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北洋軍閥派系

【北洋軍閥】

源于清末北洋六鎮, 由袁世凱掌權後的北洋新軍主要將領組成。

首領:袁世凱。

核心人員:徐世昌、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段芝貴、曹錕等。

在袁死後, 因無人具有足夠能力統領整個北洋軍隊及政權, 而逐漸分裂。

【皖系軍閥】

北洋軍閥嫡系分支, 袁死後, 迅速奪得北京政權, 並在地方上取得督軍團的支持。

首領:段祺瑞。

核心人員:徐樹錚、靳雲鵬、吳光新、段芝貴、傅良佐、盧永祥等。

直皖戰爭中, 為新直系與奉系擊敗, 退出中樞;江浙戰爭中, 皖系盧永祥為新直系齊燮元、孫傳芳等擊敗, 皖系勢力從此一蹶不振,

在政治與軍事方面處於無足輕重的地位。

【直系軍閥】

北洋軍閥嫡系分支, 掌控長江流域數個富庶省份。

首領:馮國璋。

核心人員:李純、王占元、陳光遠、曹錕、蔡成勳、陸建章等。

府院之爭中, 馮國璋為段祺瑞所迫, 辭去副總統一職, 返回故里, 不久病逝。 後同派系曹錕、吳佩孚崛起, 舊系人員均被整合同化。

【新直系軍閥】

北洋軍閥嫡系分支, 源於北洋第三鎮, 馮死後, 曹錕、吳佩孚成為新任領袖, 並先後擊敗皖系, 奉系, 開創直系時代。

首領:曹錕(津保派), 副首領:吳佩孚(洛派)。

核心人員:馮玉祥、王承斌、齊燮元、蕭耀南、孫傳芳、張福來等。

第二次直奉戰爭中, 新直系為奉系擊敗, 退出中樞;吳後借魯豫戰爭再起, 但又為北伐軍及奉系夾擊, 派系瓦解。

【奉系軍閥】

北洋軍閥旁支, 源於奉天(遼寧)舊軍, 長期佔有東北, 後期更擊敗新直系, 控制中央。

首領:張作霖。

核心人員:楊宇霆(士官派)、孫烈臣、張作相、吳俊升、郭松齡(陸大派)、薑登選等。

二次北伐中, 為北伐軍擊敗, 退回東北。 張在撤退途中為日軍擊斃, 其子張學良即位, 後於1928年12月29日宣佈易幟, 派系蛻變為國民黨東北軍系。

【五省聯軍】

北洋軍閥嫡系分支, 由東南五省直系殘餘及地方武裝組成, 核心為北洋第二鎮。 為北洋後期勁旅。 首領:孫傳芳。

核心人員:周蔭人、盧香亭、陳調元、鄭俊彥、鄧如琢等。

北伐戰爭中, 遭重創, 被迫依附奉系;二次北伐中, 再次被擊潰, 派系遭瓦解。

【直魯聯軍】

奉系軍閥旁支, 直魯兩省奉軍為抵禦國民軍系組成, 有一定的獨立性。

首領:李景林、張宗昌。

核心人員:褚玉璞、方永昌、王棟、畢庶澄、王普等。

二次北伐中, 遭重創, 在撤往關外途中, 又為奉系張學良所忌憚, 遂在南北夾擊下, 派系瓦解。

【國民軍系】

新直系軍閥分化演變而來, 北京政變後崛起。

首領:馮玉祥(一軍)、胡景翼(二軍)、孫岳(三軍)等。

核心人員:鹿鐘麟、張之江、宋哲元、韓複榘、嶽維峻(二軍)、李雲龍(二軍)、徐永昌(三軍)、方振武(五軍)等。

魯豫戰爭中, 二軍瓦解;國奉戰爭中, 國民軍系遭重創, 被迫退往綏遠;後馮五原誓師, 借北伐戰爭再起, 派系蛻變為國民黨西北軍系。

【東北軍】

