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饑餓年代,窮人的食譜窮人的命

最高指示:節約糧食問題, 要十分抓緊, 按人定量。 忙時多吃, 閒時少吃, 閒時半幹半稀, 雜以蕃薯、青菜、瓜豆、芋頭之類。

紫雲英

陽春三月,

生產隊那幾塊紫雲英地一片翠綠, 仿佛鄉人們菜色的臉。 許多年以後的今天, 我從工具書中檢索到了有關紫雲英的條目, 條目說, 紫雲英又名紅花草、草子, 豆科, 是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的主要蜜源和馬的飼料。

我的家鄉地處長江上游, 從來沒有種植紫雲英的傳統。 但那兩年, 生產隊卻擠出幾十畝上等的地種滿了紫雲英。 雖然生產隊既沒有蜜蜂, 也沒有養馬, 可以說那幾十畝紫雲英種得毫無理由。

現在想來, 這和那位來自長江下游的公社書記的指令有關。 紫雲英花開的時候, 我們看見這位到隊裡蹲點的書記吸著煙長久地蹲在地裡, 注視著那些紫色和黃色的小花, 滿眼都是溫情和遐想。

就城裡人而言, 春天是個春暖花開,

紅男綠女郊遊踏青的好季節, 但對鄉人而言, 卻是一個青黃不接的荒月。 上年的餘糧早就吃光了, 地裡的小麥還是青青的, 離麥收至少還有兩個月。 家家戶戶的碗裡稀了, 清了, 端起飯碗, 就從清清的米湯裡看見一張瘦骨支離的臉漂在碗底, 一漾一漾的。

不久, 有人想到了吃紫雲英。 這之前, 鄉人並沒聽說過紫雲英可食, 但既然書記說能喂馬, 那想來人也是能吃的。 於是, 有人趁著夜色摸進了紫雲英地。

那段時間, 蹲點的書記到縣裡開會了, 隊長則採取睜隻眼閉隻眼的態度。 因此, 那些日子裡, 整個村子幾乎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擺上了紫雲英。

大約是紫雲英看上去有些像莧菜, 鄉人們就像吃莧菜那樣吃紫雲英:洗淨的紫雲英的嫩葉傾入沸水中略略一氽,

然後就著鹽水蘸著吃。

多年以後, 我已記不清紫雲英的具體滋味了, 但有一個細節卻很深刻:沒有一絲油星的紫雲英吃多了, 往往讓人拉長了臉頰, 清清的口水——事實上應該是胃裡的酸液——如同噴泉似地往外湧。

公社書記從縣裡回來了, 當他看到他親自命令種植的紫雲英被鄉人們偷割得七零八落, 立即變了臉色。 然後, 工作組進了村, 所有偷吃過紫雲英的鄉人都被清查出來——幾乎就是全體村民。

大約考慮到偷食者大多數是貧下中農, 不宜過多打擊, 書記放過了他們, 只是將村裡唯一的一家地主作為批鬥對象, 接二連三地召開批鬥會。 事實上, 那家地主可能是村裡沒有偷食過紫雲英的不多的幾家人之一。

遭到批鬥的老地主在一天夜裡跳進了村頭的深水塘, 偷食紫雲英的批鬥會以無產階級專政的全面勝利而告一段落。 第二年, 蹲點的書記仍然命令種了幾畝紫雲英。 這一年, 沒人偷食哪怕一片紫雲英葉子。

春天的時候, 紫雲英開出美麗的小花, 像深海裡的紫色星星, 也像三月裡泛黃的黃太陽。 公社書記吸著煙蹲在紫雲英地裡, 看著那些生動的小花, 幸福而陶醉。 而村子裡, 不知從哪家傳來沒吃飽的孩子用力刮鐵鍋的吱吱聲。

油渣

我一直喜歡吃油渣。 報上說, 油渣吃多了會誘發癌症, 為此, 家裡熬了油之後, 總是把那些黃黃的、滴著油水的油渣倒掉, 這委實讓我痛惜而傷感。

因為, 在饑餓的年代裡, 油渣曾是多麼讓人想往的佳餚啊。

小時候, 由於家貧, 有一段時間, 我被送到姨媽家借居, 因為姨父是木 匠, 姨媽家雖然也窮, 但比起我家來, 算得上小康了。 姨媽家在山裡, 年年都要喂一頭大肥豬, 雖說肥豬都無一例外地按政策交給了國家, 但總能留下幾十斤豬油自家食用。

