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湖南方言分界線 喝哪個地方的水就說哪個地方的話

湖南方言分佈圖。

“唉, 請香啦。 ”“你嬤乖唉。 ”

瀟湘晨報6月4日訊 前一句是南嶽鎮香鋪的標準吆喝, 後一句是吆喝而不得的牢騷聲。 在南嶽鎮,

當街賣香火的本地人大多會說多種方言, 如長沙話、衡陽話、郴州話、邵陽話甚至少量的贛語, 這與日常間絡繹不絕的香客與遊客的彙集有關。

雖然一個開“正宗長沙菜”飯店的南嶽老闆會說長沙話, 但在長久的生活用語中, 衡山人並未丟掉自己的方言, 在本地人的日常生活中, 帶有泥土氣息的母語方言, 似乎更能表達待人待事中隱藏的情感。

從日常用語中, 可見前山話與後山話的區別

從喧囂的南嶽集貿市場往裡走, 這裡是南嶽鎮的生活場, 也是前山話流通無阻的地方。 立在馬路邊看川流不息的人群, 多數是本地人, 也有我這種外地來的背包客, 但操持起普通話與挑著擔子賣菜的菜農對談起來, 雙方都猶如對牛彈琴,

彼此摸不著頭腦。

一個賣枇杷的本地婦人蹲在地上, 面前口袋裡裝著泛黃的枇杷, 口味酸甜, 婦人道是“野地枇杷”, 口感與栽培的不同, 個頭也小很多, 充滿著山野的氣息。 其和栽培的枇杷相比, 就像普通話與這婦人的土語, 一個標準通用, 另一個“口感”則莫名地讓人感到親切。

其實, 前山話並不是那麼好懂, 在南嶽集貿市場, 與賣菜的婦人攀扯良久才弄明白所賣“煎豆腐”是“八毛錢一片”。 其攤前叫賣的還有新鮮“地皮子”

原標題:“喝哪個地方的水, 就說哪個地方的話”

後山話或夾山腔裡喊倒水為“筐水”, 發音人彭亞香, 水口村人。

衡山方言分佈圖。

前山話喊翅膀為皮則(則音雜)。

前山話喊蝌蚪為蟆葫弄。

前山話喊門檻為門磴。

前山話喊蜻蜓為蚱蜜子,發音人羅步庵,南嶽鎮人。

後山話喊翅膀為翼架(架音嘎)。

後山話喊蝌蚪為秧蟆婆。

後山話喊門檻為地方。

後山話喊蜻蜓為洋蜜蜜,發音人尹師傅,岳林鄉人。組圖/記者謝長貴

瀟湘晨報6月4日訊 從1984年開始,方言學家彭澤潤教授就在衡山縣做田野調查,前後走了350個村子,繪製了90幅高密度的地理語言方言地圖。像“吃飯了麼”“爸爸”“快跑”“門檻”“買”“臉”這些詞彙或口音,要每個村子問一遍。

他在手繪的地圖上,圈出每一個音節在地域上的位置,這樣一來,通過90幅地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衡山方言在地域場內隨著空間的轉變而流變。

南嶽衡山,作為自然的山脈橫亙在縣境的中間,以南嶽為界,衡山縣方言可分為前山話、後山話與夾山腔。前山話以城關開雲鎮為據點,緊依湘江;後山話以白果鎮為據點,緊依涓水;而這兩條流域之間的分水嶺,大概就是夾山腔的過渡區。

語言的界線,天然地被河流與山脈切割開來。

90幅方言地圖,350個村落裡的真實鄉音

5月23日,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我們進入彭澤潤教授的辦公室時,他正在吃一碗葛粉,這是一個衡山人的早餐。

彭澤潤在師承湖南著名方言學家鮑厚星教授時,就開始著手調查家鄉的方言,相繼對衡山縣350個村子進行高密度走訪,繪製了90幅高密度的地理語言方言地圖。

像“你吃飯了麼”,這種問題要問遍350個村莊。其他如稱呼“爸爸”“姐姐”“門檻”“買”“臉”“辣”等詞彙也亦然。不僅要分辨相同詞彙的不同表達,同一詞彙的發音變化亦在調查記錄之列。

