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族與遊牧民族霸主之爭持續過千年,最後是被哪個朝代終結的?

遊牧勢力一經興起, 便如澎湃怒潮般不可遏止。 周圍定居民族固然對遊牧文化的形成有其影響, 但待遊牧文化獨立成長, 卻倒反也對定居民族文化發生反影響。

騎馬技術便是震動全人類的世界性學習專案, 其影響的意義, 不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競試核子爆炸。

在於中國, 當漢族面臨這股自草原加壓而來的巨大力量時, 第一個反應, 亦即感到必須立刻學習如何適應。

紀元前五世紀中晉國分裂形勢確定之初, 趙襄子攻滅勁敵之一智伯而以其頭顱為飲器,

已明顯見到漢族如何感染了西徐亞—胡人風俗。

馬上戰鬥技術與陪伴發明的馬具類, 自此迅速導入黃河流域。

紀元前三〇七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是個著名的故事, 但這個故事說明, 這已不是漢人追隨胡人步伐的開始, 而是胡化運動高潮, 所以蘇秦遊說六國, 已有趙、楚各萬騎, 燕、魏各六千騎的介紹。

漢人學習胡化, 堪重視又須連帶轉變一部分根深蒂固的定居生活習慣, 便是所謂“胡服”, 一種與傳統漢式寬袖長衣迥異的服裝, 配有革帶與革制長靴的窄袖短裝。

還有帶鉤的使用, 年代屬於戰國以前的中原墳墓中, 從無此類帶鉤出土。 鎧甲也是, 漢族或前漢族向來習慣所用為笨重的皮甲(犀牛皮), 戰國以來才改用鐵制甲胄。

還有, 藝術上動物與騎射狩獵圖案的傳入。

軍事學內容也隨之劇變, 戰鬥主力由傳統的戰車變為騎兵。

騎術使攻擊力增大, 也唯有騎術才能在短時間內集中兵力, 而運動戰與機動突擊, 均非舊時軍事思想, 乃是全新的戰術。

所以, 戰國鐵器文化固然影響北亞細亞遊牧文化, 但“胡化”也對戰國文化產生衝擊, 漢族已處於胡化不足以抗拒遊牧民族的境地, 趙國的帶頭, 又因了此一國家的地理位置與標準胡人根據地鄂爾多斯最接近。

這個現象具體說明了一項事實:當此時期, 胡人遊牧文化非但已能與漢族文化立於對等地位, 並且還使文明的漢人在某種情況下不得不低頭。

雖然最早的漢族, 也因此而受惠, 得在接受刺激下推動漢族文化再向上與再進步。

到漢朝, 匈奴文化中大量容納漢朝文化要素, 卻又因匈奴世界性活動, 而漢族中國得被援引, 第一次在歷史上參加了更廣大的世界圈。

漢族定型並建設統一性民族國家的差不多同時, 草原上最早的匈奴遊牧國家也正在形成, 這是對中國歷史的關鍵性認識。

而且, 值此世界性遊牧文化氾濫北半個歐亞大陸之際, 漢族即使不遇到匈奴, 也定會遇到其他遊牧民族。

恒久上演的“長城內外抗爭劇”, 自此揭開了第一幕。

比匈奴歷史更早的羌族, 與匈奴同時的東胡, 繼匈奴而起的突厥等等, 又從而交替代表北方, 與漢族共同演出, 成為中國歷史的主角, 奠定了以後二千年中國歷史雙軌性基礎。

定居社會與草原社會, 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 一方面並行成雙軌發展, 一方面又相互不斷衝突與融和, 交織構成了迄於十七世紀清朝的全盤中國歷史內容。

