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皇宮變戰場袁紹屠殺宦官,皇權咣當掉地皇帝流浪荒野

《十八路諸侯》之十六——皇宮變戰場袁紹屠殺宦官, 皇權咣當掉地皇帝流浪荒野

圍攻北宮的何進部下們, 沒有特別著急進攻皇宮, 卻先把他們領導的弟弟, 車騎將軍何苗先殺了。 何苗的死, 意味著外戚何家已經徹底從東漢政權的舞臺上被拿下, 雖然還有一個名義上的何太后, 但沒有軍權也只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為什麼何進的部下會在這個時候去殺何苗?其中有不少疑團, 在殺害何苗的人名中我們還看到了董卓的弟弟董旻。 之前董卓和袁紹勾連的很緊密, 這之中是不是有袁紹的授意?袁紹投到何進府中心思本來就不單純,

何苗這樣被害, 更加暴露了他的野心。 只是這會他有賊心, 可手上的力量並不足以對抗蠻狠的董卓。

圖1、袁紹對宦官進行了大屠殺(《董卓進京》)

雖然對付董卓不夠, 但對付宮中的宦官卻已經綽綽有餘了。 袁紹帶兵攻破了皇宮北宮的宮門, 然後把宮門關上, 關門打狗, 對宦官們進行了大屠殺。 搜捕所有的宦官, 不論老少長幼, 有不論好壞忠奸, 格殺勿論, 被殺的宦官有兩千多人。 有些在宮中的官員因為沒有鬍子, 也被士兵錯殺。

殺起人來, 士大夫們比宦官狠多了。 袁紹終於一償他一直以來的宿願, 盡誅宦官。 第一場黨爭的雙方就這樣了結了最後的仇恨。 仇恨的累積, 會讓雙方都失去理智, 不再以解決事情為目的,

而是致對方于死地為痛快。 不知道袁紹這一場屠殺之後是什麼樣的感受?可能他心頭一直以來的擔憂——被宦官弄的家破人亡, 終於解除了。 可接下來, 他一樣要面對家破人亡的局面。

圖2、斬草除根之後袁紹一樣要面對家破人亡(《董卓進京》)

宦官中有壞人, 可一樣有好人。 有奸猾的, 也有忠誠的, 可在這樣的對峙裡, 這些標準全部放到了一邊。 甚至有官員因此被誤殺, 也可以看到當時的士大夫們, 對宦官是怎樣的咬牙切齒。

緊接著袁紹命令士兵爬上皇宮北宮的正南門——端門, 進攻到皇帝的寢宮裡。 就這樣袁紹突破了最後的界限。 君臣之間的界限, 千百年來一直被台的很高。 高高在上的君臣之綱, 有著輿論和人心的支持,

哪怕在皇權上的一方是如何的軟弱, 哪怕皇權之下的勢力是多麼的強大。 但因為有這一條線, 大部分時間內, 皇權都穩穩的壓制、控制著下面的各種勢力。 但如今, 皇宮被攻破, 皇帝寢宮被攻佔, 皇家的威儀一下子跌到了地上。 東漢朝廷從此也再沒了權威可言。

圖3、皇宮成了戰場(《董卓進京》)

農曆八月二十七日, 在何進被殺的兩天后, 困守在寢宮中的宦官們, 面對刀兵沒有任何的辦法。 為首的十常侍張讓、段矽, 帶著皇帝漢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 一起步行逃出洛陽的北門穀門, 一直往北逃去。

想必這時候, 張讓他們已經知道了袁紹等人的屠殺。 精于人情的張讓, 面對非要致自己于死地的士兵, 沒有任何的辦法。 宦官們一直依仗是皇權的威儀,

而此刻皇權的威儀在這幫人面前沒有一絲一毫的震懾作用。 沒了皇權的庇護, 宦官們是天下最軟弱的群體。 宦官、太監專權, 只不過是背後皇帝、皇太后們授權罷了。

圖4、帶著皇帝逃跑的張讓等(《董卓進京》)

