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東莞家長被陪批後辦轉學:請別當孩子面批評我

澎湃新聞

近日, 家住東莞南城的王先生又被兒子的班主任叫到學校去批評了。 開學不到一個月, 已經是第二次了。 上次開家長會, 班主任和數學老師當眾批評他的情景, 至今讓他難以釋懷。

這不是王先生一個人的經歷。 何先生的女兒曾在莞城一所小學讀書, 有一次女兒忘記帶作業去學校, 班主任在教室門口把孩子和他批評了一頓。 "批評我可以, 但不能當著孩子的面批評我。 "何先生說, 沒過多久, 他給女兒辦了轉學。

"每個爸爸在孩子的心中都是非常偉大的, 是孩子的榜樣, 我不能讓人把孩子心中的爸爸形象毀了,

這比什麼都重要。 "何先生說, 這是他一定要女兒轉學的原因。 他的話, 王先生也完全認同。

案例一

開學一個月 家長兩度到校聽訓

王先生的兒子小明(化名)聰明、機靈, 與同上小學三年級的同學相比, 他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 這在前年他剛上小學一年級時, 就表現得非常明顯了:他不肯寫作業, 理由是都會了。

老師教的東西, 很多他確實都會了, 所以上課他不專心聽, 還跟其他同學講話, 這讓老師很惱火, 批評了他多次, 他仍然不改。 為此, 王先生多次被叫到學校, 當面聽班主任的批評。

他還記得第一次開家長會, 家長們都在教室等候校長之際, 班主任走到他面前, 開口就批評他, 當時所有家長的目光都齊刷刷地看向他;好不容易班主任批評完了,

數學老師來了, 又讓他再尷尬一回。

這個學期開學還不到一個月, 王先生已被班主任兩次叫去學校了。 因為孩子不寫作業, 但考試成績總在前十;還因為他聲稱有心臟病, 不肯跑步。 老師氣得直接問王先生, "小明是不是腦子有什麼問題啊?"

案例二

忘帶作業 父女同挨批

東莞萬江的何先生又何嘗不是同樣苦惱?上學期期末臨近考試, 上小學的女兒竟然嚇得睡不著覺, 因為班主任要求很嚴, 班上的孩子考試成績不好, 就會遭到嚴厲的批評。

何先生在一次和女兒同時被班主任批評後, 決定不再忍受了。 他告訴記者, 女兒之前在莞城一所小學讀書, 班主任動輒就批評家長。 有一天早上,

他送女兒去學校時忘記帶作業了, 班主任在教室門口就直接批評起他和孩子了。

何先生把孩子送進教室後出來跟班主任溝通, "作為老師, 你批評孩子、批評家長, 都可以, 但是請別當著孩子的面批評我, 請不要讓孩子看到她爸爸狼狽不堪的樣子"。 他轉身走了, 留下目瞪口呆的班主任。

何先生經營著一家出名的餐飲公司, 管理著數百上千名員工。 "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是偉大的, 老師不能毀了爸爸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那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何先生說。

【碰撞】

孩子讀書 家長老師都喊累

越來越多的家長感慨:上小學的是孩子, 但家長卻不堪重負。 "很多作業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做, 孩子的作業要家長檢查, 要家長簽名, 不然,

孩子會被老師批評, 家長也要挨批"。

" 我們以前讀書的時候, 父母從來不看我們的作業, 我們不也是好好的長大了嗎?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讀書, 家長這麼累?"楊女士的女兒也在上小學, 她說, 老師難道不就是做這個事情的嗎?為什麼現在責任全推給了家長呢?

而在老師看來, 孩子的教育、學習並非只是學校和老師的事, "如果家長不配合, 在家裡不督促孩子, 那孩子怎麼能養成學習的習慣?孩子在學校裡學的東西不是白費了?現在競爭壓力這麼大, 家長不抓緊, 怎麼辦?"

老師也確實不輕鬆。 孩子只要進了學校, 考試成績班級內部有競爭, 班級與班級之間有競爭, 學校與學校之間有競爭;孩子的紀律也有競爭, 哪個班的孩子乖, 哪個班的孩子調皮搗蛋;孩子的綜合表現還有競爭……這都代表著老師成績的好壞,

老師的壓力不小。

似乎都對, 都沒問題。 但家長在班主任面前"被批得不敢吭聲"、家長還得站著和孩子一起聽老師的批評, "這真的正常嗎?"何先生說, 他無法理解。

【老師】

大多數都會注意方式方法

一名教師稱, "現在的老師都比較注意方式方法了, 這樣不顧情面的老師極少, 作為家長確實面子上落不去, 但也沒有這位家長想得那樣嚴重吧, 雖說自己被批評了, 但孩子如果認識到因為自己的緣故讓爸爸或媽媽連帶被批評, 不是更有教育力度嗎?"

也有老師坦言:想想師範教育是如何培養老師的, 就知道問題在哪裡了, 沒人教老師如何把知識簡單有效地教給學生, 如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而只是採取傳統保守"療法",讓學生高負擔,發現孩子問題就批評,雖然這些都是為了促進學生進步。

不少老師本身也是父母,孩子也在讀書,面對現實也頗感無奈,"我們 也期望做有良心的教師,做不盲目焦慮的家長,尊重學生,保護孩子。"一個老師這樣說。

" 理解老師,心疼孩子,為了學習,痛並快樂著!"這是不少老師的心聲。

【專家】

父母威望受損影響孩子心理

浙江師範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心理學博士李新宇稱,不少老師忽視了教育的積極功能。老師當著孩子的面批評家長,比批評孩子還要嚴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與生俱來的地位,正是其能夠正面影響和教育孩子的基礎,當著孩子的面批評家長,會讓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受到質疑,在孩子的心中投下負面影響。"

李新宇說,在教育過程中,不應過多關注孩子消極面,而應多發現和培養孩子的積極力量和品質。作為教師,往往很容易發現孩子的缺點和問題,而忽視了教育的積極功能。

如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而只是採取傳統保守"療法",讓學生高負擔,發現孩子問題就批評,雖然這些都是為了促進學生進步。

不少老師本身也是父母,孩子也在讀書,面對現實也頗感無奈,"我們 也期望做有良心的教師,做不盲目焦慮的家長,尊重學生,保護孩子。"一個老師這樣說。

" 理解老師,心疼孩子,為了學習,痛並快樂著!"這是不少老師的心聲。

【專家】

父母威望受損影響孩子心理

浙江師範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心理學博士李新宇稱,不少老師忽視了教育的積極功能。老師當著孩子的面批評家長,比批評孩子還要嚴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與生俱來的地位,正是其能夠正面影響和教育孩子的基礎,當著孩子的面批評家長,會讓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受到質疑,在孩子的心中投下負面影響。"

李新宇說,在教育過程中,不應過多關注孩子消極面,而應多發現和培養孩子的積極力量和品質。作為教師,往往很容易發現孩子的缺點和問題,而忽視了教育的積極功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