這種情形,正便是亞洲歷史的縮影,而其答案須從地理形勢求得。

今日歷史地理學者翻開亞洲地圖,習慣以亞洲東北部堪察加半島尖端,與阿拉伯半島西南端相接,斜向劃一直線,而區分亞洲為兩大部分。直線以南,包含中國東部與南部、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中南半島、印度半島,以及菲律賓、印尼諸島。直線以北,包含西伯利亞、蒙古、新疆、中亞細亞、西南亞。這南、北兩大地域並無適當名詞可以賦予,一般稱前一地域為A地域,後一地域為B地域。

A地域便是地理學上的濕潤地帶,這個地域,年雨量最低也在五百公釐以上,最高可達數千公釐,且存在世界最長的河流。土地表面多耕地與森林,主要栽植的植物為稻,家畜則為牛。

B地域系與A地域強烈對照的乾燥地帶,心臟區在中亞細亞。除裡海與亞伯茲(Elburz)山脈間的細長帶形平原,河川縱橫,雨量多,同於濕潤地帶而多水田,形成乾燥地帶中的特殊地區以外,其餘地區,年雨量均在五百公釐以下,甚至二五〇公釐以下。沃洲、草原、沙漠間雜(西伯利亞則森林)。主要栽培植物為麥,家畜則為羊。

如上簡單說明的亞洲兩大地域,因自然條件差異,人類經濟基礎暨生活手段,以及社會,文化各方面都發生差別。

所以,亞洲歷史便形成這兩個地域長時期的個別發展,而中國版圖兼有A、B兩地域,也鑄定了相同的發展路線。

要一直待到清朝極盛時代,政治上統一成功,而長城內外之爭與中國歷史的雙軌性,才告一總結。

漢族非必要時不越出長城線,但草原的地理條件永遠是其最大限制,儘管遠征軍一次又一次深入草原,卻沒有一次能作較長時間的佔領,更不必想望統一耕地—草原,或移民往北嘗試漢化草原環境。

惟其如此,漢族登上草原之後,即使一切順利,處理方式也不出兩途:殲滅敵人主力與作一次全面性掃蕩,驅逐遊牧民族往更遠處,佔領便告結束;或者,在軍事優勢下,壓迫遊牧民族投降,服從漢族領導,佔領也告結束。

遊牧民族方面,無論早期投降式進入長城,或後期從侵入發展到征服,其移住長城之內的事實則一,而待到進入長城與人數比他們多過數十倍的漢族共同生活,遭遇命運也相共通。

最初,必須放棄部分機動性,以及修正固有遊牧經濟社會形態來學習漢化,才能適應漢族環境。

以後,待不斷調整經濟機能與生活方式至完全適應漢族環境時,他們也已全行喪失機動能力而成為農耕漢族。

這條歷史軌跡幾乎成為公式化,幾乎可以適用於任何附庸遊牧民族或征服遊牧民族。所以,遊牧民族進入漢族中國,結局如同漢族登上草原,不發生什麼決定性影響。

遊牧民族移住漢族過程中,堪注意是被放棄與空虛了的原居住草原地區,立刻會有另一批移動性遊牧民族填補。或者說,另一類新的遊牧民族開始活躍於草原。

這種草原主人遞棒或接力式出現與嬗代,正代表了遊牧歷史一大特徵,與定居社會的朝代嬗代為同一意義。

但古代遊牧世界主權授受轉移的新陳代謝研究,卻不能如對定居社會的順利,今日給予學術界相當困惑。

前來後往遊牧民族的種類以及相互關係,首先便不易肯定,經過幾次移動或征服、通婚或混合,民族血統系譜的辨明,已是棘手問題。

而且,遊牧集團政治形態,往往發展為某一部落領導的征服姓氏部族大聯合,混血範圍因此愈為擴大。

再當聯盟領袖死亡而繼位者無力約束聯盟成員,或者,領導氏部族間自行內訌,或者,遭遇無可抗拒的天災或外來巨大壓力時,聯盟都會立刻分裂,支配集團本身也會散成一個個小部落。