由北洋奉系軍閥易幟而來, 中原大戰後, 成為北方最強大的地方軍閥。

首領:張學良。

核心人員:于學忠、何柱國、王以哲、湯玉麟、萬福麟、劉多荃等。

西安事變後, 張遭蔣中正軟禁;派系勢力在抗戰過程中, 逐漸為中央軍系同化。

【東北國民軍】

奉系大學派首領郭松齡受馮玉祥影響, 起兵反叛張作霖, 但該部起事不久便被奉張消滅, 而郭本人亦被處死, 其留在關內的餘部被編入國民軍系第四軍(魏益三部)。

【西北軍】

以國民一軍為主發展而來, 佔據西北, 兵力最盛時達四十余萬。

首領:馮玉祥。

核心人員:鹿鐘麟、張之江、宋哲元、孫良誠、韓複榘、石友三、吉鴻昌等。

中原大戰後, 西北軍遭完全瓦解;派系分化出宋(哲元)、石(友三)、韓(複榘)、孫(連仲)、孫(良誠)等。

【晉綏軍】

源於清末山西新軍第85標、第86標, 在北洋時期穩步發展, 借北伐、二次北伐戰爭佔據華北地區。

首領:閆錫山。

核心人員:商震、徐永昌、楚溪春、孫楚、楊愛源、傅作義等。

中原大戰, 遭重創;後借抗戰再起, 但派系遭分化(商、傅等人脫離), 實力有所下降;終在解放戰爭中, 被消滅。

【舊桂系】

源於清末廣西舊軍, 護國戰爭後, 控制兩廣, 成為西南地區實力派。

首領:陸榮廷。

核心人員:陳炳焜、譚浩明、莫榮新、沈鴻英等。

第一次粵桂戰爭中, 遭重創, 陸對舊桂系的控制及影響能力開始減弱;第二次粵桂戰爭中, 派系瓦解, 廣西陷入混戰, 其殘餘勢力後為新桂系殲滅。

【新桂系】

源于舊桂系護國六軍(李宗仁等)及模範團(黃紹竑、白崇禧等), 多次與蔣對抗。

首領:李宗仁、白崇禧 、黃紹弘、黃旭初。

核心人員:夏威、李品仙、廖磊、葉琪、楊騰輝、胡宗鐸、陶鈞等。

解放戰爭中, 被殲滅。

【譚派湘軍】

辛亥革命期間, 湘督譚延闓因無直屬軍事力量, 於是收留了一些外省參加革命,後因故離開回湘的官兵,實力初步成型。此派系依附中央軍系,後被同化。

【程派湘軍】

護國戰爭期間,同盟會成員程潛被護國軍總司令部任命為湖南招撫使,從貴州進入湖南,收復湖南大部,派系實力初步成型。

【趙派湘軍】

驅張(敬堯)戰爭後,譚派湘軍趙恒惕部得到發展,成為湖南最大的實力派。後因與譚延闓矛盾激化,遂發動兵諫,迫譚下臺。旋又設計消滅程派湘軍核心將領,獨霸湖南。

【唐派湘軍】

譚趙戰爭結束後,湘軍整編為四個師,唐生智任暫編第四師師長。隨後唐在湘南訓練部隊,擴充實力,兼湘南善後督辦、水口山礦務督辦,逐步脫離了趙恒惕的控制。

【何派湘軍】

何健原為唐生智嫡系,任國民革命軍第35軍軍長。甯漢戰爭中,何健在唐戰敗下野後,撤踞湖南,投靠新桂系。蔣桂戰爭爆發後,他又擁蔣反桂,率部脅迫李宗仁、白崇禧下野,逐漸自成一系。

【黔軍舊興義系】

貴州護軍使劉顯世在護國運動後,集貴州軍政大權於一身,對內實行軍事統治,對外追隨唐繼堯向四川擴張,逐漸形成黔系軍閥集團。

【黔軍新興義系】

在舊興義系企圖進一步鞏固其在貴州的統治並繼續向外擴張的時候,以劉顯世外甥王文華為首的軍事集團——新興義系(黔軍少壯派)正在迅速崛起。1917年3月,王文華組建貴州陸軍第一師,自任師長。貴州陸軍第一師的建立,標誌著興義系“新派”的正式形成。

