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嘿,老鐵,這個端午節由來,你造麼?可別只曉得紀念屈原大人呐~

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剛過, 小夥伴兒們, 有木有吃粽子嘞?端午節, 是不是只想著紀念抱著巨石投汨羅江自盡的屈原大人啦?!若是你只聽說過五月初五, 屈原投江這一個屬於端午節的由來, 典故, 那你就真的out啦, 來來來, 筆者給你們科普一波, 趕緊碼起來吧~

吳王夫差十二年五月初五即西元前484年五月初五, 吳王夫差下令將大將伍子胥(胥, xu, 第四聲)屍體以鴟夷革(皮革製成的袋子)裹著拋棄於錢塘江中, 這是端午節的另一則由來。

伍子胥

有人這時就好奇啦, 伍子胥是哪一個喲, 沒聽說過誒, 別急, 聽筆者慢慢講來。

伍子胥(西元前559年~西元前484年), 名員(在這裡不讀yuan,讀yun, 第二聲。 ), 字子胥。 春秋末期楚國椒邑(今天的湖北省監利縣黃歇口鎮伍楊村人)。 在·吳國領兵作戰, 立下了功勳, 於是乎, 吳王一開心, 賞了他一塊名為“申”的封地, so, 我們也可以叫他“申胥”(老鐵們,

可別想歪哈。 )。 伍子胥先祖伍舉, 以剛正不阿, 直言進諫楚莊王(楚莊王就是一鳴驚人的那位大佬)而得名, 靠著他的名氣, 他的子孫後代也在楚國留下了名聲。 到了伍奢(咱們今天故事的主角的親爹)這一代, 時運不濟, 讓人(朝中的同僚費無極)給坑了一把, 伍奢和倆兒子(伍子胥是小兒子, 被抓的兩個是他的兩位哥哥)讓人給抓起來砍了腦袋, 這伍子胥一看, 不得了, 這我得逃命啊, 等有朝一日, 我混的不錯的時候, 得給他們報仇雪恨啊, 於是乎, 打扮的灰頭土臉的就逃命去了, 一路狂奔到吳國。 由於受到吳王闔閭(這位老鐵曾和臥薪嚐膽的那位越王勾踐在西元前496年幹過一仗, 由於年老體弱, 被越軍亂箭射中, 腳趾受傷不治身亡)重用,
大破楚國(幹趴楚國之時, 順帶替冤死的父親和哥哥報了仇, 還把此時已經死了多年的楚莊王給開棺鞭屍了), 北震齊晉, 南服越人, 封爵相國公(爵位等級由高到低依次為:公, 侯, 伯, 子, 男)。 吳王夫差(闔閭的兒子)繼位後, 對其提出的“聯齊抗越”戰略表示不滿, 又聽信了奸臣伯嚭的讒言, 最終, 將其賜死。

吳王夫差

話說夫差為啥對伍子胥提出的戰略不滿呢?原來啊, 這夫差繼位沒多久, 滿腦子想的都是給自己那可憐的爹報仇啊, 可把勾踐那老小子恨透了, 帶著重兵直接兵鋒直指越國, 勾踐呢, 沉迷於前一次戰爭的勝利中不可自拔, 滿心歡喜的就去迎戰了, 結果呢。 輕敵的勾踐讓夫差打了臉, 越軍被圍困於會稽山中, 夫差帶著吳軍大隊人馬駐紮在山下, 逼得勾踐投降入吳為奴三載當牛做馬幹苦力, 早晚一炷香一首挽歌給闔閭道歉, 請闔閭早日冤魂度化轉世。 伍子胥此時建議夫差趁機殺掉勾踐, 一舉攻滅越國。 可是夫差覺得這樣不厚道, 於是, 就沒起殺心。 (這一時的心軟也給勾踐日後臥薪嚐膽,

攻滅吳國製造了機會, 給吳國留下了巨大的禍患。 ), 伍子胥這每日和夫差怒懟, 杠正面。 勾踐手底下的謀士范蠡心裡可樂開了花, 重金收買了夫差面前的大紅人, 吳國重臣兼奸臣伯嚭(嚭, pi, 第三聲)。 讓伯嚭每天在夫差面前各種黑化伍子胥, 夫差每日被伍子胥懟的心裡有火沒處發, 見自己“肚子裡的蛔蟲”伯嚭也不待見伍子胥, 一瞅, 機會來了, 順勢在西元前484這年下令賜死伍子胥。 可憐為了吳國江山社稷操碎了心的伍子胥就這樣死去了, 一代將星就此隕落。 (PS:越國謀士范蠡重金收買伯嚭發生在勾踐入吳為奴期滿回國之後。 )

美味的粽子

伍子胥臨死前要家人將他的眼珠挖出,掛于吳國都城姑蘇的東城門上,表示要“親眼看著越國軍隊滅掉吳國”,夫差可不開心了:伍子胥啊,伍子胥,我頂你個肺喲,你臨死前就不能給我留句好聽的話?氣炸了的夫差終於決定,用鴟夷革把伍子胥的屍體包裹起來,投進錢塘江喂魚。後來啊,伍子胥的預言還真的就實現了,吳國國都真的如他所料,被越軍攻陷。

由於伍子胥屍沉錢塘江之事在時間上來講遠遠早于屈原投江的時間,故爾,不少史學家,史料文獻觀點認為,中國的端午節習俗應該與伍子胥有關,與屈原大人沒多大關係。

美味的粽子

伍子胥臨死前要家人將他的眼珠挖出,掛于吳國都城姑蘇的東城門上,表示要“親眼看著越國軍隊滅掉吳國”,夫差可不開心了:伍子胥啊,伍子胥,我頂你個肺喲,你臨死前就不能給我留句好聽的話?氣炸了的夫差終於決定,用鴟夷革把伍子胥的屍體包裹起來,投進錢塘江喂魚。後來啊,伍子胥的預言還真的就實現了,吳國國都真的如他所料,被越軍攻陷。

由於伍子胥屍沉錢塘江之事在時間上來講遠遠早于屈原投江的時間,故爾,不少史學家,史料文獻觀點認為,中國的端午節習俗應該與伍子胥有關,與屈原大人沒多大關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