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若法正還在:蜀漢不會這麼早退出三國舞臺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鐵面無私, 卻不知他身為蜀郡太守因為小小的恩怨就打死打傷數人。

甚至諸葛亮還替他向劉備辯解:“主公之在公安也, 北畏曹公之強, 東憚孫權之逼, 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 進退狼跋, 法孝直為之輔翼, 令翻然翱翔, 不可複製, 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諸葛亮言語之意便是”法正功大, 不可太過管制“。 非但如此, 就連後來立的《蜀法》, 法正也是其中一位制定者。

網路配圖

法正又是何許人呢?他原為劉璋的部下謀士, 後來勸說了劉璋向劉備投降。

奇謀獻計斬殺了曹操大獎夏侯淵也是他的聲望巔峰, 深得劉備器重。 若論計謀, 他並不比諸葛村夫差多少;論政治, 也是劉備手下的重臣, 被陳壽稱讚可與程昱、郭嘉相比。

但他評價諸葛亮為”然亮才, 於治戎為長, 奇謀為短。 理民之幹, 優於將略。 “, 說明陳壽在謀略方面是更看重法正的。 這倒不是亮黑(貶低諸葛亮的歷史愛好者們)的問題, 而是客觀說明了法正在治世才能上確實有能與諸葛一較高下的能力。

網路配圖

令人可惜的是, 西元220年(魏黃初元年), 法正去世, 終年四十五歲。 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 一連哭泣數日。 被追諡為翼侯, 也是劉備在位是的唯一封諡。 後來劉備東征孫權為關羽報仇, 群臣大多進諫, 皆不聽從。

西元222年(章武二年),

蜀、吳因關羽之死而爆發的夷陵大戰, 蜀軍戰敗, 退回白帝。 諸葛亮感歎道:“若法孝直還在, 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 若隨行東征, 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可見即使是諸葛亮的威信也尚且不如常隨軍出征的法正, 也是內臣的一種悲哀。

網路配圖

蜀國後世的衰微與諸葛亮的聲望不足也有著很大關係, 劉備執意傾全國之力為關羽報仇加劇了蜀國的亡國。 只可歎一句若法正尚在, 夷陵大戰陸遜也不會只出個“以逸待勞”, 也未必會讓蜀國大傷元氣, 慢慢退出三國的舞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