【黔軍桐梓系】

黔軍將領周西成通過在四川的一系列作戰,實力日益壯大,成為西南勁旅。後黔軍興義系內部出現分裂,貴州局勢不穩,周乘機擴張,一連拿下貴州大部地區,並在興義系袁祖銘等部出黔參加北伐期間,獨霸貴州。

【黔軍銅仁系】

桐梓系將領王家烈主黔期間,其妻萬淑芬,趁機干預政事,援引自己的兄弟子侄出任要職,在王的政權中形成了一個以萬為中心的銅仁人掌權集團。

【滇軍】

滇軍源於清末新軍第十九鎮,辛亥革命後轉為維護共和的力量,軍權先後為蔡鍔、唐繼堯等人所掌握。護國戰爭後期,唐大肆擴軍,除統治雲南,控制貴州外,還將滇軍派入四川,佔領地盤,掠奪財富。 護法運動期間,唐更是組建靖國軍,自任八省聯軍總司令,使滇軍的聲威達到頂點。

【駐粵滇軍】

駐粵滇軍,源于護國二軍一部及滇軍顧品珍殘部。護國運動後,原護國第二軍入廣東的部隊改稱駐粵滇軍,該部游走于雲南本部、舊桂系與革命黨之間,後擁護孫文。1921年冬,擁護孫文的雲南總司令顧品珍為回滇的唐繼堯擊殺,其殘部退往廣東,後分為楊希閔、范石生、蔣光亮等派。

【四川武備系】

清四川總督岑春煊於1902年開辦“四川武備學堂速成班”,畢業生分配至四川新軍,逐漸成為川軍中上級軍官。辛亥革命後,該校畢業生尹昌衡、胡景伊先後掌握四川大權,更進一步安置和重用武備生,以至武備生幾乎控制川軍各級領導權,同時設有武備同學會以相聯繫。為當時川軍中唯一的軍閥派系。

【四川九人團】

20世紀初,中國第二次留學熱潮興起,為探求救國救民之道,熊克武、但懋辛等九人早年均留學日本東京,因都是同學、同鄉,過往甚密。在辛亥革命與捍衛民主共和的鬥爭中,九人如影形隨,久而久之,被大家稱為九人團。

【四川速成系】

為了建設新軍,1906年川督錫良開辦四川陸軍弁目隊。1907年川督趙爾巽開辦四川陸軍速成學堂。速成系的構成:一是四川陸軍弁目隊與四川陸軍速成學堂的學生,稱為老速成;一是四川軍官速成學堂的學生,稱為新速成。此外,還包括與他們有師生關係的軍人。

首領:劉湘、楊森。

核心人員:王陵基、潘文華、孫震、王纘緒、唐式遵等。

【四川保定系】

由川軍中四川陸軍小學、陸軍中學、陸軍預備學校三校升入保定軍官學校的軍人結成。1921年熊克武發起驅劉之戰,鄧錫侯、田頌堯、劉斌三個師戰敗退保寧,因三人為保定軍校同學,又同為劉存厚部下,加上當時同處困境,利害一致,遂結成以鄧錫侯為首的保定系。

【四川軍官系】

1912年3月13日,四川都督尹昌衡開辦四川陸軍軍官學堂,將原四川陸軍小學堂第四、五期學生全部轉入為四川陸軍軍官學堂。為了在軍閥角逐中,立于有利地位,四川軍官學堂的畢業生往往以同學相號召,互相聯繫,彼此照應,初步形成軍官系。

核心人員:李家鈺、羅澤洲。

【陳炯明派粵軍】

護國戰爭後,在孫文支持下,由廣東省長朱慶瀾撥出其親軍20營交由陳炯明統率,是為援閩粵軍。隨後援閩粵軍移駐汕頭,攻取閩南二十六縣,建立閩南護法區。陳炯明、許崇智等在閩粵邊境編練軍隊,于1920年夏回粵驅桂,將桂系的粵督莫榮新逐出廣東。後因政見不一,陳與孫文決裂。