通過每一個日常用語詞彙的發音與詞意表達,彭澤潤觸摸到其他語言調查方法無法感知的方言細節。這些連日常操持此母語的本地人都已熟視無睹或難以概括完整的差異,被彭澤潤用極細微的點標記在90幅衡山縣地圖上。

這些方言的發音、表意詞的變化在地圖上以密集的點聯繫起來,組成了衡山縣方言的完整面貌。就像地質學家根據沉積岩裡的化石標記出地層的年代、分界與分佈區域一樣,彭澤潤從這些複雜的口音中篩選出來的特徵詞或明顯的口音差異,清晰地劃出了衡山縣方言的內部界線。

衡山作為自然界線,從湘中平原上隆起,自然切割了山前山后的口音。山前區的南嶽鎮、開雲鎮、長江鎮、店門鎮等講前山話,這也是衡山縣的主力方言。這塊山前稍微平坦之地裸露在湘江左岸,歷來為湘、贛地區進香拜廟的重要通道,在陸路交通不甚發達的明清時期,沿湘江以碼頭鋪為落腳點,所以現在的城關鎮,緊依湘江,成為前山話的集中據點。流經前山區的眾多河流,如龍蔭港、烏石浦港、清涼港,皆注入湘江。

而後山,指南嶽衡山背後西北片區域,包括岳林鄉、拜殿鄉、東湖鎮、馬跡鎮、新橋鎮、白果鎮等講後山話。

因衡山阻絕,後山區以向北流淌的涓水為出行、灌溉通道。這條發源於雙峰九峰山的內陸河流,在流經雙峰、衡山兩地後在湘潭注入湘江。也許是發源於雙峰的原因,流過來的水就帶著雙峰古湘語的口音,讓後山話比前山話聽起來,聲調更加抑揚頓挫,尾音也夾雜著雙峰、湘潭的尾子。

這兩種口音的界線,在沿著037縣道翻越衡山時最為明顯。南嶽鎮與岳林鄉相隔8公里,各為前後山腳,而前者說前山話,後者則說後山口音。

這種明顯的界線在繞經衡山東麓時又是另一種境況,東麓山體垂降緩慢,下了祝融峰後向龍鳳鄉、望峰鄉、嶺坡鄉眺望,山體連綿,在前山與後山之間形成一低矮丘陵通道。這片丘陵地帶即為夾山腔區域,即混雜著後山話與前山話的過渡口音之地,也就是相夾於上述兩片區之間的龍鳳鄉、望峰鄉、嶺坡鄉地界。

有趣的是,即使這一狹窄的陸路孔道內,也是一條涓水的支流桃花溪的主要流域。這樣,根據湘江、涓水、桃花溪的主次關係,衡山縣方言的口音也逐次可以用“喝哪個地方的水,就說哪個地方的話”簡單概括了。

通過山脈與河流的走向,觸摸母語最細微處的活力

“人活在哪兒,語言就生長在哪裡”,彭澤潤說,而調查語言就像是在探險,他回憶起十多年前在衡山縣做田野調查,350個村落基本以步行完成。

“在白果鎮同心村調查的那天下著毛毛雨,走了1個小時的峽谷,周圍沒有人家,只有農民種植的莊稼。經過高坳組的時候,遇到水庫堤壩一樣的陡峭的石頭山擋住了路,兩邊也是牆壁一樣陡峭的山,我多次試圖抓住什麼爬上去,但是沒有成功。”彭澤潤說。當時困在那裡,餓了就以菜地裡的豆角為食。

彭澤潤曾為了增加調查效率買了一輛摩托車,他騎著摩托車翻越南嶽山間眾多的岔道,到山間散戶中去調查他們的口音,隨著山勢的起伏變化有無影響。

“步行可以隨時瞭解和真實感受什麼地方開始出現方言變化。”彭澤潤說,在新橋鎮調查期間,從新橋水庫坐船到了與雙峰交界地方的兩邊進行比較調查,口音就不一樣。而在白果鎮調查期間,步行到衡山與湘潭交界的曉嵐港,這裡是涓水與昌河交匯之地,丁字形的河道不僅成為兩縣的分界,也成為後山話與夾山腔的天然分界線。

