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迷你KTV傍共用經濟成網紅 用戶認為費用太高不划算

隨著“共用單車”的大熱, 不少商品也因為帶著“共用”的稱謂突然走紅。 近日, 不少網友在網上曬出北京各大商場出現的一種迷你KTV, 並將之稱為“共用KTV”。 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 在商家的官網上, 其實從未將其稱為“共用KTV”, 商家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迷你KTV自2016年初就已在京投放。 對於自己的產品被網友們冠以“共用KTV”的稱號, 商家也稱可以理解, 但相關專家則表示此產品並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共用”。

迷你KTV是一個能夠容納兩人的玻璃房

現象 共用KTV躥紅網路?

“北京出現共用KTV了?從外面看起來很像拍大頭貼的機器, 小小的玻璃房中有一台點唱機、兩副耳機、兩隻話筒、兩個高腳凳, 唱完錄音還可以保存。 ”近日, 有不少網友在網路端曬出一些在商場的小型KTV唱歌的圖片。 據網友提供的照片顯示, 一面靠牆三面全是玻璃的小房子內, 有一到兩個人戴著耳機在一個狹小的“房間”裡唱歌。

北青報記者來到朝陽區常營長楹商業街, 商區四樓一餐廳旁擺放著兩台標有“咪噠miniK”字樣的“玻璃房”, 裡面的人正在唱歌, 一位中年女士帶著一個十多歲的小姑娘在外排隊等候, 過往行人也不時投來匆匆一瞥。 十多分鐘後, 唱歌的人仍未出來, 小姑娘在中年女士的勸說下離開了。 北青報記者詢問旁邊餐廳的工作人員是否經常有人排隊等候唱歌。 該名工作人員表示, 偶爾有人排隊, 但並不多, “裡面的人一直不出來, 外面的人等得不耐煩就走了。 ”

進入“玻璃房”內, 正前方的螢幕播放著歌曲MV, “房間”內擺放著兩個高腳凳, 兩個耳機, 左右兩邊的玻璃牆壁上掛著窗簾。 北青報記者發現, 儘管裡面音樂聲很大,

但在門外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 按照螢幕上的操作步驟可以看到收費方式共有20元/15分鐘、35元/30分鐘、60元/1小時三種選擇, 螢幕下方是一些調節音量等功能的按鈕。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 雖然是週末, 但前來唱歌的人並不多, 且以年輕人為主。 在採訪中一名女士表示, 與傳統KTV相比, 迷你KTV使用更便捷, “傳統KTV需要約人, 而這種就可以在排隊等飯的時候進去唱十幾分鐘”。 在音效和歌曲選擇上, 一位剛唱完歌的男士稱:“音效比絕大部分的KTV都要好, 不過點歌台裡的曲庫不是很豐富, 一些新歌並不能搜索到。 ”

北青報記者詢問前來唱歌的消費者這種迷你KTV是否可以稱為“共用KTV”時, 一名男子表示不能認同, “共用的話, 我不需要花錢或者花很少的錢,

但這價格不算便宜。 ”另一些消費者則表示不清楚, “現在‘共用’這詞都說爛了, 具體是什麼意思也不清楚”。

商家

產品一年前已投放

北青報記者發現, 在該KTV產品的官網上, 其實從未提及或標榜所謂“共用KTV”的名稱, 記者聯繫到生產此款產品的商家, 工作人員稱, 自2016年年初開始在北京各大商場投放迷你KTV“咪噠miniK”, 目前全國範圍大約有一萬多台“咪噠”投入使用, 基本已覆蓋一線城市的大型商場, 北京地區約有兩百多台。 “商家採用統一的配置, 每台設備包含一台選歌系統, 一個大螢幕, 兩個高腳凳和兩個耳機等, 空間為2平方米左右, 最多可以供兩個人同時唱歌、錄歌。 ”

關於收費的標準, 工作人員表示收費要考慮到設備投放和運營的成本,

“每台設備造價大約三萬, 再加上電費和維護費, 所以才制定出這樣的價格, 每個城市會根據成本價格有所不同, 在北京大約是每分鐘一塊錢。 ”

對於用戶反映的歌曲不夠多的問題, 工作人員稱這是由於許多歌曲受到版權限制。 北青報記者詢問後續是否會更新歌曲時, 該工作人員表示:“一直在更新, 現在的曲庫基本上已包含了時下較為熱門的歌曲。 ”

北青報記者提到有網友將“咪噠miniK”稱之為“共用KTV”, 工作人員表示“可以這樣理解, 大家都在不停使用, 跟共用單車的模式一樣”。 對於用戶“收費較高, 不算共用”的質疑, 該名負責人回應稱, 收費高主要是由於機器的成本和維護費用較高, 另外根據每個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的不同, 價格也略有調整。

專家

嚴格意義上不算共用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郭馨梅教授表示,“共用”的意思是某種設施,某種設備不是獨有的、專有的,而是大家都可以享用。從某種層面講,迷你K確實有一些“共用”的含義,比如使用的隨意性,不受時間約束,也不需要支付酒水等附加服務的費用。但嚴格來講,迷你 K“共用”的意思比較狹窄,它的使用成本相對較高,場所是固定的,適用人群基本是一些對音樂感興趣的群體,不像共用單車,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它的社會意義也不像共用單車那麼大,儘管同樣帶來了便捷,但共用單車蘊含的“綠色出行”理念更受大眾認可。

企業家蔡凱龍曾在其文章中談過共用經濟,他認為共用經濟面臨著忽略其社會屬性的問題,“與你分享的快樂勝過獨自擁有”正是共用經濟的社會屬性,但目前在商業領域,很多商家往往是打著共用經濟的名義在做生意,把成本以提高價格的方式轉移到消費者身上,不能算作是真正意義上的共用。

文/本報記者 張香梅 實習記者 徐麗娜

價格也略有調整。

專家

嚴格意義上不算共用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郭馨梅教授表示,“共用”的意思是某種設施,某種設備不是獨有的、專有的,而是大家都可以享用。從某種層面講,迷你K確實有一些“共用”的含義,比如使用的隨意性,不受時間約束,也不需要支付酒水等附加服務的費用。但嚴格來講,迷你 K“共用”的意思比較狹窄,它的使用成本相對較高,場所是固定的,適用人群基本是一些對音樂感興趣的群體,不像共用單車,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它的社會意義也不像共用單車那麼大,儘管同樣帶來了便捷,但共用單車蘊含的“綠色出行”理念更受大眾認可。

企業家蔡凱龍曾在其文章中談過共用經濟,他認為共用經濟面臨著忽略其社會屬性的問題,“與你分享的快樂勝過獨自擁有”正是共用經濟的社會屬性,但目前在商業領域,很多商家往往是打著共用經濟的名義在做生意,把成本以提高價格的方式轉移到消費者身上,不能算作是真正意義上的共用。

文/本報記者 張香梅 實習記者 徐麗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