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窮人造園記:就是這麼一步一步的挪騰

家在內蒙最南端, 挨著河北。 冬天漫長, 從十一月一直到五月。 夏天幹熱缺雨, 春天沙塵狂風, 似乎每個地域的花友都有各自無法逆轉的天時缺陷, 心裡也只好認命了。 目前最大的威脅, 就是越冬。 。 按理藤月之類的應該栽在盆子裡, 冬天搬進室內才穩當, 但本人實在不喜歡盆栽, 所以還是冒險栽在了花池裡。 心裡已經籌畫好了越冬措施, 只等實踐才知成敗。 如果越冬失敗, 那明年只好改種蔬菜了 呵!

第一張照片去年初剛開始裝修時, 用手機拍的, 閣樓有50坪, 通向露臺的窗臺又高又小, 裝修時找工人把窗子改成了落地的大窗, 因為窗子旁邊是書架和暖氣, 沒辦法再開門, 只好把窗戶做的大一些, 當門用了。 。 露臺上一馬平川, 和鄰居家完全沒有任何隔離, 露臺前方只有一米高的矮牆, 也沒有防護欄。 還有兩根醜陋的通氣管道杵在那, 有一根還正正當當杵在窗前。


黑線畫的就是我的領地。

去年入夏, 開始做露臺地面, 等於是多了一層防水, 心裡也安心些。



做完的建築垃圾收了四大蛇皮袋, 工人說從樓頂丟下去就行, 嚇我一跳, 別說是七八十斤的一大袋東西了, 就連半塊磚頭丟下去也可能出事啊, 後來這些垃圾全是自己扛下去丟掉的。
接下來就是建花池, 親戚幫忙, 送了四百多塊空心磚, 沒法子, 手上沒米, 只好又是自己全抱上樓的。


還有這個桌椅,不知道是被誰丟掉的,我象撿到寶一樣撿回家的。本來是散了架的,重新買鑼絲固定好。

砌花池的照片居然找不到了,也是我自己吊線,自己砌的,還算平整,重要的是省銀子,窮人家過日子就得精打細算哈。
很慘澹,等於什麼都沒做。
發誓再不能拖泥帶水了,首先就是解決防護欄。。。


護欄完工後當時預報有雪,我怕生銹,所以不敢耽誤,買漆,自己刷了兩遍,花了三天時間,然後就來了一場大雪,步子趕的剛剛好。



接下來是花池內的防水層,防水公司說必須氣溫到零度以上,才能施工,只好耐著性子等到五月,才開始動工。




花池防水一結束,馬不停蹄開始做花土。。先去郊區一家熱力公司牆外,手刨了5大袋爐渣,扛回家一塊塊敲碎,鋪在花池底部,做排水層。


朋友廠子裡淘了一堆保溫板,配在花池內側,這是為了平安越冬,這裡不詳說了。


下來是緊要的花土,找人買了28袋園田土,17袋水砂,這東西太沉,只能花錢雇師傅。另外的23袋腐葉土相對輕點,被我花兩批自己扛上樓的,省了180塊工錢。


把園田土、腐葉土和水砂,用殺蟲劑和殺菌劑各自拌了一遍,又是一個大工程,老腰差點累斷。
然後三樣土拌在一起,具體配比記不清了,總之是試驗了透水性之後才放心裝池的,然後花草移栽進池。



==============================================================
最後記錄一下目前花草的狀態。。
花草移栽一個多月了,幸好溫度一直沒有升高,對緩苗確實有利,但是相應的,緩苗成功後的植物卻因為低溫總也不能長開。花池裡還是土多植物少,裸露的土壤確實不好看,但和最初比起來,也確實豐滿了一點了。前幾天趁著雨後,拍照記錄,不懼美醜,一率留存,以備日後對比。
第一個區域:
北牆下,東側,挨著門。
花池寬一米,長一米五。
植物:金禾女貞,粉錐繡球“香草草莓”,絡石,鐵線蓮“烏托邦”,繡球“無盡夏”,玉簪“春光”,羽葉薰衣草,綿毛水蘇,斑葉薄荷,中華景天,金葉過路黃,金葉佛甲草,以及六個品種的礬根,分別是“瑪瑪蕾都”,“富硒浪芭”,“萊姆裡基”,“巴黎”,“好萊塢”和“草莓漩渦”。
下面照片裡,這個區域的位置可以看的很清楚:

本以為這個區域是北露臺的北牆下,應該很蔭蔽,本來這個區域選擇的都是喜蔭植物,比如礬根,但不成想下午陽光直接無遮擋的照過來,本來很擔心的礬根色彩卻更豔麗斑斕了,看來還比較耐曬,松了一口氣。唯獨那一棵無盡夏,午後西曬,讓它嫩嫩的葉片都有點幹焦了。
下面是這個區域的俯瞰照,可以看的很清楚,植物還沒長開,土壤都裸露著,而且本來應該有高低錯落效果的植物們,卻還處在同一海拔上,美感自然差了好多:

照植物生長來看,這個區域其實有望在今年就能豐滿起來,目前只缺長葉型植物,大花蔥,百子蓮,都很漂亮,而且預留了空位,就在女貞之前,玉簪之後,濃綠的長葉,正好把兩者植物類同的黃綠色區隔開來。








第二個區域,是露臺東側花池,長度是四米五,從裡往外,主要花草是小鐵“富士藍”,白木香,小鐵“蜜蜂之戀”,藤月大遊行,藤月黃金慶典,藤月粉色達芬奇。這幾個主要東西,間隔都在一米左右,中間各種草花隔開。

隔著蜜蜂之戀一米,是一棵大遊行,雖然現在並不十分喜愛這個品種,但它是我初入門時最早認識並喜歡的藤月,成了一個心結,乾脆也弄了一棵,裸根到的貨,緩苗很艱難,現在開始抽發新枝,但這裡的陽光要到早晨八點多才能見到,所以不如靠外的藤月長的好。左邊兩棵蛇鞭菊,也是幾年前最早認識的宿根植物,移栽時剛在盆裡發葉,現在一個月下來,已經長到三十多公分了,非常乾淨,一點病蟲都沒有。旁邊的藍花鼠尾草現在有點喧賓奪主,被風吹的東倒西歪。


再下來是藤月黃金慶典,進花池時還只是個小芽,現在長到四十多公分了,枝條相對很軟,目前沒有新枝條出來,想過把這根枝條橫拉,看看會不會有側芽出來,但還沒經大神指點,所以一直沒有做。旁邊栽的桔梗,是上月在一片桔梗田裡挖來的,三顧茅廬一樣才找到主人,那個大媽失笑說挖就挖吧,還來問我做什麼。我說什麼事都幹,賊是不能做的。

最外側,主要是一棵粉達。青蓮家的裸根苗子,緩的很好,現在有七八個花苞,和旁邊的黃金慶典距離有一米,這些東西隔的遠,主要也是怕以後長的太密,影響通風,而且互相傳染病蟲害。這兩個中間栽了兩棵羽扇豆和一片薄荷。粉達外面是一棵天藍鼠尾草和黃金菊。天藍鼠尾草的株型比藍花鼠尾漂亮多了,修長飄逸,前面是黃金菊,加上粉達的粉花,目前欠缺的還是時間。



===================================================
下面是露臺西側的花池,長度也是四米多。
貼北牆有個小L形拐角,左邊是一棵白繡球,角落是小鐵如夢,地上散落栽了中華景天和金葉佛甲草,目前還沒把土皮鋪滿,旁邊護欄上配了遮陽網,但小鐵的中上部還是可以沐浴陽光的,只是小鐵的下部和旁邊的另一棵無盡夏被遮住西曬陽光而已。


這棵如夢也真是慘,盆栽寄來時就被一場倒春寒的大雪凍了一下,開春後把盆放在露臺上,又被幾場狂風,生生把葉子吹了個精光。現在這些葉片全是地栽後重新出來的,同時又有一堆小花苞跟著出來,十分的期待。