語言調查結束後,怎樣將這些方言的發音、表意詞的變化在地圖上直觀地表現出來也是難題。彭澤潤把現成的彩色地圖縮小複印成黑白地圖以後,忽略不需要的地理資訊,用透明的紙把行政邊界描畫出來,然後把手稿掃描輸入電腦,在電腦上用圖片處理軟體按照手稿的位置重新在不同圖像層次上分別描畫行政區域界線,輸入地名、標記等,花費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才做好包含接近40個村子的方言地圖的模型。

待把350個村落的方言點全部繪製完成,通過山脈與河流的走向,彭澤潤觸摸到了母語最細微處的活力。

專家觀點

方言進課堂應從方言地圖進課堂做起

湖南省最早的方言地圖是1935年秋季,趙元任、丁聲樹、楊時逢等人寫成的《湖南方言調查報告》,於1974年在臺灣出版。其中的湖南方言地圖把湖南省的漢語方言分成五個區。

1956年到1960年,湖南省教育廳委託湖南師範學院中文系承擔全省漢語方言普查的工作,共調查了87個縣市的方言。後由彭秀模、曾少達等同志整理,寫成《湖南省漢語方言普查總結報告》,1960年9月印成石印本,內部交流。這份報告把湖南省的漢語方言分成三區。

到了1985年,湖南著名方言學家鮑厚星在前人調查基礎上繪製的方言地圖,才真正把湖南省的方言片區搞清楚。鮑厚星結合湖南馬蹄形地理環境,將境內的方言分為湘語、西南官話、贛客話、西南官話與土語雙語區、瓦鄉話,形成了延續至今的湖南方言基本脈絡。

前3張代表性的方言地圖以宏觀片區為主,而自上世紀90年代彭澤潤潛心繪製衡山縣方言地圖則是方言地理研究的首創。

彭澤潤介紹,自國家語保工程推進後,方言作為地方文化的式微者應以多樣的保護方式進行,而方言進課堂是傳承本地母語的必要手段。

現在不僅要鼓勵孩子們在課堂下用方言交流,一種更加直觀的方式即方言地圖應該亟須推廣。這種方言地圖不僅是宏觀方面的方言地圖,更加需要微觀層次的方言地圖,讓孩子們一目了然在自己的生活場域裡,母語是活生生地存在的,而且以多樣的姿態在各地扮演著日常交流的主角。

方言,在細微處

都說“十裡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但即使是地道的鄉下人,也可能很難說清楚這十裡、五裡的風俗、口音到底不同在哪裡。

語言的流變就像流經地表的河流一樣,在不經意間,峰迴路轉,境況就大不同了。

在衡山縣,有句老話“喝哪個地方的水,就說哪個地方的話”。照此講,被南嶽衡山一分為二的衡山縣,山前講前山話,喝湘江水;山后講後山話,喝涓水;而兩者之間的緩衝地帶,亦是山脈起伏的低矮區,講一種夾山腔,是以後山話為主體,前山話緩慢滲透的過渡區,而桃花溪正從此地流過。

山與水自然劃出了這塊湘中地區的口音,在鄉民的認知中也深以為然。那麼,語言到底有沒有這些界線?如果有它在哪裡?

從每一個生活中的詞彙、口音,去分辨語音的邊界,在細微處聽一聽來自鄉音的細節流變。

前山話喊蜻蜓為蚱蜜子,發音人羅步庵,南嶽鎮人。

後山話喊翅膀為翼架(架音嘎)。

後山話喊蝌蚪為秧蟆婆。

後山話喊門檻為地方。

後山話喊蜻蜓為洋蜜蜜,發音人尹師傅,岳林鄉人。組圖/記者謝長貴

瀟湘晨報6月4日訊 從1984年開始,方言學家彭澤潤教授就在衡山縣做田野調查,前後走了350個村子,繪製了90幅高密度的地理語言方言地圖。像“吃飯了麼”“爸爸”“快跑”“門檻”“買”“臉”這些詞彙或口音,要每個村子問一遍。

他在手繪的地圖上,圈出每一個音節在地域上的位置,這樣一來,通過90幅地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衡山方言在地域場內隨著空間的轉變而流變。

