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人為了科考作弊也是蠻拼的,盤點古代奇葩作弊方法

在隋朝之前, 朝廷選拔官員基本上靠推薦, 根本沒有全國性質的考試, 所以作弊的現象很少。 但是, 到了隋朝之後, 科舉制度出現了, 朝廷選拔官員基本上就是看成績了, 隨著考試的流行作弊之風也就興起了。

資料圖

唐朝的時候, 由於科舉制度才剛剛開始, 體系並不完善, 作弊相對簡單。 請托就是一種唐朝最常見的作弊方式, 簡單來說就是行賄。 在唐朝只要錢到了位, 不要說作弊, 漏題、改卷都不是問題。 直到唐高宗時期, 一名漏題的考官直接被判了死刑, 這股請托風才被止住。

資料圖

一個請托倒下了, 千萬個假手站起來了, 假手就是替考, 俗稱槍手。 現在槍手幫人作弊, 無非是想賺點錢, 而唐朝有個叫溫庭筠的, 幫人考試從不收費, 在他的幫助下很多人都考取了功名, 而他自己卻考了一輩子都沒考上。

資料圖

宋朝的時候, 為了避免替考, 發明了最早的准考證——浮票, 但當時沒有照相技術, 所以只能在上面寫上考生的臉型、身高、體重等特徵, 從此替考基本上是絕跡了。 替考不能用之後, 宋朝的學渣們就只能選擇最簡單粗暴的作弊方式, 打小抄了。

資料圖

明朝的學渣已經學會用通訊工具作弊了, 當時雖然沒有手機, 但是又飛鴿傳書啊。 學渣們讓家人把平時訓練好的鴿子放入考場, 通過鴿子把試卷帶出來, 再找寫作高手書寫, 然後再傳回考場, 神不知鬼不覺。

資料圖

科舉可以說是改變命運的捷徑, 因此, 學渣們為了作弊甚至不惜自殘。 《古今譚概》中記載, 明朝萬曆年間, 有一名考生用防水的油紙做成小抄, 卷緊了用細線綁著頭, 塞在了自己的肛門裡, 但是還是沒有躲過檢查人員的搜查, 被人拉著細線把小抄拽了出來。

資料圖

從古至今作弊的方法層出不窮,呵呵君認為,如果把研究作弊的精神用到學習上,未必就通過不了。

資料圖

從古至今作弊的方法層出不窮,呵呵君認為,如果把研究作弊的精神用到學習上,未必就通過不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