再往外是另一棵無盡夏,因為沒有西曬問題,所以不象第一區域裡那棵有焦葉現象,全株都是水嫩嫩的,也是滿頭花苞,花色略微偏藍,不知道全打開了會是什麼顏色的。


無盡夏往外是一棵藤月夏洛特女郎,挨著一棵月季粉和平是王露給的贈品,再外就是一棵毛地黃,勝境系列的,栽完卻忘了是什麼花色,長的傻大傻大的,卻一直沒有抽出花箭。遮陽網到此結束,月季可以充分享受全天候的陽光。


毛地黃往外是千屈菜,薄荷和溪蓀,再下來就是一棵藤月安吉拉了。對於急性子來說,安吉拉算是最快達到花牆效果的藤月了吧,這個照片拍於四天前,安吉拉的枝條剛出不久,算一算從下池起,緩苗就緩了將近一個月,而最近四天長的卻很快,枝葉爆了很多。

花池最外面,是藍雪花和藤月湯瑪斯。。。最近幾天藍雪花開始壯大,湯瑪斯上月收苗時,帶著黑斑病來的,噴了兩次藥,開始抽新枝條,現在病葉全部被我剪掉,今天看新葉片已經很旺盛了,和照片對比,也不過四五天時間而已。湯瑪斯花朵是金黃色,藍雪是清涼的藍色,也是一個被我寄予厚望的角落。

==========================================================
露臺北側,總寬度大概6米以上,這個區域本意是以果樹為主,因為夏天不是購買果苗的季節,所以就亂栽了一通,也是這個位置一直沒給大家看的原因哈。先傳張圖片,可以把北側花池看的直觀一些:




上面幾張是夏天時拍的,現在的空白位置已經栽活了4棵藍莓,還有兩棵無花果的位置還在預留,棗樹是建池初期就栽下的,後來不小心出了點肥害,葉片全捲曲了,開好的小花朵也全都落了,沒能結成果子。
最後再說一下花池池體的美化。。這篇帖子名用了窮人二字,有朋友說是矯情,其實在花池的處理上,就完全不愧這個帖子名啦。
池壁本身是空心磚,是在建築工地上班的親戚送的。
池子表面,是自己買的工具,抹上去的水泥。
池子正面,是自己從野外撿來的廢棄的碎大理石片,扛上六樓,然後按顏色和大小,吊上水平線,一片一片用水泥粘上去的。





花池池壁美化的法子有千萬種,本人選擇的是最省錢的那種,全程只用了點水泥沙子而已,其他的全是自己的苦力。
當然即便稱的上好看,我也希望早點被植物蓋住,畢竟我實在不喜歡人工痕跡太多的園子。
結束前,忍不住再告訴一下,花池裡植物休眠之後,我用塑膠做起了小拱棚,上面覆蓋了雙層棉被。
前陣子持續零下二十度的夜溫,昨天中午揭開覆蓋物,查看土壤墒情,結果發現植物完好,土表完全沒有霜凍痕跡。
我們地區最低夜溫也就是零下二十幾度了,看來這種覆蓋方法的成功性,還是很樂觀的。
哈。



還有這個桌椅,不知道是被誰丟掉的,我象撿到寶一樣撿回家的。本來是散了架的,重新買鑼絲固定好。

砌花池的照片居然找不到了,也是我自己吊線,自己砌的,還算平整,重要的是省銀子,窮人家過日子就得精打細算哈。
很慘澹,等於什麼都沒做。
發誓再不能拖泥帶水了,首先就是解決防護欄。。。


護欄完工後當時預報有雪,我怕生銹,所以不敢耽誤,買漆,自己刷了兩遍,花了三天時間,然後就來了一場大雪,步子趕的剛剛好。



接下來是花池內的防水層,防水公司說必須氣溫到零度以上,才能施工,只好耐著性子等到五月,才開始動工。




花池防水一結束,馬不停蹄開始做花土。。先去郊區一家熱力公司牆外,手刨了5大袋爐渣,扛回家一塊塊敲碎,鋪在花池底部,做排水層。


朋友廠子裡淘了一堆保溫板,配在花池內側,這是為了平安越冬,這裡不詳說了。


下來是緊要的花土,找人買了28袋園田土,17袋水砂,這東西太沉,只能花錢雇師傅。另外的23袋腐葉土相對輕點,被我花兩批自己扛上樓的,省了180塊工錢。


把園田土、腐葉土和水砂,用殺蟲劑和殺菌劑各自拌了一遍,又是一個大工程,老腰差點累斷。
然後三樣土拌在一起,具體配比記不清了,總之是試驗了透水性之後才放心裝池的,然後花草移栽進池。



