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晚唐秘書幫領導的一次革新運動

晚唐秘書幫領導的一次革新運動

吳布衣

眾所周知, 唐朝由盛轉衰的節點是安史之亂。 其實, 在晚唐唐順宗期間, 唐朝還有過一次翻盤中興的機會, 這就是“永貞革新”, 但是這次改革最終因為唐順宗的早逝而導致失敗。

安史之亂後, 唐朝中央對地方失控, 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 藩鎮, 實際上就是擁兵自重的地方軍閥。 藩鎮之間為了爭奪地盤導致彼此攻伐不已, 此起彼伏, 迄無寧日, 甚至京城長安也屢遭藩鎮圍困, 是為藩鎮之亂。 在這種情況下, 抑制藩鎮勢力, 重建中央集權, 成為唐王朝君臣必須正視的問題。

在朝政方面, 形成了宦官專權的態勢。 建中四年(783)十月, 朱泚之亂, 因宦官竇文場、霍仙鳴護駕有功, 唐德宗歸以二人為神策中尉, 主管禁軍。 從此宦官以軍權在手, 更加無所顧忌, 甚至把持著皇帝的廢立大權。 在這種情況下, 如何抑制宦官勢力, 奪回國家軍權, 也是唐王朝君臣必須正視的問題。

西元805年(貞元21年)正月, 德宗病逝, 唐順宗即位後立即起用東宮舊臣王叔文、王伾以及柳宗元、劉禹錫、韋執誼、韓泰、韓曄、陳諫、淩准、程異等人, 著手進行改革, 這次改革歷史上叫做“永貞革新”。 其改革的核心為“二王劉柳”, 二王為王叔文、王伾, 劉是劉禹錫, 柳為柳宗元, 改革的總設計師為王叔文。

王叔文, 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唐德宗時, 擔任太子李誦侍讀,

“常為太子言民間疾苦”, 獲太子喜愛。 太子即位後, 是為順宗, 即授叔文翰林待詔兼度支使、鹽鐵轉運使, 聯合王伾、劉禹錫等人, 拉攏德宗朝宰相兼度支使鹽鐵使的杜佑, 推行政治改革。

王伾, 浙江省杭州市人, 德宗時任待詔翰林, 與王叔文同侍讀東宮。 順宗即位後, 遷左散騎常侍。 在他的力薦下, 王叔文入主翰林, 改革朝政, 王伾往來于宮中, 與宦官李忠言負責經溝通內外消息。

劉禹錫字夢得, 河南洛陽人, 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哲學家, 有“詩豪”之稱, 其代表作品有《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烏衣巷》、《陋室銘》、《竹枝詞》等。 貞元九年, 劉禹錫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 同年登博學鴻詞科, 兩年後登吏部取士科, 為太子校書。 貞元十六年,

淮南節度使杜佑辟為掌書記, 居幕期間劉禹錫代杜佑撰表狀甚多。 後從杜佑入朝, 為監察禦史, 參與王叔文變法。

柳宗元字子厚, 河東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為“韓柳”, 與劉禹錫並稱“劉柳”, 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 793年, 21歲的柳宗元進士及第, 名聲大振。 796年, 柳宗元任秘書省校書郎。 798年, 參加了博學宏詞科考試中榜, 授集賢殿書院正字。 參與永貞革新時, 出任禮部員外郎, 成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這四人組成“永貞革新”的核心, 我們從他們四人的履歷上可以看出他們有一個共同點, 就是他們在初出道時都擔任過待詔、侍讀、正字、掌書記、校書郎之類的職務,

用現在的行話來說, 都擔任過主要領導的秘書職務。 相同的經歷, 對時局有著相同的看法, 使得他們有著一致的政治理想。

西元805年(貞元21年), 在唐順宗的支持下, 王叔文集團開始著手進行革新, 以韋執誼為宰相, 頒佈一系列新政:收奪宦官兵權, 制裁藩鎮跋扈, 打擊貪官污吏, 廢除宮市、五坊小兒及進奉等弊政, 免除民間欠稅和各種雜稅, 選拔德才兼備的人為官等。 改革開始進展較為順利, 得到了廣大百姓的支持, 史稱“市里歡呼”, “人情大悅”。

但是, 改革在接下來的掌握財權和兵權中受到挫折, 遭到宦官集團的強烈抵制, 奪兵權計畫未能實現, 導致宦官和地方藩鎮勾結起來, 暗中策劃宮廷政變。 尤為嚴重的是, 變法開始後不久,

唐順宗中風, 經過治療後啞了, 失去執政能力。 而同時王叔文因為母親去世, 按例須告假回家守喪, 王伾也突然中風。 這樣一來, 革新派失去了中堅力量。

不久, 順宗被迫禪位, 在位僅8個月, 太子即位, 是為唐憲宗李純。 翌年正月順宗便去世了。 西元805年(永貞元年), 憲宗即位, 由於宦官在其即位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因此宦官重新得到重用。 王叔文、王伾即遭貶逐, 王伓被貶為開州司馬, 不久病死, 王叔文被貶為渝州司戶, 次年賜死。 韋執誼被貶為崖州司馬, 韓泰被貶為虔州司馬, 陳諫被貶為台州司馬, 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 劉禹錫被貶為郎州司馬, 韓曄被貶為饒州司馬, 淩准被貶為連州司馬, 程異被貶為郴州司馬, 這就是著名的“八司馬事件”。

永貞革新就此宣告失敗,前後共146天。

幸運的是,唐憲宗是晚唐較有作為的一個皇帝,他雖然支持宦官發對“永貞革新”,但他同時也認識到朝局的嚴重。即位後,憲宗勵精圖治,重用賢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雖然宦官專權沒有得到解決,但藩鎮勢力暫時有所削弱,重振了中央政府的威望,史稱“元和中興”,這也許是永貞革新的間接影響。

永貞革新就此宣告失敗,前後共146天。

幸運的是,唐憲宗是晚唐較有作為的一個皇帝,他雖然支持宦官發對“永貞革新”,但他同時也認識到朝局的嚴重。即位後,憲宗勵精圖治,重用賢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雖然宦官專權沒有得到解決,但藩鎮勢力暫時有所削弱,重振了中央政府的威望,史稱“元和中興”,這也許是永貞革新的間接影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