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清將亡 為什麼清朝皇室不學崇禎自殺殉國?乾隆一句話給答案

1644年, 李自成帶領的農民軍攻進北京, 守城官兵逃的逃, 投降的投降了, 皇宮裡的太監跑的只剩下王承恩。 崇禎帝徹底絕望, 他招來後宮皇后妃子們, 悲傷地說:“大明大勢已去, 朕對不起列祖列宗, 自然不能苟活於世。 而後宮嬪妃們也不能落入闖賊之手, 飽受侮辱, 為保全祖宗禮制, 都自盡了吧!”

後來, 與崇禎帝共患難的周皇后上吊自殺, 田貴妃、袁貴妃、郭甯妃、莊妃等妃子也都自殺身亡, 王賢妃、鄭裕妃等5人逃跑, 被抓回來殺死。 崇禎帝親手殺死昭仁公主, 長平公主被崇禎帝砍下一支胳膊, 痛暈過去, 才倖免於難。

做完這一切之後, 他知道自己也沒有活在世上的理由了, 就和太監王承恩奔向煤山山頂, 此時天已大亮, 在高處望著即將逝去的京城和江山, 在心灰意冷之時, 倍感淒涼。 他顫抖著解下腰帶, 吩咐王承恩:“待朕死後, 請遮住朕的臉, 朕這張臉無論如何也不能見列祖列宗!”崇禎帝交代完後,

上吊而死。 王承恩整理好崇禎帝的屍體後, 也上吊自殺了。

崇禎帝北京淪陷前好長時間內做好遷都南京的準備, 他完全可以繼續抵抗, 畢竟南明江山能一直堅持到康熙年間才徹底被消滅。 好多人, 包括周皇后都向他提過遷都南京的想法,

但是崇禎帝拒絕了。 在好多人看來, 崇禎帝自殺是不負責的表現。

關於他為何這麼做, 各方說法都很多, 這也是歷史上的一大謎題之一。 各種觀點一直爭論不休, 我們暫時不做討論, 我們都知道的事實是, 崇禎帝確實為為國而亡, 帶著滿身的骨氣殉國了。

我們再看看大清, 大清從鴉片戰爭後, 國門被打開, 成為西方列強的半殖民地。 清朝一直在苟延殘喘中, 靠割地賠款維持著搖搖欲墜的大清王朝。 慈禧太后在面對列強的時候, 惹了就跑, 跑了以後, 又靠賣國條約回到北京, 但仍然不思進取, 打擊進步改革勢力。 在大清滅亡前和光緒雙雙死去。

精裝藏書史記全集傳記正版全冊4本禮盒裝文白對照注釋白話譯文 原版原著 司馬遷中國通史歷史書 暢銷歷史書籍中華 上下 ¥52.8 購買

其實, 大清的前輩乾隆已經給出答案了。 乾隆曾經說過:“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國之人”。 在大清皇族人的心目中, 他們自己發自內心覺得自己不是中國人, 沒必要殉國。 順治也說過同樣的話:“中國這地方, 能守住就守, 守不住就回去”, 慈禧太后自己也說過:“漢人興滿人亡, 防漢甚於防洋”之類的話。 滿清皇室子孫從小就被灌輸這樣的觀念:“他們不是中國人, 但肯定是中國的主人”。 在這些觀念下, 清朝皇室是不可能殉國的。

我們再看看明朝, 他們驅除韃虜,辛辛苦苦打下江山,到崇禎帝的時候,眼看著自己的大好江山又要喪失,肯定內心更多的是愧疚與自責,他們覺得自己對不起祖宗,對不起國家。自殺殉國對於他們來說,是最終必須走的路,就像崖山之戰失敗後,南宋群臣一起跳海一樣,他們覺得,他們的做法是在那種情形下最合適的選擇。

他們驅除韃虜,辛辛苦苦打下江山,到崇禎帝的時候,眼看著自己的大好江山又要喪失,肯定內心更多的是愧疚與自責,他們覺得自己對不起祖宗,對不起國家。自殺殉國對於他們來說,是最終必須走的路,就像崖山之戰失敗後,南宋群臣一起跳海一樣,他們覺得,他們的做法是在那種情形下最合適的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