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戰國初期,只有這個國家具備率先滅掉秦國的能力,你覺得呢?

秦滅六國, 其實也不算是歷史提到的早有預謀, 而是隨著形勢的變化(秦強六國弱), 逐步積累力量, 直到嬴政時期趁勢為之。 碰巧也趕上六國昏招頻出,

簡直作死的節奏。 在此之前, 秦的目標不過是活下來(孝公憤而變法)、不挨打(惠文王連橫)、撈點地(昭襄王遠交近攻), 到後面兩個短命皇帝那兒, 目標就是守住祖業。 熬到嬴政這兒, 雄才偉略(六國:狼子野心), 一看喲, 一盤散沙, 大一統可以試試啊。 後人意淫說秦銳意東出, 六世餘烈, 怕是贏渠梁、贏駟和贏稷等自個兒都不敢信。 贏蕩倒是有這個野心, 洛陽舉鼎, 可正如其個人命運, 彼時秦國如果真的妄圖一統, 怕是分分鐘被山東圍殲。 由此可見, 所謂的宏大理想, 不過是迫於無奈吧。

說完秦國的情況, 看看六國的這邊。 在秦國滅掉六國之前, 山東六國中哪一國曾經具備率先滅掉秦國, 進而逐鹿中原, 一統天下的能力呢?

趙國, 武靈王胡服騎射一改趙國陳局, 看似局面向好。 可一來趙國北抗匈奴、燕國, 南有魏國虎視, 西有秦國覬覦, 自顧無暇, 無力拓張。 而趙武靈王變身趙主父, 更是玩過了, 把個小康之家玩成了一夜返貧。 大一統?趙國:可惜我家主父被餓死了。

楚國,

偏安江南數百年, 對中原有著超乎尋常的陌生和無知。 貴族世家對資源的把持, 讓這個國家效率很低, 連發動舉國之戰的能力都沒有。 大一統?楚國說:各位愛卿怎麼看?

齊國, 樂於守著海邊, 從來不想西進。 即便是和魏的交戰, 也是被迫的(救趙), 後期抗秦, 也是自保。 精於算計(比如認為滅秦只會肥了魏趙韓), 讓它奉行兩面貼政策, 誰也不親近, 誰也不得罪。 大一統?齊國說:別鬧, 我想吹會兒海風。

至於燕韓更不具備。 韓國, 孤處天中八面遭攻。 天天處在各國吃飯睡覺打韓國的陰影中, 魏和秦打得最歡, 楚和趙也不閑著, 齊和燕時不時恐嚇一下, 作為棋子和牽制力量孤獨而無奈的活著, 韓非對此認識的最透徹:韓存非韓之力, 乃諸國角力之力也。

大一統?韓國說:你饒了我吧。

燕國, 戰國唯一活化石, 以老牌貴族自居, 偏居遼東苦寒之地, 存在感和參與感都極弱, 唯一一次爆發(樂毅攻齊)也是被齊國欺負的太狠, 加上當時的齊王也太作死。 但隨後的燕國內訌隨即讓六國伐齊前功盡棄,

上演了田單憑兩城光復齊國的奇跡。 大一統?燕國說:那是不可能的。

魏國, 武文兩朝最接近。 三國分晉, 魏國最大。 彼時國都在靠近秦國的安邑, 奪河西逼櫟陽, 把秦國打的蜷縮邊陲幾乎滅國。 如果當時趁勝追擊, 把秦國趕回當初養馬之地, 自已擁有三秦, 據山河之險, 可進可退, 坐大做強也是很有可能的。 可是, 趙國和韓國是他的肘腋之患, 時不時捅刀子, 魏國始終不敢全力西進。 後來國都東遷, 大樑乃四戰之地, 無險可守, 魏國明曰志在山東, 實則力求自保, 銳意全無。 後世國君與權臣、文官與武將不合, 內耗加劇。 統一可能性無。 嚴格來說, 魏是唯一的曾經接近者。

其實, 即便是秦國武力統一, 六國人民也沒形成認同感, 後來的諸侯暴起, 有民心的反復因素。直到歷經漢朝文景兩世,到武帝中期時,各地民心才算是認同漢政權,大一統才算基本完成。

有民心的反復因素。直到歷經漢朝文景兩世,到武帝中期時,各地民心才算是認同漢政權,大一統才算基本完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