【許崇智派粵軍】

1917年許崇智任孫文護法軍政府大元帥府參軍長,協助孫主持軍事,成為粵軍主要軍事領導人之一。1919年,援閩粵軍被編為兩個軍,許為第二軍軍長。陳炯明叛亂期間,其從閩南入粵討伐叛軍,又參加第一次東征,擊敗陳部主力。後受廖仲愷案牽連,為蔣中正排擠,所部被瓦解。

【李濟深派粵軍】

源于陳炯明所屬廣東第一師。北伐時該部擴編為第四軍,一部隨副軍長陳可鈺參加北伐,一部隨李留守廣東。因李出身廣西,故政治上較接近新桂系。蔣桂戰爭期間,李濟深被蔣中正誘騙至南京,軟禁于湯山,所部被分化瓦解。

【李福林派粵軍】

廣東土著武裝(福軍),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後,被改編為第五軍。因參與張黃事變(擁護汪精衛),被迫去職,所部為李濟深派吞併。

【陳銘樞派粵軍】

原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師。甯漢分裂後,陳銘樞支持甯方;李濟深被蔣扣押後,陳又選擇擁護中央。後因抗日問題,與蔣矛盾激化,遂發動福建事變,失敗後部隊被中央改造或解散。派系主要人員有: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戴戟等。

【陳濟棠派粵軍】

原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一師。李濟深被蔣扣押後,陳選擇擁護中央,並開始統治廣東。後借胡(漢民)蔣(中正)交惡,成為廣州國民政府(粵方)中堅力量。1936年,與新桂系聯合反蔣失敗,部隊被改編。派系主要人員有:陳濟棠、香翰屏、餘漢謀等。

【張發奎派粵軍】

原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二師。甯漢分離後,張發奎派粵軍成為武漢國民政府台柱力量,多次參與反蔣。後因軍費無著落,部隊被迫交與中央,成為中央軍旁系,或“半陳誠系”,派系主要人員有:張發奎、黃琪翔、吳奇偉、薛嶽等。

【胡宗南系】

是中央軍的支柱之一。胡號稱“天子門生第一人”,是蔣中正最寵愛、最重要的軍事將領。1942年7月23日,胡宗南升任第8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34集團軍總司令,掌握第8戰區實權,屯兵西北,封鎖、侵犯陝甘寧邊區,號稱“西北王”。抗戰勝利後,更是掌控兵力五十余萬,勢力分佈到陝西、甘肅、寧夏、河南、晉東南地區。

【土木系】

亦稱之為陳誠系,是中央軍的支柱之一,其將領主要出身于大陸時期國軍第十八軍第十一師,其中亦包括在人際關係接近陳誠的將領。該部因“土”拆開為“十一”、“木”拆開為“十八”故而得名。核心人物是陳誠,其他主要將領有:羅卓英、郭懺、周至柔等。

【湯恩伯系】

是中央軍的支柱之一。湯靠抗日戰爭中在河南橫徵暴斂發跡,曾擁兵12個軍(最多時曾統兵60萬),其核心部隊是第13軍(核心師是第4師)。因其補給全由河南地方負擔,故而中原有“水旱蝗湯”四災並重之說 。核心人物湯恩伯,主要副手為陳大慶。

【青海馬家軍】

簡稱“青馬”。指19世紀末至20世紀40年代統治青海(包括今天的青海和部分甘肅)的回族軍閥武裝,是近代中國一個奇特的封建家族式統制的政治軍事集團。在1949年蘭州戰役中,被殲滅。

代表人物:馬麒、馬步青、馬步芳等。

【甘肅馬家軍】

簡稱“甘馬”,清末民初西北地方實力派回民武裝集團。1926年馮玉祥率國民革命軍入甘後,甘馬舉兵反對馮玉祥。被國民軍逐出涼州。

代表人物:馬安良、馬廷勷、馬廷賢等。

【新疆軍閥】

以新疆舊軍為主發展而來,對穩定中國西北地方,有一定的貢獻。

首領:楊增新、盛世才等。

【毅軍】

由清末武衛左軍改編而成,依附于北洋軍閥。因蒙邊戰亂,入駐熱河。先後投靠皖系、新直系、國民二軍、奉系等,終因反復無常,為奉系軍閥解除武裝,末任軍統米振標被扣押。

【安武軍】

由北洋軍隊武衛右軍左翼擴充改編而成,因倪嗣沖1914年3月6日被北洋政府任命為安武上將軍而命名。張勳復辟失敗後,安武軍兼併了張勳的主力部隊,成立“新安武軍”,力量更加壯大。倪下野後,派系無所歸屬。北伐勝利後,安武軍被南京國民政府改編,成為國民革命軍一部分。

