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那些不弱于五虎上將五子良將的東吳猛將

三國時期, 因為《三國演義》, 蜀國五虎上將的名字眾所周知。 而近些年, 由於知識文化的普及, 同樣曹魏的五子良將被人們所熟知。 那麼三國三國, 為什麼吳國就沒有相關的稱號呢?有人說吳國有四大都督, 但是相對來說都督畢竟與武將還是有一定差別的。 今天, 小編帶各位說說吳國那些不弱于關羽張飛的猛將。

東吳十二虎臣

歷史上由於東吳的地理位置。 可以說三國時期東吳多以水戰為主, 而且因為東吳匪患嚴重, 因此, 東吳的將軍功績多為剿匪, 因此相對來說東吳的武將名聲並沒有五虎上將、五子良將來的出名。

但是, 這不代表他們就弱于關張等猛將, 而歷史上學者們稱其為“東吳十二虎臣”, 今天小編帶各位熟知排名前五的東吳名將。

東吳十二虎臣, 三國時孫吳十二位將領的合稱, 這十二人以英勇善戰而為人稱道, 按照正史《三國志》為其列傳的順序依次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甯、淩統、徐盛、潘璋、丁奉。 他們為孫吳基業的開闢南征北戰, 立下了赫赫功勳。 《三國志》把此十二人合為一卷作傳(卷五五·吳書十·程黃韓蔣周陳董甘淩徐潘丁傳), 盛讚他們為"江表之虎臣", 故名此

A.程普

程普(?—215年), 字德謀, 右北平土垠(今河北豐潤東)人。 東漢末年名將, 曆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代。 他曾跟隨孫堅討伐過黃巾、董卓, 斬華雄、破呂布,

又助孫策平定江東。 孫策死後, 他與張昭等人共同輔佐孫權, 並討伐江東境內的山賊, 功勳卓著。 赤壁之戰與周瑜分任左右都督打敗曹操, 之後大破曹仁于南郡。 程普在東吳諸將中年歲最長, 被人們尊稱為“程公”。

這個不需要多說, 三朝老將,

光論資歷來說孫權都要叫他一聲程公。 橫江、當利、秣陵、湖孰、句容、曲阿、烏程、石木、波門、陵傳、餘亢, 前後十一大戰, 程普用自己的才華為東吳的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陳壽贊他:先出諸將, 普最年長, 時人皆呼程公。 性好施與, 喜士大夫。 [6]

②凡此諸將, 皆江表之虎臣, 孫氏之所厚待也。

B.黃蓋

黃蓋(生卒年不詳), 字公覆, 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人。 東漢末年名將, 曆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 早年為郡吏, 後追隨孫堅走南闖北。 孫權即位, 諸山越不賓, 黃蓋活躍在鎮撫山越的一線, 前後九縣, 所在悉平, 遷丹楊都尉。

黃蓋和程普一樣, 同樣是三朝元老, 但是相對于程普來說, 黃蓋在戰役上並沒有其這麼搶眼, 不過其知名度恐怕因為“苦肉計”而更被人們所熟知。 後期的黃蓋在吳國平定山越上做出了重大貢獻, 西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 武陵發生蠻族叛亂, 進攻城邑, 黃蓋被調駐為太守, 當時郡中只有五百人, 黃蓋運用戰術, 大開城門引蠻兵入城, 入了一半時, 立即發動攻擊, 斬殺數百人, 並收復所失的城邑,

斬殺其領袖, 放了投降者。 以一季的時間, 平定所有的亂事, 當地的各部落的頭目對他以禮相待。

C.韓當

韓當(?-226年), 字義公。 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 三國時期吳國將領。 韓當因為長於弓箭、騎術並且膂力過人。 曆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代, 隨從其征伐四方, 功勳卓著, 對江東基業的逐漸穩固和吳國的建立有著重要影響。 官至昭武將軍、冠軍太守, 加都督稱號, 封爵石城侯。 黃武五年(226年)卒。

孫堅早期手下有四大將:程黃韓朱,韓當可能是武藝最好的一位,書上說他“便弓馬,有膂力”,“從征伐周旋,數犯危難,陷敵擒虜”,“及孫策東渡,從討三郡,遷先登校尉,授兵二千,騎五十匹。”從賞賜兵馬的數量上他和程普是一樣的,應該立下了不少戰功。之後從征劉勳,破黃祖,還討鄱陽,領樂安長,山越畏服。韓當也是忙碌的,不僅戰鬥沒少打,還得時不時當當縣官,治治山越。兩線效果都很良好,也說明韓當的能力很出眾。

D.蔣欽

蔣欽(?-220年),字公奕,九江壽春人。中國東漢末年東吳的重要將領,曾助孫策平定江東及參與合肥之戰;隨呂蒙攻打關羽後,回軍途中病逝。

建安二十年,孫權進攻合肥,卻輕視敵方而被張遼擊敗。孫權撤退時在逍遙津北遭曹軍追擊,蔣欽與甘甯、淩統、呂蒙和徐盛等奮勇戰鬥,孫權才得以成功撤退。戰後遷蕩寇將軍,領濡須督。後來轉任右護軍,典領辭訟。孫堅給兒子留下了程、黃、韓三寶,孫策給弟弟留下的更多,蔣欽就是其中一位。說起戰功,蔣欽作為早期吳的將領,也參與了江東平定戰。“與策周旋,平定三郡”,“又從定豫章。”蔣欽很早迎來了獨自行動的機會,調授葛陽尉,曆三縣長時,他親自討平盜賊,遷西部都尉。在孫權接班後,蔣欽還與董襲等分別征討鄱陽賊彭虎等。