不過, 居然還讓張讓他們帶著皇帝跑了, 袁紹為首的這群人真不知道在做些啥, 連幾個宦官都看不住。 恰恰是通過這一方面, 可以想像當時整個京城的混亂;另一方面, 也可以看到袁紹這邊內部的不協調, 以及進攻皇宮的一時起意, 並沒有全盤的打算。 或許有另一方面的原因, 那就是真正造反的軍隊並不多, 更多的人, 此時都在圍觀, 等待局勢的明朗。

張讓他們一直帶著皇帝逃到小平津(洛陽北黃河岸邊的一個渡口)。

此時的宦官們, 沒有目的、沒有方向, 只是在逃命, 而他們能逃得了多遠?逃跑的太過於匆忙, 以至於象徵皇帝最高權威的六顆印璽都沒有帶。 公卿們都跟著從皇宮平樂宮出來, 但沒有一個跟著皇帝跑的。 只有尚書、劉備的老師盧植, 沿著河岸跟隨。 不久前被任命為河南尹的王允派閔貢跟隨盧植一起。

可以想像當時洛陽一片大亂, 朝臣們群龍無首。 皇帝被弄跑了, 可群臣們卻沒那麼著急。 東漢末期, 皇權與權勢家族的隔閡可見一斑。 此時的權勢家族, 應該有不少此刻都靜悄悄的躲在一邊, 等待這一次爭鬥的最終塵埃落定, 然後再往前臺走。 畢竟像這樣外戚和宦官的爭奪在東漢末年已經不是一兩次了。 萬一站錯了隊,說不定是要被滅族的。

盧植、閔貢追著宦官們到黃河邊。閔貢看到張讓他們,遠遠就是指責:“你們還不快快自行了斷,難道要等著我殺了你們?”說完,閔貢就斬殺了幾個宦官。張讓等人看到這架勢,知道難免一死,先和閔貢作揖,然後給漢少帝劉辯下拜,說:“臣子們先死了,陛下你自己保重。”說完,就跳黃河而死。

張讓他們的罪,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不過,他們真的跳了黃河了,漢少帝的境遇,可就要更淒慘了。東漢的宦官們就這樣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再一次宦官弄權,則要等到五六百年後的唐朝中晚期了(關於東漢、唐、明宦官專權的不同,【歷史深處】將有專題介紹,歡迎關注)。

看張讓投黃河之前,還是相當體面的。比起別的很多面對死亡的人,要從容自如的多。而且他們到這個時候,根本沒想挾皇帝,或拉著皇帝一起墊背,一起跳黃河。史書上寫著的裹脅、威脅,不少都是史官們在大的文化氛圍下,不得已的寫法。相比起來,之後漢家皇帝,要受的被裹脅的苦,現在這點根本不算什麼。

圖5、閔貢與漢少帝、陳留王(《董卓進京》)

再看看張讓他們死了以後,漢少帝劉辯等的慘樣。閔貢扶著漢少帝和陳留王,一起摸黑往南走。天色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只有微弱的星光,他們想著儘快回到皇宮裡去。走了好幾裡地,才弄到一個民家的牛拉車,幾個人都擠到車上,一直走到洛陽北邊的北邙山腳下。第二天一早,才又找到兩匹馬,漢少帝劉辯騎一匹,陳留王劉協和閔貢騎一匹,繼續往前走。再走的時候,路上才遇到一些跟隨而來的公卿朝臣。

落魄的東漢皇權,第一次真正掉在了地上。史官們有意描寫皇帝的落魄樣,多少和他們心中皇權高高在上的一貫印象有關。可漢少帝劉辯的淒慘,才剛剛開始。沒了舅舅何進、何苗的庇護,劉辯這皇位馬上就要易手了。

圖6、漢少帝劉辯

這時候,袁紹要是一個合格的當家人,最應該做的是什麼?兩件事,一件是將皇帝控制在自己手上,另一件是有效控制京城裡的軍隊。但這時候的袁紹,好像隱身了一樣。或許他這一刻正沉浸在屠殺宦官之後的喜悅之中,從這時的表現看,他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而且一點都不關心漢少帝跑哪了,好像皇權的存在和他沒一點關係一樣。而有效控制京城周邊的軍隊,這一點他一樣沒做到。而等待在京城外的董卓,可沒閑著,馬上帶兵趕到尋找流落中的皇帝。史書上只說了董卓的應對措施,卻一句沒提袁紹,這會袁紹到底在做啥,真是想不明白。

《十八路諸侯》這一期就到這裡,感謝小王子的校對!