==============================================================
最後記錄一下目前花草的狀態。。
花草移栽一個多月了,幸好溫度一直沒有升高,對緩苗確實有利,但是相應的,緩苗成功後的植物卻因為低溫總也不能長開。花池裡還是土多植物少,裸露的土壤確實不好看,但和最初比起來,也確實豐滿了一點了。前幾天趁著雨後,拍照記錄,不懼美醜,一率留存,以備日後對比。
第一個區域:
北牆下,東側,挨著門。
花池寬一米,長一米五。
植物:金禾女貞,粉錐繡球“香草草莓”,絡石,鐵線蓮“烏托邦”,繡球“無盡夏”,玉簪“春光”,羽葉薰衣草,綿毛水蘇,斑葉薄荷,中華景天,金葉過路黃,金葉佛甲草,以及六個品種的礬根,分別是“瑪瑪蕾都”,“富硒浪芭”,“萊姆裡基”,“巴黎”,“好萊塢”和“草莓漩渦”。
下面照片裡,這個區域的位置可以看的很清楚:

本以為這個區域是北露臺的北牆下,應該很蔭蔽,本來這個區域選擇的都是喜蔭植物,比如礬根,但不成想下午陽光直接無遮擋的照過來,本來很擔心的礬根色彩卻更豔麗斑斕了,看來還比較耐曬,松了一口氣。唯獨那一棵無盡夏,午後西曬,讓它嫩嫩的葉片都有點幹焦了。
下面是這個區域的俯瞰照,可以看的很清楚,植物還沒長開,土壤都裸露著,而且本來應該有高低錯落效果的植物們,卻還處在同一海拔上,美感自然差了好多:

照植物生長來看,這個區域其實有望在今年就能豐滿起來,目前只缺長葉型植物,大花蔥,百子蓮,都很漂亮,而且預留了空位,就在女貞之前,玉簪之後,濃綠的長葉,正好把兩者植物類同的黃綠色區隔開來。








第二個區域,是露臺東側花池,長度是四米五,從裡往外,主要花草是小鐵“富士藍”,白木香,小鐵“蜜蜂之戀”,藤月大遊行,藤月黃金慶典,藤月粉色達芬奇。這幾個主要東西,間隔都在一米左右,中間各種草花隔開。

隔著蜜蜂之戀一米,是一棵大遊行,雖然現在並不十分喜愛這個品種,但它是我初入門時最早認識並喜歡的藤月,成了一個心結,乾脆也弄了一棵,裸根到的貨,緩苗很艱難,現在開始抽發新枝,但這裡的陽光要到早晨八點多才能見到,所以不如靠外的藤月長的好。左邊兩棵蛇鞭菊,也是幾年前最早認識的宿根植物,移栽時剛在盆裡發葉,現在一個月下來,已經長到三十多公分了,非常乾淨,一點病蟲都沒有。旁邊的藍花鼠尾草現在有點喧賓奪主,被風吹的東倒西歪。


再下來是藤月黃金慶典,進花池時還只是個小芽,現在長到四十多公分了,枝條相對很軟,目前沒有新枝條出來,想過把這根枝條橫拉,看看會不會有側芽出來,但還沒經大神指點,所以一直沒有做。旁邊栽的桔梗,是上月在一片桔梗田裡挖來的,三顧茅廬一樣才找到主人,那個大媽失笑說挖就挖吧,還來問我做什麼。我說什麼事都幹,賊是不能做的。

最外側,主要是一棵粉達。青蓮家的裸根苗子,緩的很好,現在有七八個花苞,和旁邊的黃金慶典距離有一米,這些東西隔的遠,主要也是怕以後長的太密,影響通風,而且互相傳染病蟲害。這兩個中間栽了兩棵羽扇豆和一片薄荷。粉達外面是一棵天藍鼠尾草和黃金菊。天藍鼠尾草的株型比藍花鼠尾漂亮多了,修長飄逸,前面是黃金菊,加上粉達的粉花,目前欠缺的還是時間。