E.周泰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鳳台)人。三國時期吳國武將。孫策平定江東時與同郡蔣欽一起加入孫策軍,隨孫策左右,後孫權愛其為人,向孫策請求讓周泰跟隨自己。周泰多次於戰亂當中保護孫權的安危,身上受的傷多達幾十處,就像在皮膚上雕畫一樣,吳將朱然、徐盛等因此對其拜服。後來孫權為了表彰周泰為了東吳出生入死的功績,而賜給他青羅傘蓋。官至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陵陽侯。

周泰是和蔣欽一個時期投到孫策帳下的早期將領,“與蔣欽隨孫策為左右,服事恭敬,數戰有功。策入會稽,署別部司馬,授兵。”一定意義上,他們倆就是孫策的關羽張飛。孫權贊周泰:"幼平,卿為孤兄弟戰如熊虎,不惜軀命,被創數十,膚如刻畫,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馬之重乎!卿吳之功臣,孤當與卿同榮辱,等休戚。幼平意快為之,勿以寒門自退也。"

宣城一戰可以說讓周泰名聲大振,當時“權住宣城,使士自衛,不能千人,意尚忽略,不治圍落,而山賊數千人卒至。”這樣的情況下,逃都來不及,“權始得上馬,而賊鋒刃已交於左右,或斫中馬鞍,”危急時刻,“眾莫能自定。惟泰奮激,投身衛權,膽氣倍人,左右由泰並能就戰。”用身體護衛主公,帶頭指揮已經慌亂的兵士作戰,真是忠心耿耿,勇猛過人。這一戰殺退賊兵,周泰身被十二創,良久乃蘇。書中直言“是日無泰,權幾危殆。”

以上就是小編認為東吳十二虎臣中,排名前五的武將,他們都為東吳立下了赫赫戰功,更讓人稱讚的是這批早期將領的人品也都讓人敬佩。

孫堅早期手下有四大將:程黃韓朱,韓當可能是武藝最好的一位,書上說他“便弓馬,有膂力”,“從征伐周旋,數犯危難,陷敵擒虜”,“及孫策東渡,從討三郡,遷先登校尉,授兵二千,騎五十匹。”從賞賜兵馬的數量上他和程普是一樣的,應該立下了不少戰功。之後從征劉勳,破黃祖,還討鄱陽,領樂安長,山越畏服。韓當也是忙碌的,不僅戰鬥沒少打,還得時不時當當縣官,治治山越。兩線效果都很良好,也說明韓當的能力很出眾。

D.蔣欽

蔣欽(?-220年),字公奕,九江壽春人。中國東漢末年東吳的重要將領,曾助孫策平定江東及參與合肥之戰;隨呂蒙攻打關羽後,回軍途中病逝。

建安二十年,孫權進攻合肥,卻輕視敵方而被張遼擊敗。孫權撤退時在逍遙津北遭曹軍追擊,蔣欽與甘甯、淩統、呂蒙和徐盛等奮勇戰鬥,孫權才得以成功撤退。戰後遷蕩寇將軍,領濡須督。後來轉任右護軍,典領辭訟。孫堅給兒子留下了程、黃、韓三寶,孫策給弟弟留下的更多,蔣欽就是其中一位。說起戰功,蔣欽作為早期吳的將領,也參與了江東平定戰。“與策周旋,平定三郡”,“又從定豫章。”蔣欽很早迎來了獨自行動的機會,調授葛陽尉,曆三縣長時,他親自討平盜賊,遷西部都尉。在孫權接班後,蔣欽還與董襲等分別征討鄱陽賊彭虎等。

E.周泰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鳳台)人。三國時期吳國武將。孫策平定江東時與同郡蔣欽一起加入孫策軍,隨孫策左右,後孫權愛其為人,向孫策請求讓周泰跟隨自己。周泰多次於戰亂當中保護孫權的安危,身上受的傷多達幾十處,就像在皮膚上雕畫一樣,吳將朱然、徐盛等因此對其拜服。後來孫權為了表彰周泰為了東吳出生入死的功績,而賜給他青羅傘蓋。官至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陵陽侯。

周泰是和蔣欽一個時期投到孫策帳下的早期將領,“與蔣欽隨孫策為左右,服事恭敬,數戰有功。策入會稽,署別部司馬,授兵。”一定意義上,他們倆就是孫策的關羽張飛。孫權贊周泰:"幼平,卿為孤兄弟戰如熊虎,不惜軀命,被創數十,膚如刻畫,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馬之重乎!卿吳之功臣,孤當與卿同榮辱,等休戚。幼平意快為之,勿以寒門自退也。"

宣城一戰可以說讓周泰名聲大振,當時“權住宣城,使士自衛,不能千人,意尚忽略,不治圍落,而山賊數千人卒至。”這樣的情況下,逃都來不及,“權始得上馬,而賊鋒刃已交於左右,或斫中馬鞍,”危急時刻,“眾莫能自定。惟泰奮激,投身衛權,膽氣倍人,左右由泰並能就戰。”用身體護衛主公,帶頭指揮已經慌亂的兵士作戰,真是忠心耿耿,勇猛過人。這一戰殺退賊兵,周泰身被十二創,良久乃蘇。書中直言“是日無泰,權幾危殆。”

以上就是小編認為東吳十二虎臣中,排名前五的武將,他們都為東吳立下了赫赫戰功,更讓人稱讚的是這批早期將領的人品也都讓人敬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