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之國士無雙:荀彧、司馬、諸葛和魯肅

東漢末年, 群雄逐鹿, 問鼎中原, 謀士將帥層出紛紜, 堪稱國士無雙的大有人在, 但青史留名的卻屈指可數。 曹魏前期的荀彧、後期的司馬懿, 蜀漢的諸葛亮, 及東吳的魯肅都堪稱國之棟樑, 但唯獨司馬氏一統天下, 何也?是其技高一籌嗎?還是天時一到, 分久必合呢?且聽細細道來。

氣死的荀彧

荀彧可謂曹魏政權早期謀士中的翹楚, 與同期的程昱、楊修等共同輔佐曹操, 而此時的司馬懿卻不願為曹操效力, 韜光養晦。

荀彧本是漢之棟樑, 深受漢恩, 豈奈生不逢時, 在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的情況下為曹操效力, 實乃暗含牽制曹操, 光復漢室之意。 他代表了漢士大夫階層一族, 是儒士的代表人物。 所以荀彧的所作所為, 中規中矩, 克己復禮。

在官渡之戰中, 荀彧穩定軍心, 力爭曹操不退兵, 最終戰勝了袁紹, 為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礎;在曹操銅雀台大宴群臣, 欲試探群臣是否贊成其稱帝之時,

託病不出, 對曹操築台逾禮僭越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在曹植駕車在皇宮行走之時, 荀彧立馬站出加以阻止, 豈料曹操呵退曹植, 卻下令拆毀了宮門, 荀彧被當場氣暈。 在曹操稱魏王, 加九錫後, 荀彧與曹操的矛盾終於爆發, 最終被曹操賜酒害死。

荀彧與曹操的矛盾是文化的衝突, 是漢臣儒士與梟雄的鬥爭, 荀彧的“曲線救國”以失敗告終。

伐死的諸葛亮

諸葛亮是家喻戶曉的一位軍事奇才, 是謀略家、政治家。 未出隆中, 先已三分天下, 他是隱士, 是道家的代表人物。

諸葛亮輔佐劉備後, 一心一意, 奇謀紛出, 使一個身無立錐之地的劉皇叔最終三分天下。 他結盟東吳, 火燒赤壁, 借荊州, 取西川, 奪漢中, 可以說步步為營, 穩紮穩打, 使得同時期的謀士紛紛稱讚。

在曹丕廢掉漢獻帝后, 他與一般文武大臣擁立劉備建立蜀漢正統, 繼續統一大業。 劉備稱帝后, 逐漸獨斷專行, 伐東吳失敗後, 一病不起, 最終殞命。 此後, 諸葛亮一柱擎天, 六出祁山伐魏, 出師未捷身先死,

星落五丈原。

諸葛亮的軍事謀略在於深得傳統文化陰陽變化之道, 又深諳數術精妙變化之理, 達成了三分天下的政治謀略, 卻未能一統天下, 匡扶漢室。 非其才不濟也, 是天不予也。

累死的魯肅

魯肅是周瑜的好友, 是周瑜把他推薦給孫權的。 孫權得魯肅後,

食則同榻, 臥則同眠, 暢談幾天幾宿, 與劉備得諸葛無異。

魯肅遊說劉備, 與諸葛共定聯盟抗曹大計。 在周瑜死後, 被孫權命為東吳的大都督。 魯肅雖一介文士, 卻能出任軍事將領, 實屬不易。

魯肅的功勞在於認准了聯盟之利, 他不辭勞苦奔走于東吳與劉備之間, 最終積勞成疾, 在彌留之際還給呂蒙留下結盟遺言:曹強, 則連劉抗曹;劉強, 則連曹抗劉。 東吳的孫權正是把握了這一要義, 才使東吳三分天下, 在三國中最後滅亡。 東吳不可謂不智, 然終非統一天下的雄主。

老死的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豪門士族階層,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司馬懿猶如荀彧,但司馬懿又不是荀彧,他善於韜光養晦,靜觀時變,少了些迂腐;司馬懿在朝,諸葛亮在野,諸葛27歲出山,司馬50歲才掌握兵權,起點不同,諸葛亮靠一步步打得天下,司馬懿卻靠曹操的基業直接拜將掛帥。

司馬懿猶如曹操,深得曹操嫡傳,他是曹魏政權的三朝元老,一言九鼎。最終在諸葛亮死後,他老死在72歲。但同時,其子司馬昭在西元280年滅了東吳,三分天下最終結束。其孫司馬炎最終廢掉曹魏政權,建立晉朝。中國逐漸進入門閥制度時代。

結語

三國紛爭,源于皇帝羸弱,皇權旁落。然,不管是曹操、劉備還是江東的孫氏,他們都是打著擁護漢室的旗幟,這不可不謂是文化的慣性力量。朝代更迭,本是尋常事,三國鼎立乃是宮廷政變,是自上而下的一場自我救贖和演變,演繹了一曲可歌可泣建功立業的歷史悲歌,為後人留下了很多可資借鑒的歷史資源,中華傳統文化也綻放出了燦爛的光芒。三國,一段值得回歸的歷史。

老死的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豪門士族階層,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司馬懿猶如荀彧,但司馬懿又不是荀彧,他善於韜光養晦,靜觀時變,少了些迂腐;司馬懿在朝,諸葛亮在野,諸葛27歲出山,司馬50歲才掌握兵權,起點不同,諸葛亮靠一步步打得天下,司馬懿卻靠曹操的基業直接拜將掛帥。

司馬懿猶如曹操,深得曹操嫡傳,他是曹魏政權的三朝元老,一言九鼎。最終在諸葛亮死後,他老死在72歲。但同時,其子司馬昭在西元280年滅了東吳,三分天下最終結束。其孫司馬炎最終廢掉曹魏政權,建立晉朝。中國逐漸進入門閥制度時代。

結語

三國紛爭,源于皇帝羸弱,皇權旁落。然,不管是曹操、劉備還是江東的孫氏,他們都是打著擁護漢室的旗幟,這不可不謂是文化的慣性力量。朝代更迭,本是尋常事,三國鼎立乃是宮廷政變,是自上而下的一場自我救贖和演變,演繹了一曲可歌可泣建功立業的歷史悲歌,為後人留下了很多可資借鑒的歷史資源,中華傳統文化也綻放出了燦爛的光芒。三國,一段值得回歸的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