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黃池會盟、吳王夫差與晉爭霸

西元前482年6月5日, 魯國國主魯哀公, 晉國國主晉定公在黃池(今河南封丘縣西南)約會夫差, 舉行會盟大典。 夫差異常興奮, 因為魯國與晉國都是老牌的諸侯國, 在諸侯國中頗有影響, 如今對方邀請自己會盟, 對於吳國在諸侯心目中的地位是大有裨益的。

於是調集中國可用之精兵, 甲胄鮮明的朝黃池浩浩蕩蕩的出發去了。 勾踐得知消息後, 秘密在吳越邊境集結了三萬精兵, 準備乘吳軍精銳盡出, 姑蘇只剩老弱殘兵之際,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攻進吳國國都。

夫差與魯哀公、晉定公, 並排站在封禪臺上,

檢閱三軍, 吳軍精銳盡出, 聲勢壯大, 夫差所到之處, 三軍將士必齊聲鼓噪。 魯、晉二公深畏服之。 夫差志得意滿。 又與二公圍獵, 頗多斬獲。 二公贊曰:”真上馬可治軍, 下馬可治國之君也。 “夫差聽到他一生中對於自己最高的評價, 頓時有飛升的感覺一般, 騰雲駕霧。 兩個月後, 夫差帥大軍回到吳國, 姑蘇城已空無一人。

網路配圖

吳王夫差在征服越人之後, 心中就有了北上爭奪中原霸權之志, 但吳越之地多河澤, 民習水戰, 多步足, 少騎兵, 且國家地處東南, 若北上圖霸, 路途遙遠, 士兵必然疲憊, 致使戰鬥力大打折扣。 為了便於水軍行動, 輸兵運糧, 夫差不惜國力開鑿“邗溝”運河, 貫通了江淮兩大水系。 吳王夫差七年, 夫差聞齊景公薨, 而大臣爭寵, 新君孤弱, 乃會合魯、邾、郯等國興師北伐齊國。 聯軍分兵兩路, 一路由夫差親領, 自沂水而上, 後轉入陸地, 攻入齊之南境;另一路則由吳大夫徐承率領舟師, 順淮水而下, 東入於海, 自海上攻齊, 從而對齊國形成夾擊之勢。 但齊國畢竟承昔日霸主之業,

地廣兵強, 成功地化解了吳國的此次進攻。 在此次伐齊失敗後, 夫差並不死心, 於十年, 盡發九郡精兵, 與魯合擊齊國, 並于艾陵與齊軍決戰, 力挫齊軍, 使齊國元氣大傷, 齊簡公不得不與夫差訂立了城下之盟。 此後, 夫差並沒有積蓄國力, 與民休息, 而是不顧伍子胥諫阻, 賜死賢臣, 不顧越人枕戈於側, 再次徵發士卒, 領精兵數萬, 於十四年, 由水路北進, 長途跋涉近二千里, 到達宋、衛、鄭、晉四國交界之處的黃池, 與晉、魯等諸侯國君會盟。 晉定公懼于吳之軍力, 承認夫差為盟主, 史稱“黃池會盟”。 至此, 夫差最終實現了其父定霸中原的宿願, 但其長年無節制地對外征戰使得吳國民生凋敝, 兵甲困乏, 也為日後吳國的覆滅埋下了禍根。

吳王夫差(西元前495~前473年在位):春秋戰國時吳國末代國君。 吳王闔閭之子。

西元前496年, 吳王光(即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 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 吳王光也受了重傷, 臨死前, 囑咐兒子夫差要替他報仇。 夫差牢記父親的話, 日夜加緊練兵, 準備攻打越國。

過了兩年, 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 勾踐被包圍, 無路可走, 準備自殺。 這時謀臣文種勸住了他, 說:“吳國大臣伯嚭 貪財好色, 可以派人去賄賂他。 ”勾踐聽從了文種的建議, 就派他帶著美女西施和珍寶賄賂伯喜否 , 伯喜否 答應帶西施和文種去見吳王。

文種見了吳王, 獻上西施, 說:“越王願意投降, 做您的臣下伺候您, 請您能饒恕他。 ”伯喜否 也在一旁幫文種說話。 伍子胥站出來大聲反對道:“人常說‘治病要除根’, 勾踐深謀遠慮, 文種、範蠡精明強幹, 這次放了他們, 他們回去後就會想辦法報仇的!”這時的夫差以為越國已經不足為患, 又看上了西施的美色, 就不聽伍子胥的勸告, 答應了越國的投降, 把軍隊撤回了吳國。

吳國撤兵後, 勾踐帶著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吳國伺候吳王, 放牛牧羊,終於贏得了吳王的歡心和信任。三年後,他們被釋放回國了。

勾踐回國後,立志發憤圖強,準備復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報仇的志氣,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裡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嘗嘗苦膽,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範蠡管理軍事,他親自到田裡與農夫一起幹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終於兵精糧足,轉弱為強。

再說吳王夫差自從戰勝越國後,以為沒有了後顧之憂,從此沉迷於西施的美色,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他又狂妄自大,不顧人民的困苦,經常出兵與其它國家打伏。他還聽信伯喜否 的壞話,殺了忠臣伍子胥。這時的吳國,貌似強大,實際上已經是走下坡路了。

西元前482年,夫差親自帶領大軍北上,與晉國爭奪諸侯盟主,越王釵踐趁吳國精兵在外,突然襲擊,一舉打敗吳兵,殺了太子友。夫差聽到這個消息後,急忙帶兵回國,並派人向勾踐求和。勾踐估計一下子滅不了吳國,就同意了。西元前473年,勾踐第二次親自帶兵攻打吳國。這時的吳國已經是強弩之末,根本抵擋不住越國軍隊,屢戰屢敗。最後,夫差又派人向勾踐求和,範蠡堅決主張要滅掉吳國。夫差見求和不成,才後悔沒有聽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劍自殺了。

放牛牧羊,終於贏得了吳王的歡心和信任。三年後,他們被釋放回國了。

勾踐回國後,立志發憤圖強,準備復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報仇的志氣,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裡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嘗嘗苦膽,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範蠡管理軍事,他親自到田裡與農夫一起幹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終於兵精糧足,轉弱為強。

再說吳王夫差自從戰勝越國後,以為沒有了後顧之憂,從此沉迷於西施的美色,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他又狂妄自大,不顧人民的困苦,經常出兵與其它國家打伏。他還聽信伯喜否 的壞話,殺了忠臣伍子胥。這時的吳國,貌似強大,實際上已經是走下坡路了。

西元前482年,夫差親自帶領大軍北上,與晉國爭奪諸侯盟主,越王釵踐趁吳國精兵在外,突然襲擊,一舉打敗吳兵,殺了太子友。夫差聽到這個消息後,急忙帶兵回國,並派人向勾踐求和。勾踐估計一下子滅不了吳國,就同意了。西元前473年,勾踐第二次親自帶兵攻打吳國。這時的吳國已經是強弩之末,根本抵擋不住越國軍隊,屢戰屢敗。最後,夫差又派人向勾踐求和,範蠡堅決主張要滅掉吳國。夫差見求和不成,才後悔沒有聽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劍自殺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