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要征服亞洲,讓天皇居住紫禁城,被明朝整慘了

豐臣秀吉出身日本社會底層, 思想上不如中上層貴族那樣對中華文化奉若神明。 他見日本已經安定, 遂萌發建立亞洲大帝國, 充當亞洲霸主的野心, 並制訂出一取朝鮮、二取臺灣、三取中國大陸、四取印度的擴張方針。

1591年, 他給朝鮮國王宣祖寫信, 要求借道入大明, 遭到朝鮮王朝的拒絕。 豐臣秀吉便以此為理由, 於1592年4月集結17萬大軍發動對朝鮮的侵略戰爭。 大軍從釜山登陸, 僅用20天時間便佔領了朝鮮首都漢城(今首爾)。

日本野心家豐臣秀吉雕像

用如此短的時間就實現了自己計畫的第一步, 豐臣秀吉自是意氣風發、信心倍增。 他開始暢想自己佔領了中國大陸, 在中國寧波府指揮對印度戰爭的情景, 甚至還想到了遷都北京城, 讓天皇居住在紫禁城, 然而這一美夢很快就被明朝政府派來的援軍的鐵蹄聲驚醒了。

1592年, 萬曆皇帝派大將李如松率4萬明軍援朝,

次年收復平壤和漢城, 日本開始潰退。 豐臣秀吉被迫退守慶尚、全羅兩道沿海城市, 開始與明朝和談。 談判期間, 豐臣秀吉還設下離間計, 借朝鮮政府的手拔掉被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朝鮮海軍大將李舜臣。

萬曆皇帝朱翊鈞畫像

中日談判從1593年秋開始,

一直持續了3年, 最終因雙方立場差距太大而破裂。 1597年1月, 豐臣秀吉增兵14萬再次向朝鮮發動戰爭, 然而面對中朝聯軍, 他不得不再次吞下失敗的惡果。 同年的11月, 中朝聯合軍隊對豐臣秀吉的大軍發動了決定性的露梁海戰, 日軍主力在此戰中損失殆盡。

此次大敗讓豐臣秀吉在國內一下子為千夫所指, 罵聲一片, 那些本來就看不起他的貴族大臣們更是群情激憤, 豐臣秀吉遂憂憤成疾, 一病不起。 他預感到自己大限已至, 就命令侵朝日軍全部從朝鮮撤退, 安排其年僅6歲的幼子秀賴繼承關白職位, 並竭力拜託德川家康和前田利家照顧, 待秀賴成年後奉還大政。

朝鮮名將李舜臣雕像

1598年8月18日, 這個統一了日本四國、書寫了平民傳奇的一代梟雄在伏見城閉上了眼睛, 享年62歲。 臨死前, 豐臣秀吉回望自己的一生, 喃喃念道:“隨露珠凋零, 隨露珠消逝, 此即吾身。 大阪的往事, 宛如夢中之夢。 ”

在豐臣秀吉死後, 其家族迅速衰落。 1615年, 德川家康攻破大阪城, 豐臣秀賴經過頑強抵抗後,

最終未能保住其父豐臣秀吉創下的基業, 無奈之下自殺身亡, 日本從此由桃山時代進入德川幕府政權統治的江戶時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