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邦進關中張良有言相勸,幸虧劉邦採納,否則不會有400年大漢

秦末亂世, 陳勝、吳廣, 項羽、劉邦。 這些人, 都是那個時代一顆顆耀眼的巨星, 在天下莫不有無上的威望。 然而, 直到如今, 有許多人都還看不起漢高祖劉邦, 說他是一個地地道道、不學無術的混子。 其實, 用腳趾頭想也應該清楚, 亂世之中, 沒有點真本事, 能存活得下來?能建立大漢帝國, 傳承400餘年?

所以, 劉邦, 不可能是個混子。 今天, 咱們便來說一個劉邦的故事。

劉邦有個謀士, 叫張良, 字子房。 張良很有名。 說到古今謀士, 一般來講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這四位:姜子牙、張良、諸葛亮、劉伯溫。 張良之後, 但凡有人得到一個非常牛的謀士, 一般都會說:哇, 你就是我的子房先生呀!這個話, 朱元璋就說過。 由此可見, 張良的歷史名望的確是不低的。

劉邦投靠項梁部後, 和項羽成為戰友。 楚懷王繼位, 趙國向楚國發來求救文書, 楚國君臣經過商議, 決定派遣一支部隊西征, 直接迎戰秦國軍隊, 以期牽制著秦國軍隊, 為營救趙國奠定基礎。

當時, 劉邦被選為西征統帥, 擔負重任。 項羽則跟著宋義北上, 前去解救趙國。 起初, 讓項羽北上, 他不願, 非要跟著劉邦跑。 對此, 楚國君臣都不同意, 他們認為項羽為人:僄悍滑賊, 所過皆殘滅。 不適合西征,

他脾氣一上來下令屠城, 西征之路也就路漫漫其修遠也。 還是劉邦合適, 寬厚而有長者風度。

於是, 劉邦就西征了, 去和秦國的軍隊硬碰硬。

到了宛城, 劉邦又碰到了張良。 張良當時一直遊走在潁川一帶。 因為之前楚懷王曾立下約定:先入關中者,

為關中王。 劉邦, 非常想當這個關中王, 於是急於挺進關中。 此時, 他將南陽郡守打敗退走到了宛城, 劉邦就想:算了, 爭取時間, 咱們不管宛城了, 繞過去, 快速向關中進發。

張良站了出來, 說:沛公, 不能這麼幹呀!沛公雖欲急入關, 秦兵尚眾, 距險。 今不下宛, 宛從後擊, 強秦在前, 此危道也。 翻譯過來也就是說:宛城的敵人你沒有幹掉, 你就要跑了。 等你走了, 前邊有強大的秦軍據險擋住你的去路, 後邊宛城的敵軍也會在後邊打你, 到那個時候, 你就會被秦軍給包了餃子, 非常危險。

劉邦聽了張良這一席話, 冷汗直冒。 於是, 劉邦立即下令連夜偃旗息鼓趕到宛城, 將宛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第二天, 退守宛城的南陽郡守認清形勢, 就出來向劉邦投了降。 劉邦為籠絡秦軍人心, 賜封南陽郡守為殷侯。 為此, 此後劉邦西進一路順利, 該降的都降了, 很快他便到了咸陽。

這便是謀士張良, 若非他一言相勸, 劉邦很有可能就死在了宛城, 後來的什麼楚漢之爭、大漢帝國也就不會存在了。 沒了劉邦的天下, 就剩了一心只想稱霸的西楚霸王,天下極有可能又會回到戰國時代,諸侯分立,戰亂頻繁,民不聊生!

就剩了一心只想稱霸的西楚霸王,天下極有可能又會回到戰國時代,諸侯分立,戰亂頻繁,民不聊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