【定武軍】

原清廷江南提督張勳部江防營。民國時期,張勳被袁世凱任用,所部改稱武衛前軍,駐兗州。1915年,張勳改所統武衛前軍為定武軍(1914年袁世凱曾任命張勳為定武上將軍)。為了表示對清政府的忠心,在其他部隊都已剪去長髮的情況下,該部依舊禁止剪髮,被稱為"辮子軍"。張勳復辟失敗後,該部瓦解。

【宏威軍】

毅軍一部,癸醜之役,趙倜率所部毅軍進駐河南。直皖戰爭時期,擁直反皖。戰後,被吳佩孚排擠,地位降低。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趙回應奉系在河南反吳,為直系馮玉祥擊敗,派系瓦解。

【陝軍】

由陝豫刀客發展而來,參加過護國、護法、靖國等戰爭。第二次直奉戰爭中,陝軍胡景翼等與新直系馮玉祥聯合,發動政變,組建國民二軍。另有一部(楊虎城等)加入國民三軍。國民黨時期,國民軍系各部殘餘併入西北軍系,後借蔣馮戰爭、中原大戰之際陝軍各部相繼獨立。

【鎮嵩軍】

1912年,陝西軍政府實行裁兵減政,張鈁所部秦隴複漢軍裁減下來的數千人,多屬豫西人,被改編為豫西地方部隊,分駐豫西22個縣,因駐地靠近嵩山,故名鎮嵩軍。

【電雷系海軍】

由蔣中正扶持建立的新興海軍派系,號稱“海軍的黃埔軍校”。抗戰勝利後,電雷系與青島系兩支反閩勢力合流,成為國民政府整肅閩系海軍的基礎力量。

代表人物:歐陽格、黎玉璽。

【粵系海軍】

護法戰爭期間,閩系海軍為孫中山所分化,非閩籍勢力溫樹德(魯籍)、陳策(粵籍)等人發動兵變,排除閩系,組建艦隊。後溫樹德部渤海艦隊(依附新直系)為青島系收編,陳策于廣東繼任總司令,粵系海軍逐漸形成。

【青島系海軍】

在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由奉系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建立並控制的海軍部隊。該集團在計吞新直系渤海艦隊後,實力大增,成為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

代表人物:沈鴻烈。

【閩系海軍】

指1898—1945年間,由福建省福州地區人為主組成,並由福州籍將領控制的海軍部隊,也指掌握閩系海軍的軍事政治集團。從清末到抗戰勝利,閩系海軍構成了中國海軍的主體,主導著中國海軍的發展歷程。

代表人物:薩鎮冰、楊樹莊、陳紹寬。

於是收留了一些外省參加革命,後因故離開回湘的官兵,實力初步成型。此派系依附中央軍系,後被同化。

【程派湘軍】

護國戰爭期間,同盟會成員程潛被護國軍總司令部任命為湖南招撫使,從貴州進入湖南,收復湖南大部,派系實力初步成型。

【趙派湘軍】

驅張(敬堯)戰爭後,譚派湘軍趙恒惕部得到發展,成為湖南最大的實力派。後因與譚延闓矛盾激化,遂發動兵諫,迫譚下臺。旋又設計消滅程派湘軍核心將領,獨霸湖南。

【唐派湘軍】

譚趙戰爭結束後,湘軍整編為四個師,唐生智任暫編第四師師長。隨後唐在湘南訓練部隊,擴充實力,兼湘南善後督辦、水口山礦務督辦,逐步脫離了趙恒惕的控制。

【何派湘軍】

何健原為唐生智嫡系,任國民革命軍第35軍軍長。甯漢戰爭中,何健在唐戰敗下野後,撤踞湖南,投靠新桂系。蔣桂戰爭爆發後,他又擁蔣反桂,率部脅迫李宗仁、白崇禧下野,逐漸自成一系。