一個時期之後,再由新出現的強有力統治者與統治集團重行組合聯盟,再組合的成員可能仍如舊日,也可能加入新的分子。

如果仍由舊聯盟支配者小部落之一統一本族,並進而聯合其他分子,那便是復興;如果由參加的新分子領導,或者原屬舊聯盟的另一成員部族崛起成為領袖,那便是一個新的“朝代”。

一個時期之後,又再解體,又再開始另一次新的組合與新的迴圈。遊牧民族組合再組合,遊牧世界以外的人不容易覺察與區別,於是民族血統以外,又再增加了大聯合成分與性質辨明的困難。

遊牧政治集團又無國家或朝代的正式名稱,定居社會用以稱呼的,因此只系所認識當時聯盟領導集團名詞以一概全,這種情況,可以最早雄長飛揚於大草原上的匈奴為例證。

“匈奴”只是代表性名稱,本族之外,凡屬匈奴遊牧大帝國聯盟成員:突厥系諸民族、東胡系諸民族、西方系的塞種、今日藏族前身的羌族,還有投奔草原胡化了的漢族,都劃一被稱為“匈奴”。

這些部族當匈奴強盛時代,全體被“匈奴”這個名詞所概括,唯有他們參加聯盟以前,以及匈奴衰退、聯盟破壞,他們自身的民族稱謂才被認識。以後匈奴人一部分投入長城之內,一部分西遷歐洲,這些都不可能全屬匈奴本族,留在草原上的匈奴人與原匈奴聯盟其他會員民族,或其他新自草原以外加入遊牧陣營的民族混合,尤屬必然。

史料中便有十萬餘落匈奴人(也非必全屬匈奴本族)參加鮮卑集團的記錄,自此匈奴草原歷史中斷,匈奴民族名詞,倒反便被鮮卑與其他同時期諸民族所替代。“新”民族中具有匈奴人血統為不言而喻,但血統上如何調整,則不可知。

惟其如此,要確認草原遊牧民族間如何分?如何合?完整系統恐怕非歷史界在可預見的期間內能擬定。

愈增加困難的,遊牧民族本身都沒有歷史記錄,迄於目前,瞭解的都只是大概。

同時歐亞大陸遊牧世界有其整體性,自西而東,或自東而西,任何一地區的局部形勢,推進或撤退,都容易影響全體。

歷史時間愈往後移,關係也愈複雜,說明愈增加困難,這是草原歷史所以只能較定居社會簡單的一大原因。

但不論如何,草原遊牧民族演進的整體性歷史路線,則是具體而清晰的:一方面,本身的新陳代謝,波濤起伏不停;另一方面,與定居社會間的相互排斥以及不斷鬥爭。

從中國歷史說,當匈奴聯盟解體,便會有草原側翼的東胡系鮮卑與草原背後的突厥,相繼興起接收草原,接替遊牧政權,使漢族北面,不但整個都是敵人,也恒久都是敵人,而接觸的地點,則是萬里長城。

長城地區儘管恒久是個戰場,不是漢族越出攻擊草原,便是遊牧民族突入侵略漢族中國。但無論長城的出或入,卻都不具有決定性。

漢族不可能在草原上定居,遊牧民族進入長城內便會被同化,漢族仍然是漢族,草原遊牧民族則是一波之後又一波,兩個世界始終對峙。

十三世紀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人,雖也一度統一中國耕地與草原,結果卻是失敗。

這種局面的結束,須待長城歷史屆抵二千年的十七世紀來臨。而終止鬥爭並統一長城內外的,主角既不是漢族,也不是草原上遊牧民族,乃是接近耕地,同時也接近草原,對雙方都有相當認識和經驗的中國東北境內滿洲人,雖然滿洲人最後同樣逃不脫漢化的歷史命運。

