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段子手”,不留情嘲諷維新元老,對伊藤博文還算給面子

伊藤博文誠然是一位風度翩翩的秀才, 在漢學方面, 他只有做歪詩的本領……加之口若懸河, 很能夠一時把人們弄得糊裡糊塗。 然而, 這不過是秘書的才幹, 是翰林的能力, 而不是宰相的資質。

這話不是我說的, 是一個叫中江兆民的日本作家在其著作《一年有半》裡說的。 當時他身患癌症, 醫生告訴他只能活一年半了。 因此, 他要把有限的生命, 投入到他一貫所做的噁心明治政府的工作中去。 書寫完了, 人也快死了。 當年即由其徒弟幸德秋水整理出版——十年後, 幸德秋水等十二人被以謀刺天皇罪, 掉了腦袋。

此時是1901年, 伊藤博文如日中天, 中江兆民對伊藤博文的譏諷, 是否有道理呢?

我們不如來看看在馬關條約簽訂過程中, 把李鴻章搞得有些灰頭土臉的伊藤博文, 是否真如中江兆民寫的那樣不堪。

伊藤博文本姓林, 出生在平民家庭, 父親做了別人的養子,

父親的養父又做了別人的養子, 伊藤博文, 就是養子的養子的兒子。 怎樣?很繞吧。 只說明了一件事, 他們家窮得滴血。

1857年, 他受教于著名學者吉田松陰且深受器重。

吉田松陰曾經做過很冒險的事, 他想看看洋人為何厲害。 1854年, 帶著小兄弟金子重輔, 冒著叛國的危險, 月黑風高夜, 劃著小船到美國炮艦下, 要求上船, 又要求美國人把他帶到西洋去。 結果, 美國船長不願違反日本禁止民眾出國的法律, 沒幫他。 下船之後, 兩人自願投案。 被判刑。 吉田松陰本來有點地位, 被分派到條件較好的監獄, 可憐的小兄弟則被扔到平民監獄, 第二年病死獄中。

伊藤博文跟吉田松陰學了些什麼呢?

只要看看吉田教些什麼就知道了。

《論語》《孟子》《孝經》《禮記》《孫子兵法》《史記》《三國志》……

由是可知, 伊藤博文, 還是有些漢學功底的。

那麼, 他的漢詩到底寫得怎麼樣呢?

1909年, 伊藤博文前往清國, 離開日本前, 寫了首漢詩——秋晚辭家上遠程, 車窗談盡聽蟲聲。 明朝渤海波千尺, 欲悼忠魂是此行。

從這詩看, 至少也有秀才舉人的水準, 應該算不上歪詩吧?

不過, 如果看看中江兆民給其他維新大人物下的斷語, 就知道他對伊藤博文, 已很給面子了。

山縣有朋小有慧黠(聰慧又狡猾), 松方正義糊塗透頂, 西鄉從道膽怯懦弱。 其餘的元老, 不值一提。 假使伊藤博文以下的元老都早一天死去,

便可以早一天對國家有好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