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郭沫若為何挖完定陵又要挖長陵?

郭沫若是中科院首位院長, 號稱甲骨四堂之一, 對新中國的考古, 尤其是三代考古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是我國20世紀偉大的文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 1955年在郭沫若和北京市副市長吳晗的申請下, 萬曆皇帝定陵被挖開。

1955年, 郭沫若和吳晗等著名歷史學家向國家建議挖掘長陵(明成祖朱棣的墓)。 不過, 文物、考古界的專家紛紛反對, 因為當時的技術難以對挖掘出來的文物進行妥善保護。

後來在雙方互相妥協之下, 郭沫若被允許挖萬曆的定陵, 就當為挖長陵做準備。 就這一念之差, 鑄成了大錯, 挖掘定陵是中國考古學史上最大的悲劇, 是中國人民的巨大損失。 定陵挖開後, 大量的文物立即被氧化、破壞, 各種珍貴字畫、明帝的龍袍等絲織品頃刻之間灰飛煙滅, 最最惋惜的是, 萬曆皇帝的棺槨被當做廢品扔到了山裡, 而萬曆皇帝本人的屍骨也被拖出來,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 被當做牛鬼蛇神給燒掉了。 史書上記載萬曆是個跛子, 這將永遠是個謎了。

不過, 郭沫若等人絲毫沒有吸取挖掘定陵的教訓。

1965年, 郭沫若等再次申請挖掘長陵, 被領導人斷然拒絕。 後來, 陝西申請挖掘武則天和唐高宗的乾陵, 郭沫若興奮異常, 不過, 定陵教訓太深刻了, 這個申請再次被駁回。 所以現在才給我們留下了完整的乾陵、秦始皇陵、長陵等帝王陵墓。

歷史已經發生了, 再可惜也沒有用, 我們只能保護好僅存的帝陵了。 細數中國歷史, 還有多少帝王陵保存下來呢?兩漢帝陵全部被盜, 唐代帝陵被朱溫挖了個遍, 明代帝陵也沒剩多少, 清代帝陵更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