○摘自《姚著中國史》姚大中(著),華夏出版社授權首發稿件

這種情形,正便是亞洲歷史的縮影,而其答案須從地理形勢求得。

今日歷史地理學者翻開亞洲地圖,習慣以亞洲東北部堪察加半島尖端,與阿拉伯半島西南端相接,斜向劃一直線,而區分亞洲為兩大部分。直線以南,包含中國東部與南部、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中南半島、印度半島,以及菲律賓、印尼諸島。直線以北,包含西伯利亞、蒙古、新疆、中亞細亞、西南亞。這南、北兩大地域並無適當名詞可以賦予,一般稱前一地域為A地域,後一地域為B地域。

A地域便是地理學上的濕潤地帶,這個地域,年雨量最低也在五百公釐以上,最高可達數千公釐,且存在世界最長的河流。土地表面多耕地與森林,主要栽植的植物為稻,家畜則為牛。

B地域系與A地域強烈對照的乾燥地帶,心臟區在中亞細亞。除裡海與亞伯茲(Elburz)山脈間的細長帶形平原,河川縱橫,雨量多,同於濕潤地帶而多水田,形成乾燥地帶中的特殊地區以外,其餘地區,年雨量均在五百公釐以下,甚至二五〇公釐以下。沃洲、草原、沙漠間雜(西伯利亞則森林)。主要栽培植物為麥,家畜則為羊。

如上簡單說明的亞洲兩大地域,因自然條件差異,人類經濟基礎暨生活手段,以及社會,文化各方面都發生差別。

所以,亞洲歷史便形成這兩個地域長時期的個別發展,而中國版圖兼有A、B兩地域,也鑄定了相同的發展路線。

要一直待到清朝極盛時代,政治上統一成功,而長城內外之爭與中國歷史的雙軌性,才告一總結。

漢族非必要時不越出長城線,但草原的地理條件永遠是其最大限制,儘管遠征軍一次又一次深入草原,卻沒有一次能作較長時間的佔領,更不必想望統一耕地—草原,或移民往北嘗試漢化草原環境。

惟其如此,漢族登上草原之後,即使一切順利,處理方式也不出兩途:殲滅敵人主力與作一次全面性掃蕩,驅逐遊牧民族往更遠處,佔領便告結束;或者,在軍事優勢下,壓迫遊牧民族投降,服從漢族領導,佔領也告結束。

遊牧民族方面,無論早期投降式進入長城,或後期從侵入發展到征服,其移住長城之內的事實則一,而待到進入長城與人數比他們多過數十倍的漢族共同生活,遭遇命運也相共通。

最初,必須放棄部分機動性,以及修正固有遊牧經濟社會形態來學習漢化,才能適應漢族環境。

以後,待不斷調整經濟機能與生活方式至完全適應漢族環境時,他們也已全行喪失機動能力而成為農耕漢族。

這條歷史軌跡幾乎成為公式化,幾乎可以適用於任何附庸遊牧民族或征服遊牧民族。所以,遊牧民族進入漢族中國,結局如同漢族登上草原,不發生什麼決定性影響。

遊牧民族移住漢族過程中,堪注意是被放棄與空虛了的原居住草原地區,立刻會有另一批移動性遊牧民族填補。或者說,另一類新的遊牧民族開始活躍於草原。

這種草原主人遞棒或接力式出現與嬗代,正代表了遊牧歷史一大特徵,與定居社會的朝代嬗代為同一意義。

但古代遊牧世界主權授受轉移的新陳代謝研究,卻不能如對定居社會的順利,今日給予學術界相當困惑。

前來後往遊牧民族的種類以及相互關係,首先便不易肯定,經過幾次移動或征服、通婚或混合,民族血統系譜的辨明,已是棘手問題。

而且,遊牧集團政治形態,往往發展為某一部落領導的征服姓氏部族大聯合,混血範圍因此愈為擴大。

再當聯盟領袖死亡而繼位者無力約束聯盟成員,或者,領導氏部族間自行內訌,或者,遭遇無可抗拒的天災或外來巨大壓力時,聯盟都會立刻分裂,支配集團本身也會散成一個個小部落。

