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年輕時寫過“鋤禾日當午”,為官後一餐費雞三百,只為一盤雞舌

中小學語文教材中, 大部分文章都是承載有教化功能的。 文以載道, 這是古人都懂的道理, 所以, 這樣的課文編排也無可厚非。 只是, 很多文章的編選, 編者只讓你知其一, 卻掩去其二, 這讓我們對人性的複雜少了思考。

《憫農》 (唐 李紳)

記不清是小學幾年級的課本, 裡面選有一首名為《憫農》(又名《古風》)的詩, 相信大家都能出口成誦的: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與上首同名的另一首《憫農》詩, 現在也常常被人記起: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 農夫猶餓死!

《憫農二首》

這兩首詩的作者, 就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紳, 在當時的詩壇上, 他可是與白居易、元稹等人齊名的大腕。

可以這樣說, 我們節儉習慣的養成, 《憫農》詩的功莫大焉。 就連前外交部長李肇星都說:“六十多年前上小學的時候, 我就學了《憫農》這首詩。 它簡潔生動地反映了農民艱難辛苦的生活, 宣導節約糧食, 引起我極大的共鳴。 我生長在山東膠南鄉下, 六歲就幫爺爺下地幹活, 對‘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有切身體會。 ”

《憫農》(啟功 書)

確實, 小時候父母也常拿這首詩來教育過我們兄妹, 吃飯要是掉個飯粒, 都得撿起來吃掉。 “浪費可恥”的觀念已深入腦髓。

《憫農》的作者李紳, 是個標準的官N代, 他的曾祖父李敬玄曾任中書令, 他老爹的官運不濟, 只是幹到縣令後就掛了。 喪父後的李紳, 隨母親遷居江蘇, 他的母親廬氏是飽詩書的一代才女, 她親自執教, 李紳的學業大進,

27歲就考上了進士。

李紳幼年喪父, 青少年時目睹農民終日勞作而不得溫飽, 便以純真、有點激憤的心情寫出了千古流傳的《憫農》, 被譽為憫農詩人。

《憫農》詩刻

只是, 除了幾首《憫農》詩, 李紳再也沒有什麼傳世佳作, 這是因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

那就是李詩人進入官場慢慢發達後, 已失初心, 整個人都發生了質的變化。

據史書記載, 李紳在為官後“漸次豪奢”, 一餐的耗費多達幾百貫, 他特別喜歡吃紅燒雞舌, 每餐一盤, 每吃一頓飯, 就要耗費活雞三百多隻, 院後宰殺的雞堆積如山, 全然沒有“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簡樸與敬畏。 與李紳同一時代的著名文學家韓愈、賈島、劉禹錫、李賀等人, 無不對其嗤之以鼻。

現代人牛,還真有燒雞舌

浪費只是李紳人生蛻變的一部分,他在人品與官德上,也沒給後人留下什麼好榜樣。

先說說李紳的人品。李紳發跡之前,經常到一個叫李元將的人家中作客,每次見到李元將都稱呼“叔叔”。李紳發跡之後,李元將因為要巴結他,主動降低輩分,稱自己為“弟”、為“侄”,李紳都不高興,直到李元將稱自己為“孫子”,李紳才答應與前“叔叔”交往。

再說說他的官德。為了個人私欲,李老師積極參與派系鬥爭。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學士時,他捲入朋黨之爭,為李(德裕)黨重要人物,任禦史中丞、戶部侍郎等要職。李德裕失勢後,李紳被貶為端州(今廣東肇慶)司馬。太和七年,李德裕為相,李紳才又得到重用。

雞兄快跑,李紳來了

開成五年任淮南節度使,後入京拜相,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繼又晉升為尚書右僕射門下侍郎,封趙國公。居相位4年。會昌四年(844年)因中風辭位。後又出任淮南節度使。

李紳一生中最大的污點,是他晚年經手的“吳湘案”。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74歲高齡的李紳出任淮南節度使。其時,揚州江都縣尉吳湘被人舉報貪污公款、強娶民女。李紳接報後立即將吳湘逮捕下獄,判以死刑。但此案上報到朝廷後,諫官懷疑其中有冤情,朝廷便派遣禦史崔元藻前往揚州複查。崔元藻調查後發現,吳湘貪贓屬實,但款項不多,強娶民女之事則不實,所以罪不至死。但李紳卻一意孤行,強行將吳湘送上了斷頭臺。

這個雕像可以命名為《人格的扭曲》

李紳製造這起冤案是故意的,因為,吳湘的叔父吳武陵當年得罪過李紳老領導李德裕的老爸李吉甫,兩家是世仇。為了討好老領導李德裕,李紳才故意也列為羅織罪名,將吳湘處死的。辦完“吳湘案”的第二年[會昌六年(846年)],老李就掛了,終年74歲。贈太尉,諡文肅。

老紳死後一年[大中元年(847年)],“吳湘案”得到平反。此時的老李雖然掛了,但按照唐朝的規定,酷吏即使死掉也要剝奪爵位,子孫不得做官,因此,死去的李紳受到了“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處罰。

現代人牛,還真有燒雞舌

浪費只是李紳人生蛻變的一部分,他在人品與官德上,也沒給後人留下什麼好榜樣。

先說說李紳的人品。李紳發跡之前,經常到一個叫李元將的人家中作客,每次見到李元將都稱呼“叔叔”。李紳發跡之後,李元將因為要巴結他,主動降低輩分,稱自己為“弟”、為“侄”,李紳都不高興,直到李元將稱自己為“孫子”,李紳才答應與前“叔叔”交往。

再說說他的官德。為了個人私欲,李老師積極參與派系鬥爭。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學士時,他捲入朋黨之爭,為李(德裕)黨重要人物,任禦史中丞、戶部侍郎等要職。李德裕失勢後,李紳被貶為端州(今廣東肇慶)司馬。太和七年,李德裕為相,李紳才又得到重用。

雞兄快跑,李紳來了

開成五年任淮南節度使,後入京拜相,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繼又晉升為尚書右僕射門下侍郎,封趙國公。居相位4年。會昌四年(844年)因中風辭位。後又出任淮南節度使。

李紳一生中最大的污點,是他晚年經手的“吳湘案”。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74歲高齡的李紳出任淮南節度使。其時,揚州江都縣尉吳湘被人舉報貪污公款、強娶民女。李紳接報後立即將吳湘逮捕下獄,判以死刑。但此案上報到朝廷後,諫官懷疑其中有冤情,朝廷便派遣禦史崔元藻前往揚州複查。崔元藻調查後發現,吳湘貪贓屬實,但款項不多,強娶民女之事則不實,所以罪不至死。但李紳卻一意孤行,強行將吳湘送上了斷頭臺。

這個雕像可以命名為《人格的扭曲》

李紳製造這起冤案是故意的,因為,吳湘的叔父吳武陵當年得罪過李紳老領導李德裕的老爸李吉甫,兩家是世仇。為了討好老領導李德裕,李紳才故意也列為羅織罪名,將吳湘處死的。辦完“吳湘案”的第二年[會昌六年(846年)],老李就掛了,終年74歲。贈太尉,諡文肅。

老紳死後一年[大中元年(847年)],“吳湘案”得到平反。此時的老李雖然掛了,但按照唐朝的規定,酷吏即使死掉也要剝奪爵位,子孫不得做官,因此,死去的李紳受到了“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處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