熬了豬油,自然就有油渣。姨媽家的油渣裝在一個大木盆裡,木盆鎖在姨媽和姨父房間的櫃子中。有客人來,姨媽就會用一隻小木碗裝出半碗油渣,炒在青菜或蘿蔔裡,這在當時,算得上高規格的宴席了。

吃飯時,幾雙筷子在青菜蘿蔔中打架,如同淘金者淘取黃金那樣,尋找不多的幾塊幸福的油渣。

姨媽家有三個孩子,和我年歲相當,姨媽常常背了她的孩子,從木盆裡拈一砣油渣悄悄塞給我,我把油渣放進嘴裡,油油的、磁磁的油渣使人立即感覺到了一種充實和幸福。

後來,姨媽的孩子發現了我享受的特權,於是趁姨媽和姨父外出時,三兄弟合夥揍了我一頓,雖然揍得厲害,可我一直沒哭出聲——倒不是我從小就勇敢,而是怕一旦哭出聲,嘴裡那塊油渣就會掉出來。

姨媽回來後,痛打了她的三個孩子,她的孩子們哭了,我也哭了,後來姨媽也哭了。那天的晚餐,姨媽用青菜炒了足有兩大碗油渣,吃飯時,她不斷地為我和她的孩子們尋找那些埋伏在青菜中的油渣,而她只是一個勁地吃青菜,好像青菜倒比油渣好吃似的。

五年前,姨父去世了,姨媽的三個孩子為了生活各奔東西,有的去了昆明,有的去了縣城,家中只留下姨媽一個人獨自生活。而我不見她,也已快十年了。不知道姨媽還養豬不?不知道她的油渣還放在櫃子裡不?我已有二十年沒吃過油渣炒青菜了。

我想吃油渣。

麵包

把麵包例為饑餓年代的食譜,無疑有些勉強,因為饑餓年代裡,能夠吃到麵包的,已屬非富即貴的人物了。但對我而言,饑餓年代的麵包給我留下了更為深刻與憂傷的印象。

那時,麵包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這奢侈品我們卻有機會在一年中享受那麼一兩次——父親是公社幹部,一年裡總有幾回要到縣裡開會,而到縣裡開會,就意味著會有麵包的。

縣裡的會議結束時,父親趁著夜色拎著那只和夜色一般黑的手提包回家了,我們都知道,在父親的手提包中,一定有一個或者兩個他捨不得吃而留下來的麵包。

麵包擱得太久,已經失去了水份,變得乾燥而堅硬,加上那時的麵粉比較粗,這麵包看上去不像是食物,更像是河邊半風化了的深褐色的石頭。美妙的石頭。

我們在父母的主持下,公平地分食那一個或者兩個麵包,每個人只有小孩的手掌那麼大一塊。分到麵包後,我們迫不及待地吃起來,恨不得把舌頭也吞下去。

待麵包吃得只有指頭大的一點時,速度慢了下來——不是已經吃飽了,而是想將麵包那無比美妙的滋味多保留那麼一會兒,哪怕半分鐘。等到麵包完全沒有了,我們又開始撿食桌上有可能丟下的麵包屑。

麵包吃完了,我們開始盼望父親又一次去城裡開會。那時候,我們不知道,父親為了到城裡開會,得走上四十裡山路,而為了節省兩個麵包,他得有兩個早晨空著肚子坐在會議室聽首長們長篇大論。

那時候,我們總是抱怨麵包太少。對此,父親抱以羞愧的一笑。那時候,我們完全忘了在一旁主持分麵包的父母一星麵包屑也沒有。

多年後的今天,我想,如果當時我們能夠堅持讓母親在分麵包的時候,也為她和父親分上那麼一小塊——哪怕僅僅是指頭大那麼一小塊,那麼今天,我們該留下多麼美好而又辛酸的回憶呀。