歡迎關注【歷史深處】,細品東漢末年諸侯爭霸,看上一期《十八路諸侯》之十五,請點擊《殺何進卻無法下詔書宦官黔驢技窮,燒宮門殺何苗袁家兄弟無法無天》。

萬一站錯了隊,說不定是要被滅族的。

盧植、閔貢追著宦官們到黃河邊。閔貢看到張讓他們,遠遠就是指責:“你們還不快快自行了斷,難道要等著我殺了你們?”說完,閔貢就斬殺了幾個宦官。張讓等人看到這架勢,知道難免一死,先和閔貢作揖,然後給漢少帝劉辯下拜,說:“臣子們先死了,陛下你自己保重。”說完,就跳黃河而死。

張讓他們的罪,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不過,他們真的跳了黃河了,漢少帝的境遇,可就要更淒慘了。東漢的宦官們就這樣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再一次宦官弄權,則要等到五六百年後的唐朝中晚期了(關於東漢、唐、明宦官專權的不同,【歷史深處】將有專題介紹,歡迎關注)。

看張讓投黃河之前,還是相當體面的。比起別的很多面對死亡的人,要從容自如的多。而且他們到這個時候,根本沒想挾皇帝,或拉著皇帝一起墊背,一起跳黃河。史書上寫著的裹脅、威脅,不少都是史官們在大的文化氛圍下,不得已的寫法。相比起來,之後漢家皇帝,要受的被裹脅的苦,現在這點根本不算什麼。

圖5、閔貢與漢少帝、陳留王(《董卓進京》)

再看看張讓他們死了以後,漢少帝劉辯等的慘樣。閔貢扶著漢少帝和陳留王,一起摸黑往南走。天色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只有微弱的星光,他們想著儘快回到皇宮裡去。走了好幾裡地,才弄到一個民家的牛拉車,幾個人都擠到車上,一直走到洛陽北邊的北邙山腳下。第二天一早,才又找到兩匹馬,漢少帝劉辯騎一匹,陳留王劉協和閔貢騎一匹,繼續往前走。再走的時候,路上才遇到一些跟隨而來的公卿朝臣。

落魄的東漢皇權,第一次真正掉在了地上。史官們有意描寫皇帝的落魄樣,多少和他們心中皇權高高在上的一貫印象有關。可漢少帝劉辯的淒慘,才剛剛開始。沒了舅舅何進、何苗的庇護,劉辯這皇位馬上就要易手了。

圖6、漢少帝劉辯

這時候,袁紹要是一個合格的當家人,最應該做的是什麼?兩件事,一件是將皇帝控制在自己手上,另一件是有效控制京城裡的軍隊。但這時候的袁紹,好像隱身了一樣。或許他這一刻正沉浸在屠殺宦官之後的喜悅之中,從這時的表現看,他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而且一點都不關心漢少帝跑哪了,好像皇權的存在和他沒一點關係一樣。而有效控制京城周邊的軍隊,這一點他一樣沒做到。而等待在京城外的董卓,可沒閑著,馬上帶兵趕到尋找流落中的皇帝。史書上只說了董卓的應對措施,卻一句沒提袁紹,這會袁紹到底在做啥,真是想不明白。

《十八路諸侯》這一期就到這裡,感謝小王子的校對!

歡迎關注【歷史深處】,細品東漢末年諸侯爭霸,看上一期《十八路諸侯》之十五,請點擊《殺何進卻無法下詔書宦官黔驢技窮,燒宮門殺何苗袁家兄弟無法無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