南嶽衡山,作為自然的山脈橫亙在縣境的中間,以南嶽為界,衡山縣方言可分為前山話、後山話與夾山腔。前山話以城關開雲鎮為據點,緊依湘江;後山話以白果鎮為據點,緊依涓水;而這兩條流域之間的分水嶺,大概就是夾山腔的過渡區。

語言的界線,天然地被河流與山脈切割開來。

90幅方言地圖,350個村落裡的真實鄉音

5月23日,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我們進入彭澤潤教授的辦公室時,他正在吃一碗葛粉,這是一個衡山人的早餐。

彭澤潤在師承湖南著名方言學家鮑厚星教授時,就開始著手調查家鄉的方言,相繼對衡山縣350個村子進行高密度走訪,繪製了90幅高密度的地理語言方言地圖。

像“你吃飯了麼”,這種問題要問遍350個村莊。其他如稱呼“爸爸”“姐姐”“門檻”“買”“臉”“辣”等詞彙也亦然。不僅要分辨相同詞彙的不同表達,同一詞彙的發音變化亦在調查記錄之列。

通過每一個日常用語詞彙的發音與詞意表達,彭澤潤觸摸到其他語言調查方法無法感知的方言細節。這些連日常操持此母語的本地人都已熟視無睹或難以概括完整的差異,被彭澤潤用極細微的點標記在90幅衡山縣地圖上。

這些方言的發音、表意詞的變化在地圖上以密集的點聯繫起來,組成了衡山縣方言的完整面貌。就像地質學家根據沉積岩裡的化石標記出地層的年代、分界與分佈區域一樣,彭澤潤從這些複雜的口音中篩選出來的特徵詞或明顯的口音差異,清晰地劃出了衡山縣方言的內部界線。

衡山作為自然界線,從湘中平原上隆起,自然切割了山前山后的口音。山前區的南嶽鎮、開雲鎮、長江鎮、店門鎮等講前山話,這也是衡山縣的主力方言。這塊山前稍微平坦之地裸露在湘江左岸,歷來為湘、贛地區進香拜廟的重要通道,在陸路交通不甚發達的明清時期,沿湘江以碼頭鋪為落腳點,所以現在的城關鎮,緊依湘江,成為前山話的集中據點。流經前山區的眾多河流,如龍蔭港、烏石浦港、清涼港,皆注入湘江。

而後山,指南嶽衡山背後西北片區域,包括岳林鄉、拜殿鄉、東湖鎮、馬跡鎮、新橋鎮、白果鎮等講後山話。

因衡山阻絕,後山區以向北流淌的涓水為出行、灌溉通道。這條發源於雙峰九峰山的內陸河流,在流經雙峰、衡山兩地後在湘潭注入湘江。也許是發源於雙峰的原因,流過來的水就帶著雙峰古湘語的口音,讓後山話比前山話聽起來,聲調更加抑揚頓挫,尾音也夾雜著雙峰、湘潭的尾子。

這兩種口音的界線,在沿著037縣道翻越衡山時最為明顯。南嶽鎮與岳林鄉相隔8公里,各為前後山腳,而前者說前山話,後者則說後山口音。

這種明顯的界線在繞經衡山東麓時又是另一種境況,東麓山體垂降緩慢,下了祝融峰後向龍鳳鄉、望峰鄉、嶺坡鄉眺望,山體連綿,在前山與後山之間形成一低矮丘陵通道。這片丘陵地帶即為夾山腔區域,即混雜著後山話與前山話的過渡口音之地,也就是相夾於上述兩片區之間的龍鳳鄉、望峰鄉、嶺坡鄉地界。

有趣的是,即使這一狹窄的陸路孔道內,也是一條涓水的支流桃花溪的主要流域。這樣,根據湘江、涓水、桃花溪的主次關係,衡山縣方言的口音也逐次可以用“喝哪個地方的水,就說哪個地方的話”簡單概括了。

通過山脈與河流的走向,觸摸母語最細微處的活力

“人活在哪兒,語言就生長在哪裡”,彭澤潤說,而調查語言就像是在探險,他回憶起十多年前在衡山縣做田野調查,350個村落基本以步行完成。

“在白果鎮同心村調查的那天下著毛毛雨,走了1個小時的峽谷,周圍沒有人家,只有農民種植的莊稼。經過高坳組的時候,遇到水庫堤壩一樣的陡峭的石頭山擋住了路,兩邊也是牆壁一樣陡峭的山,我多次試圖抓住什麼爬上去,但是沒有成功。”彭澤潤說。當時困在那裡,餓了就以菜地裡的豆角為食。