【黔軍舊興義系】

貴州護軍使劉顯世在護國運動後,集貴州軍政大權於一身,對內實行軍事統治,對外追隨唐繼堯向四川擴張,逐漸形成黔系軍閥集團。

【黔軍新興義系】

在舊興義系企圖進一步鞏固其在貴州的統治並繼續向外擴張的時候,以劉顯世外甥王文華為首的軍事集團——新興義系(黔軍少壯派)正在迅速崛起。1917年3月,王文華組建貴州陸軍第一師,自任師長。貴州陸軍第一師的建立,標誌著興義系“新派”的正式形成。

【黔軍桐梓系】

黔軍將領周西成通過在四川的一系列作戰,實力日益壯大,成為西南勁旅。後黔軍興義系內部出現分裂,貴州局勢不穩,周乘機擴張,一連拿下貴州大部地區,並在興義系袁祖銘等部出黔參加北伐期間,獨霸貴州。

【黔軍銅仁系】

桐梓系將領王家烈主黔期間,其妻萬淑芬,趁機干預政事,援引自己的兄弟子侄出任要職,在王的政權中形成了一個以萬為中心的銅仁人掌權集團。

【滇軍】

滇軍源於清末新軍第十九鎮,辛亥革命後轉為維護共和的力量,軍權先後為蔡鍔、唐繼堯等人所掌握。護國戰爭後期,唐大肆擴軍,除統治雲南,控制貴州外,還將滇軍派入四川,佔領地盤,掠奪財富。 護法運動期間,唐更是組建靖國軍,自任八省聯軍總司令,使滇軍的聲威達到頂點。

【駐粵滇軍】

駐粵滇軍,源于護國二軍一部及滇軍顧品珍殘部。護國運動後,原護國第二軍入廣東的部隊改稱駐粵滇軍,該部游走于雲南本部、舊桂系與革命黨之間,後擁護孫文。1921年冬,擁護孫文的雲南總司令顧品珍為回滇的唐繼堯擊殺,其殘部退往廣東,後分為楊希閔、范石生、蔣光亮等派。

【四川武備系】

清四川總督岑春煊於1902年開辦“四川武備學堂速成班”,畢業生分配至四川新軍,逐漸成為川軍中上級軍官。辛亥革命後,該校畢業生尹昌衡、胡景伊先後掌握四川大權,更進一步安置和重用武備生,以至武備生幾乎控制川軍各級領導權,同時設有武備同學會以相聯繫。為當時川軍中唯一的軍閥派系。

【四川九人團】

20世紀初,中國第二次留學熱潮興起,為探求救國救民之道,熊克武、但懋辛等九人早年均留學日本東京,因都是同學、同鄉,過往甚密。在辛亥革命與捍衛民主共和的鬥爭中,九人如影形隨,久而久之,被大家稱為九人團。

【四川速成系】

為了建設新軍,1906年川督錫良開辦四川陸軍弁目隊。1907年川督趙爾巽開辦四川陸軍速成學堂。速成系的構成:一是四川陸軍弁目隊與四川陸軍速成學堂的學生,稱為老速成;一是四川軍官速成學堂的學生,稱為新速成。此外,還包括與他們有師生關係的軍人。

首領:劉湘、楊森。

核心人員:王陵基、潘文華、孫震、王纘緒、唐式遵等。

【四川保定系】

由川軍中四川陸軍小學、陸軍中學、陸軍預備學校三校升入保定軍官學校的軍人結成。1921年熊克武發起驅劉之戰,鄧錫侯、田頌堯、劉斌三個師戰敗退保寧,因三人為保定軍校同學,又同為劉存厚部下,加上當時同處困境,利害一致,遂結成以鄧錫侯為首的保定系。

