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范仲淹的《水滸》情節!

《水滸傳》第一回知州。 他深知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滕子京之心境, 收到老朋友的信後, 就開始了《岳陽樓記》的醞釀。

慶曆六年(1046年)九月十四日的晚上, 鄧州花洲書院內, 夜風送爽, 月光明媚。 范仲淹把《洞庭秋晚圖》張掛起來, 開始凝神構思。 他生於蘇州吳縣, 幼時去太湖玩過, 母親改嫁後, 又隨繼父到洞庭湖畔的澧州安鄉(今湖南安鄉)讀書, 所以對太湖、洞庭湖的風雨晴晦種種風情非常熟悉。 如今懷想起來, 岳陽景色之妙, 全妙在那一望無涯的洞庭湖, 你看她“銜遠山, 吞長江, 浩浩湯湯, 橫無際涯;朝暉夕陰, 氣象萬千”,

“若夫霪雨霏霏, 連月不開, 陰風怒號, 濁浪排空;日星隱曜, 山嶽潛形;商旅不行, 檣傾楫摧;薄暮冥冥, 虎嘯猿啼……至若春和景明, 波瀾不驚, 上下天光, 一碧萬頃;沙鷗翔集, 錦鱗游泳;岸芷汀蘭, 鬱鬱青青。 而或長煙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躍金, 靜影沉璧, 漁歌互答, 此樂何極!”

在《岳陽樓記》中, 范仲淹借樓寫湖, 憑湖抒懷, 抒發了自己“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 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 則憂其君”,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民之情懷, 表現了雖遭迫害仍不放棄理想的頑強意志, 同時也鼓勵和安慰了一樣遭貶的戰友。

不久, 范仲淹的看圖作文《岳陽樓記》送到了岳州巴陵郡, 滕子京讀罷大為感動, 立即命人勒石刻碑以傳之後世。

文章最後那句格言——“先天下之憂而優, 後天下之樂而樂”更是不脛而走, 風也似的傳誦開來, 並且穿透幾十萬個日日夜夜, 一直傳到千年後的今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