彭澤潤曾為了增加調查效率買了一輛摩托車,他騎著摩托車翻越南嶽山間眾多的岔道,到山間散戶中去調查他們的口音,隨著山勢的起伏變化有無影響。

“步行可以隨時瞭解和真實感受什麼地方開始出現方言變化。”彭澤潤說,在新橋鎮調查期間,從新橋水庫坐船到了與雙峰交界地方的兩邊進行比較調查,口音就不一樣。而在白果鎮調查期間,步行到衡山與湘潭交界的曉嵐港,這裡是涓水與昌河交匯之地,丁字形的河道不僅成為兩縣的分界,也成為後山話與夾山腔的天然分界線。

語言調查結束後,怎樣將這些方言的發音、表意詞的變化在地圖上直觀地表現出來也是難題。彭澤潤把現成的彩色地圖縮小複印成黑白地圖以後,忽略不需要的地理資訊,用透明的紙把行政邊界描畫出來,然後把手稿掃描輸入電腦,在電腦上用圖片處理軟體按照手稿的位置重新在不同圖像層次上分別描畫行政區域界線,輸入地名、標記等,花費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才做好包含接近40個村子的方言地圖的模型。

待把350個村落的方言點全部繪製完成,通過山脈與河流的走向,彭澤潤觸摸到了母語最細微處的活力。

專家觀點

方言進課堂應從方言地圖進課堂做起

湖南省最早的方言地圖是1935年秋季,趙元任、丁聲樹、楊時逢等人寫成的《湖南方言調查報告》,於1974年在臺灣出版。其中的湖南方言地圖把湖南省的漢語方言分成五個區。

1956年到1960年,湖南省教育廳委託湖南師範學院中文系承擔全省漢語方言普查的工作,共調查了87個縣市的方言。後由彭秀模、曾少達等同志整理,寫成《湖南省漢語方言普查總結報告》,1960年9月印成石印本,內部交流。這份報告把湖南省的漢語方言分成三區。

到了1985年,湖南著名方言學家鮑厚星在前人調查基礎上繪製的方言地圖,才真正把湖南省的方言片區搞清楚。鮑厚星結合湖南馬蹄形地理環境,將境內的方言分為湘語、西南官話、贛客話、西南官話與土語雙語區、瓦鄉話,形成了延續至今的湖南方言基本脈絡。

前3張代表性的方言地圖以宏觀片區為主,而自上世紀90年代彭澤潤潛心繪製衡山縣方言地圖則是方言地理研究的首創。

彭澤潤介紹,自國家語保工程推進後,方言作為地方文化的式微者應以多樣的保護方式進行,而方言進課堂是傳承本地母語的必要手段。

現在不僅要鼓勵孩子們在課堂下用方言交流,一種更加直觀的方式即方言地圖應該亟須推廣。這種方言地圖不僅是宏觀方面的方言地圖,更加需要微觀層次的方言地圖,讓孩子們一目了然在自己的生活場域裡,母語是活生生地存在的,而且以多樣的姿態在各地扮演著日常交流的主角。

方言,在細微處

都說“十裡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但即使是地道的鄉下人,也可能很難說清楚這十裡、五裡的風俗、口音到底不同在哪裡。

語言的流變就像流經地表的河流一樣,在不經意間,峰迴路轉,境況就大不同了。

在衡山縣,有句老話“喝哪個地方的水,就說哪個地方的話”。照此講,被南嶽衡山一分為二的衡山縣,山前講前山話,喝湘江水;山后講後山話,喝涓水;而兩者之間的緩衝地帶,亦是山脈起伏的低矮區,講一種夾山腔,是以後山話為主體,前山話緩慢滲透的過渡區,而桃花溪正從此地流過。

山與水自然劃出了這塊湘中地區的口音,在鄉民的認知中也深以為然。那麼,語言到底有沒有這些界線?如果有它在哪裡?

從每一個生活中的詞彙、口音,去分辨語音的邊界,在細微處聽一聽來自鄉音的細節流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