===================================================
下面是露臺西側的花池,長度也是四米多。
貼北牆有個小L形拐角,左邊是一棵白繡球,角落是小鐵如夢,地上散落栽了中華景天和金葉佛甲草,目前還沒把土皮鋪滿,旁邊護欄上配了遮陽網,但小鐵的中上部還是可以沐浴陽光的,只是小鐵的下部和旁邊的另一棵無盡夏被遮住西曬陽光而已。


這棵如夢也真是慘,盆栽寄來時就被一場倒春寒的大雪凍了一下,開春後把盆放在露臺上,又被幾場狂風,生生把葉子吹了個精光。現在這些葉片全是地栽後重新出來的,同時又有一堆小花苞跟著出來,十分的期待。

再往外是另一棵無盡夏,因為沒有西曬問題,所以不象第一區域裡那棵有焦葉現象,全株都是水嫩嫩的,也是滿頭花苞,花色略微偏藍,不知道全打開了會是什麼顏色的。


無盡夏往外是一棵藤月夏洛特女郎,挨著一棵月季粉和平是王露給的贈品,再外就是一棵毛地黃,勝境系列的,栽完卻忘了是什麼花色,長的傻大傻大的,卻一直沒有抽出花箭。遮陽網到此結束,月季可以充分享受全天候的陽光。


毛地黃往外是千屈菜,薄荷和溪蓀,再下來就是一棵藤月安吉拉了。對於急性子來說,安吉拉算是最快達到花牆效果的藤月了吧,這個照片拍於四天前,安吉拉的枝條剛出不久,算一算從下池起,緩苗就緩了將近一個月,而最近四天長的卻很快,枝葉爆了很多。

花池最外面,是藍雪花和藤月湯瑪斯。。。最近幾天藍雪花開始壯大,湯瑪斯上月收苗時,帶著黑斑病來的,噴了兩次藥,開始抽新枝條,現在病葉全部被我剪掉,今天看新葉片已經很旺盛了,和照片對比,也不過四五天時間而已。湯瑪斯花朵是金黃色,藍雪是清涼的藍色,也是一個被我寄予厚望的角落。

==========================================================
露臺北側,總寬度大概6米以上,這個區域本意是以果樹為主,因為夏天不是購買果苗的季節,所以就亂栽了一通,也是這個位置一直沒給大家看的原因哈。先傳張圖片,可以把北側花池看的直觀一些:




上面幾張是夏天時拍的,現在的空白位置已經栽活了4棵藍莓,還有兩棵無花果的位置還在預留,棗樹是建池初期就栽下的,後來不小心出了點肥害,葉片全捲曲了,開好的小花朵也全都落了,沒能結成果子。
最後再說一下花池池體的美化。。這篇帖子名用了窮人二字,有朋友說是矯情,其實在花池的處理上,就完全不愧這個帖子名啦。
池壁本身是空心磚,是在建築工地上班的親戚送的。
池子表面,是自己買的工具,抹上去的水泥。
池子正面,是自己從野外撿來的廢棄的碎大理石片,扛上六樓,然後按顏色和大小,吊上水平線,一片一片用水泥粘上去的。





花池池壁美化的法子有千萬種,本人選擇的是最省錢的那種,全程只用了點水泥沙子而已,其他的全是自己的苦力。
當然即便稱的上好看,我也希望早點被植物蓋住,畢竟我實在不喜歡人工痕跡太多的園子。
結束前,忍不住再告訴一下,花池裡植物休眠之後,我用塑膠做起了小拱棚,上面覆蓋了雙層棉被。
前陣子持續零下二十度的夜溫,昨天中午揭開覆蓋物,查看土壤墒情,結果發現植物完好,土表完全沒有霜凍痕跡。
我們地區最低夜溫也就是零下二十幾度了,看來這種覆蓋方法的成功性,還是很樂觀的。
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