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秦始皇祖墳破土而出,81件國寶流落海外

秦公大墓

西元前221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 咸陽成為秦朝都城, 直到秦朝滅亡。 秦國多次遷徙, 所以秦先祖陵並不在一地, 僅在陝西境內,

即有三處。 一處位於秦始皇陵園;一處位於秦東陵;一處位於秦西陵。 而甘肅禮縣, 也有一個墓區, 即秦公大墓, 又稱“秦人第一陵園”, 據考證是最早的秦人祖墳。

已拍回

軍閥盜墓已讓人觸目驚心, 但和甘肅禮縣發生的二起“全民皆兵”的盜墓事件比起來,

那真是小巫見大巫。 1987年以前, 禮縣的農民在秦公大墓山上種莊稼, 經常挖出價值連城的青銅器, 但沒有人拿回家去, 更談不上販賣。 農民認為, 那是死人用過的死鐵爛銅, 拿回家會給家人帶來不祥, 往往主動賣給國營廢品收購站, 拿到三塊錢買些煤油、食鹽, 補給家用。

流落日本、美國

1993年, 盜掘秦公大墓的活動更加猖獗, 漫山遍野千瘡百孔。 當地流傳這樣一句話, 若要富, 挖古墓, 一夜變成萬元戶。 最多的一天, 盜掘古墓的農民達2400多人, 波及到全縣56個村, 有一些人就在山上吃住。 禮縣村民挖到古墓的風聲, 傳到日本、美國文物販子的耳中, 他們以極低廉的價格從農民手中買到文物, 然後偷運出境高價出售, 獲利千倍萬倍。

已拍回

禮縣的秦公大墓盜掘為何如此猖獗?甘肅博物館研究員說:我們對盜墓的來勢估計不足, 對歷史瞭解的不夠深刻, 才導致局面被動。 據瞭解, 參與盜墓的農民, 將文物以幾百塊的價格打包出售, 沒有一人因盜墓“脫貧致富”, 但他們造成損失, 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禮縣大堡子山已知有81件國寶流失在外, 分別藏於日本、美國、比利時, 其中一些仍在個人的手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