可惜,也許因為年幼,也許因為饑餓過於強大,我們只看到了自己手上的那塊麵包,那塊因為縮水而變得幹硬的不真實的黃麵包。

【注:題圖系李自健油畫。特此鳴謝。】

熬了豬油,自然就有油渣。姨媽家的油渣裝在一個大木盆裡,木盆鎖在姨媽和姨父房間的櫃子中。有客人來,姨媽就會用一隻小木碗裝出半碗油渣,炒在青菜或蘿蔔裡,這在當時,算得上高規格的宴席了。

吃飯時,幾雙筷子在青菜蘿蔔中打架,如同淘金者淘取黃金那樣,尋找不多的幾塊幸福的油渣。

姨媽家有三個孩子,和我年歲相當,姨媽常常背了她的孩子,從木盆裡拈一砣油渣悄悄塞給我,我把油渣放進嘴裡,油油的、磁磁的油渣使人立即感覺到了一種充實和幸福。

後來,姨媽的孩子發現了我享受的特權,於是趁姨媽和姨父外出時,三兄弟合夥揍了我一頓,雖然揍得厲害,可我一直沒哭出聲——倒不是我從小就勇敢,而是怕一旦哭出聲,嘴裡那塊油渣就會掉出來。

姨媽回來後,痛打了她的三個孩子,她的孩子們哭了,我也哭了,後來姨媽也哭了。那天的晚餐,姨媽用青菜炒了足有兩大碗油渣,吃飯時,她不斷地為我和她的孩子們尋找那些埋伏在青菜中的油渣,而她只是一個勁地吃青菜,好像青菜倒比油渣好吃似的。

五年前,姨父去世了,姨媽的三個孩子為了生活各奔東西,有的去了昆明,有的去了縣城,家中只留下姨媽一個人獨自生活。而我不見她,也已快十年了。不知道姨媽還養豬不?不知道她的油渣還放在櫃子裡不?我已有二十年沒吃過油渣炒青菜了。

我想吃油渣。

麵包

把麵包例為饑餓年代的食譜,無疑有些勉強,因為饑餓年代裡,能夠吃到麵包的,已屬非富即貴的人物了。但對我而言,饑餓年代的麵包給我留下了更為深刻與憂傷的印象。

那時,麵包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這奢侈品我們卻有機會在一年中享受那麼一兩次——父親是公社幹部,一年裡總有幾回要到縣裡開會,而到縣裡開會,就意味著會有麵包的。

縣裡的會議結束時,父親趁著夜色拎著那只和夜色一般黑的手提包回家了,我們都知道,在父親的手提包中,一定有一個或者兩個他捨不得吃而留下來的麵包。

麵包擱得太久,已經失去了水份,變得乾燥而堅硬,加上那時的麵粉比較粗,這麵包看上去不像是食物,更像是河邊半風化了的深褐色的石頭。美妙的石頭。

我們在父母的主持下,公平地分食那一個或者兩個麵包,每個人只有小孩的手掌那麼大一塊。分到麵包後,我們迫不及待地吃起來,恨不得把舌頭也吞下去。

待麵包吃得只有指頭大的一點時,速度慢了下來——不是已經吃飽了,而是想將麵包那無比美妙的滋味多保留那麼一會兒,哪怕半分鐘。等到麵包完全沒有了,我們又開始撿食桌上有可能丟下的麵包屑。

麵包吃完了,我們開始盼望父親又一次去城裡開會。那時候,我們不知道,父親為了到城裡開會,得走上四十裡山路,而為了節省兩個麵包,他得有兩個早晨空著肚子坐在會議室聽首長們長篇大論。

那時候,我們總是抱怨麵包太少。對此,父親抱以羞愧的一笑。那時候,我們完全忘了在一旁主持分麵包的父母一星麵包屑也沒有。

多年後的今天,我想,如果當時我們能夠堅持讓母親在分麵包的時候,也為她和父親分上那麼一小塊——哪怕僅僅是指頭大那麼一小塊,那麼今天,我們該留下多麼美好而又辛酸的回憶呀。

可惜,也許因為年幼,也許因為饑餓過於強大,我們只看到了自己手上的那塊麵包,那塊因為縮水而變得幹硬的不真實的黃麵包。

【注:題圖系李自健油畫。特此鳴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