一個時期之後,再由新出現的強有力統治者與統治集團重行組合聯盟,再組合的成員可能仍如舊日,也可能加入新的分子。

如果仍由舊聯盟支配者小部落之一統一本族,並進而聯合其他分子,那便是復興;如果由參加的新分子領導,或者原屬舊聯盟的另一成員部族崛起成為領袖,那便是一個新的“朝代”。

一個時期之後,又再解體,又再開始另一次新的組合與新的迴圈。遊牧民族組合再組合,遊牧世界以外的人不容易覺察與區別,於是民族血統以外,又再增加了大聯合成分與性質辨明的困難。

遊牧政治集團又無國家或朝代的正式名稱,定居社會用以稱呼的,因此只系所認識當時聯盟領導集團名詞以一概全,這種情況,可以最早雄長飛揚於大草原上的匈奴為例證。

“匈奴”只是代表性名稱,本族之外,凡屬匈奴遊牧大帝國聯盟成員:突厥系諸民族、東胡系諸民族、西方系的塞種、今日藏族前身的羌族,還有投奔草原胡化了的漢族,都劃一被稱為“匈奴”。

這些部族當匈奴強盛時代,全體被“匈奴”這個名詞所概括,唯有他們參加聯盟以前,以及匈奴衰退、聯盟破壞,他們自身的民族稱謂才被認識。以後匈奴人一部分投入長城之內,一部分西遷歐洲,這些都不可能全屬匈奴本族,留在草原上的匈奴人與原匈奴聯盟其他會員民族,或其他新自草原以外加入遊牧陣營的民族混合,尤屬必然。

史料中便有十萬餘落匈奴人(也非必全屬匈奴本族)參加鮮卑集團的記錄,自此匈奴草原歷史中斷,匈奴民族名詞,倒反便被鮮卑與其他同時期諸民族所替代。“新”民族中具有匈奴人血統為不言而喻,但血統上如何調整,則不可知。

惟其如此,要確認草原遊牧民族間如何分?如何合?完整系統恐怕非歷史界在可預見的期間內能擬定。

愈增加困難的,遊牧民族本身都沒有歷史記錄,迄於目前,瞭解的都只是大概。

同時歐亞大陸遊牧世界有其整體性,自西而東,或自東而西,任何一地區的局部形勢,推進或撤退,都容易影響全體。

歷史時間愈往後移,關係也愈複雜,說明愈增加困難,這是草原歷史所以只能較定居社會簡單的一大原因。

但不論如何,草原遊牧民族演進的整體性歷史路線,則是具體而清晰的:一方面,本身的新陳代謝,波濤起伏不停;另一方面,與定居社會間的相互排斥以及不斷鬥爭。

從中國歷史說,當匈奴聯盟解體,便會有草原側翼的東胡系鮮卑與草原背後的突厥,相繼興起接收草原,接替遊牧政權,使漢族北面,不但整個都是敵人,也恒久都是敵人,而接觸的地點,則是萬里長城。

長城地區儘管恒久是個戰場,不是漢族越出攻擊草原,便是遊牧民族突入侵略漢族中國。但無論長城的出或入,卻都不具有決定性。

漢族不可能在草原上定居,遊牧民族進入長城內便會被同化,漢族仍然是漢族,草原遊牧民族則是一波之後又一波,兩個世界始終對峙。

十三世紀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人,雖也一度統一中國耕地與草原,結果卻是失敗。

這種局面的結束,須待長城歷史屆抵二千年的十七世紀來臨。而終止鬥爭並統一長城內外的,主角既不是漢族,也不是草原上遊牧民族,乃是接近耕地,同時也接近草原,對雙方都有相當認識和經驗的中國東北境內滿洲人,雖然滿洲人最後同樣逃不脫漢化的歷史命運。

○摘自《姚著中國史》姚大中(著),華夏出版社授權首發稿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