織農普辦全體成員以及社區(服務站)“兩員”參加南海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方案培訓班,系統學習了農業普查方案和總體操作方法。另一方面,根據有關社區(服務站)的具體情況,安排街道農普辦業務骨幹到社區(服務站)進行授課,並留下聯繫電話,以便普查員隨時聯繫街道農普辦,讓相關問題和疑問得到及時解決。

“我們組建了‘桂城農業普查’QQ群,各級普查業務人員可以加入群內進行交流,有什麼疑難問題可以在群內問、群內解答,是一種很高效的溝通方式。”桂城街道農普辦負責人表示,街道還通過業務骨幹深入基層手把手進行農業普查業務知識及PDA機使用的培訓,解答培訓人員的疑難問題,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農普工作不僅要快馬當先,也要追求品質保障。為確保農普資料品質,桂城街道農普辦強調,要嚴格按照《普查員手冊》《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方案》以及省下發的多個《廣東省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問題解答》要求開展普查表登記工作,保證普查按統一方法、統一口徑和統一指標解釋實施。

桂城主幹道上都張貼了農業普查的大型宣傳畫,提高了農業普查的社會關注度。

宣傳活動提高農普社會關注度

記者看到,在南港路主幹道、南桂路、佛平路、桂平路等城市主要幹道,以及林岳、夏南、北區、疊北等農村社區人口密集的地方,都張貼了農業普查的大型宣傳畫,提高農業普查的社會關注度。

“農普工作是一項全國性工作,作為農民,我們可以通過農普管道,將真實情況反映上去,政府再根據我們反映的情況制定有利於我們的政策。”夏北農戶郭玉棉通過電視管道瞭解到農普工作的價值,在普查員入戶登記時非常配合,順利地完成了普查登記。

普查故事

80後指導員郭灼斌:向“老統計”請教普查技巧

林岳社區是桂城街道農戶較為集中的區域。“80後”指導員郭灼斌是第一次參加農業普查工作,面對社區近3000戶農戶,近萬名人員,且許多農戶白天並不在家中的情況,郭灼斌該如何挑起這個重擔呢?

“初次接觸農普工作,面對一卷卷、一摞摞整齊排列的統計檔案材料,12個大項600多項不同的指標,農戶、規模戶、經營單位三種表格,當時就覺得懵了。”郭灼斌坦言,自己剛接手這項工作時,簡直不知從何著手。

打鐵還需自身硬,工作伊始,樂於學習的他決定向老同志取經。他拜訪了社區裡一位做過幾十年統計工作的老前輩,虛心向他求教。“他告訴我,培訓工作最為重要,只要把普查員培訓好了,問題解答清楚後,以後就能少走彎路,少做彌補性的事情,做到事半功倍。”郭灼斌說,“老統計”還傳授了許多工作技巧,按照他的方法,工作確實清晰了很多。

郭灼斌覺得,統計工作最難的是抽出一個合適的時間。由於他平時還分管國土、房屋、環保、文體等工作,特別是近期以來,改建房屋的事情比較多,常常日常工作就要忙到很晚。農普工作是兼職,只能抽出自己下班後或週末的時間。

“我們和普查員常常要忙到晚上10點,並且是連續幾天做,週末的時間也常常在村委加班,因為農戶往往只有晚上或週末才在家。”令郭灼斌感到有些愧疚的是,最近都沒時間帶著小孩出遊,許多次的約定都因事情繁忙實現不了。在郭灼斌看來,農業普查是全國性的工作,不能耽誤了進度,“寧願犧牲陪家人的時間,也要把農普工作做好”。

“開展農普工作以來,我最大的心得就是,自己要敬業、態度好,才能讓農戶配合你的工作。”郭灼斌說,農普工作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需要耐心和溝通技巧,也需要站在農戶角度著想,“我們的普查員一般會在中午或晚上時間,去拜訪農戶,儘量減少對農戶日常工作的打擾,從而取得農戶支持。”

目前,郭灼斌所在的林岳社區,已登記完成農戶總數的九成,下一步將會加快速度,力求按時按質地交出一份滿意的農普答卷。“從普查工作中,我學到了許多工作的方法,比如向那位老前輩學習到的方法,相信在以後的經濟普查、人口普查中,我可以獨立地完成工作。”郭灼斌笑著說。

文/圖珠江時報記者李年智通訊員黃嘉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