【四川軍官系】

1912年3月13日,四川都督尹昌衡開辦四川陸軍軍官學堂,將原四川陸軍小學堂第四、五期學生全部轉入為四川陸軍軍官學堂。為了在軍閥角逐中,立于有利地位,四川軍官學堂的畢業生往往以同學相號召,互相聯繫,彼此照應,初步形成軍官系。

核心人員:李家鈺、羅澤洲。

【陳炯明派粵軍】

護國戰爭後,在孫文支持下,由廣東省長朱慶瀾撥出其親軍20營交由陳炯明統率,是為援閩粵軍。隨後援閩粵軍移駐汕頭,攻取閩南二十六縣,建立閩南護法區。陳炯明、許崇智等在閩粵邊境編練軍隊,于1920年夏回粵驅桂,將桂系的粵督莫榮新逐出廣東。後因政見不一,陳與孫文決裂。

【許崇智派粵軍】

1917年許崇智任孫文護法軍政府大元帥府參軍長,協助孫主持軍事,成為粵軍主要軍事領導人之一。1919年,援閩粵軍被編為兩個軍,許為第二軍軍長。陳炯明叛亂期間,其從閩南入粵討伐叛軍,又參加第一次東征,擊敗陳部主力。後受廖仲愷案牽連,為蔣中正排擠,所部被瓦解。

【李濟深派粵軍】

源于陳炯明所屬廣東第一師。北伐時該部擴編為第四軍,一部隨副軍長陳可鈺參加北伐,一部隨李留守廣東。因李出身廣西,故政治上較接近新桂系。蔣桂戰爭期間,李濟深被蔣中正誘騙至南京,軟禁于湯山,所部被分化瓦解。

【李福林派粵軍】

廣東土著武裝(福軍),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後,被改編為第五軍。因參與張黃事變(擁護汪精衛),被迫去職,所部為李濟深派吞併。

【陳銘樞派粵軍】

原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師。甯漢分裂後,陳銘樞支持甯方;李濟深被蔣扣押後,陳又選擇擁護中央。後因抗日問題,與蔣矛盾激化,遂發動福建事變,失敗後部隊被中央改造或解散。派系主要人員有: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戴戟等。

【陳濟棠派粵軍】

原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一師。李濟深被蔣扣押後,陳選擇擁護中央,並開始統治廣東。後借胡(漢民)蔣(中正)交惡,成為廣州國民政府(粵方)中堅力量。1936年,與新桂系聯合反蔣失敗,部隊被改編。派系主要人員有:陳濟棠、香翰屏、餘漢謀等。

【張發奎派粵軍】

原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二師。甯漢分離後,張發奎派粵軍成為武漢國民政府台柱力量,多次參與反蔣。後因軍費無著落,部隊被迫交與中央,成為中央軍旁系,或“半陳誠系”,派系主要人員有:張發奎、黃琪翔、吳奇偉、薛嶽等。

【胡宗南系】

是中央軍的支柱之一。胡號稱“天子門生第一人”,是蔣中正最寵愛、最重要的軍事將領。1942年7月23日,胡宗南升任第8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34集團軍總司令,掌握第8戰區實權,屯兵西北,封鎖、侵犯陝甘寧邊區,號稱“西北王”。抗戰勝利後,更是掌控兵力五十余萬,勢力分佈到陝西、甘肅、寧夏、河南、晉東南地區。

【土木系】

亦稱之為陳誠系,是中央軍的支柱之一,其將領主要出身于大陸時期國軍第十八軍第十一師,其中亦包括在人際關係接近陳誠的將領。該部因“土”拆開為“十一”、“木”拆開為“十八”故而得名。核心人物是陳誠,其他主要將領有:羅卓英、郭懺、周至柔等。

【湯恩伯系】

是中央軍的支柱之一。湯靠抗日戰爭中在河南橫徵暴斂發跡,曾擁兵12個軍(最多時曾統兵60萬),其核心部隊是第13軍(核心師是第4師)。因其補給全由河南地方負擔,故而中原有“水旱蝗湯”四災並重之說 。核心人物湯恩伯,主要副手為陳大慶。

【青海馬家軍】

簡稱“青馬”。指19世紀末至20世紀40年代統治青海(包括今天的青海和部分甘肅)的回族軍閥武裝,是近代中國一個奇特的封建家族式統制的政治軍事集團。在1949年蘭州戰役中,被殲滅。

代表人物:馬麒、馬步青、馬步芳等。

【甘肅馬家軍】

簡稱“甘馬”,清末民初西北地方實力派回民武裝集團。1926年馮玉祥率國民革命軍入甘後,甘馬舉兵反對馮玉祥。被國民軍逐出涼州。

代表人物:馬安良、馬廷勷、馬廷賢等。

【新疆軍閥】

以新疆舊軍為主發展而來,對穩定中國西北地方,有一定的貢獻。

首領:楊增新、盛世才等。

【毅軍】

由清末武衛左軍改編而成,依附于北洋軍閥。因蒙邊戰亂,入駐熱河。先後投靠皖系、新直系、國民二軍、奉系等,終因反復無常,為奉系軍閥解除武裝,末任軍統米振標被扣押。

【安武軍】

由北洋軍隊武衛右軍左翼擴充改編而成,因倪嗣沖1914年3月6日被北洋政府任命為安武上將軍而命名。張勳復辟失敗後,安武軍兼併了張勳的主力部隊,成立“新安武軍”,力量更加壯大。倪下野後,派系無所歸屬。北伐勝利後,安武軍被南京國民政府改編,成為國民革命軍一部分。

【定武軍】

原清廷江南提督張勳部江防營。民國時期,張勳被袁世凱任用,所部改稱武衛前軍,駐兗州。1915年,張勳改所統武衛前軍為定武軍(1914年袁世凱曾任命張勳為定武上將軍)。為了表示對清政府的忠心,在其他部隊都已剪去長髮的情況下,該部依舊禁止剪髮,被稱為"辮子軍"。張勳復辟失敗後,該部瓦解。

【宏威軍】

毅軍一部,癸醜之役,趙倜率所部毅軍進駐河南。直皖戰爭時期,擁直反皖。戰後,被吳佩孚排擠,地位降低。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趙回應奉系在河南反吳,為直系馮玉祥擊敗,派系瓦解。

【陝軍】

由陝豫刀客發展而來,參加過護國、護法、靖國等戰爭。第二次直奉戰爭中,陝軍胡景翼等與新直系馮玉祥聯合,發動政變,組建國民二軍。另有一部(楊虎城等)加入國民三軍。國民黨時期,國民軍系各部殘餘併入西北軍系,後借蔣馮戰爭、中原大戰之際陝軍各部相繼獨立。

【鎮嵩軍】

1912年,陝西軍政府實行裁兵減政,張鈁所部秦隴複漢軍裁減下來的數千人,多屬豫西人,被改編為豫西地方部隊,分駐豫西22個縣,因駐地靠近嵩山,故名鎮嵩軍。

【電雷系海軍】

由蔣中正扶持建立的新興海軍派系,號稱“海軍的黃埔軍校”。抗戰勝利後,電雷系與青島系兩支反閩勢力合流,成為國民政府整肅閩系海軍的基礎力量。

代表人物:歐陽格、黎玉璽。

【粵系海軍】

護法戰爭期間,閩系海軍為孫中山所分化,非閩籍勢力溫樹德(魯籍)、陳策(粵籍)等人發動兵變,排除閩系,組建艦隊。後溫樹德部渤海艦隊(依附新直系)為青島系收編,陳策于廣東繼任總司令,粵系海軍逐漸形成。

【青島系海軍】

在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由奉系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建立並控制的海軍部隊。該集團在計吞新直系渤海艦隊後,實力大增,成為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

代表人物:沈鴻烈。

【閩系海軍】

指1898—1945年間,由福建省福州地區人為主組成,並由福州籍將領控制的海軍部隊,也指掌握閩系海軍的軍事政治集團。從清末到抗戰勝利,閩系海軍構成了中國海軍的主體,主導著中國海軍的發展歷程。

代表人物:薩鎮冰、楊樹莊、陳紹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