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關羽子孫的真真假假,水滸裡的關勝和說岳裡的關鈴是他的子孫嗎

真假三國縱橫談02:關羽子孫的真真假假

(關羽是三國故事中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 )

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 作為《三國演義》作者最為偏愛的武將關羽,

他的子孫在作者筆下自然也不可能是孬種。

首先要說的自然是關平。 在《三國演義》中, 他很早就追隨關羽, 衝鋒陷陣, 最後和關羽一起兵敗麥城, 一起被殺。 在小說中, 他是關羽的義子。 實際上, 在史籍中, 他是關羽的親生子, 小說中之所以要這樣寫, 是為了避免和後文重點突出的關興相衝突。

(關羽“義子”關平。 )

其次要說的是關興。 在關羽死後, 他繼承父親的遺志, 上馬殺敵。 劉備伐吳的時候, 他和張飛之子張苞御前護駕, 英勇無比, 在猇亭之戰中手刃殺父仇人潘璋。 後來, 諸葛亮北伐中原, 關興又手提父親的青龍偃月刀, 屢建戰功。 不幸的是, 在六出祁山前, 關興英年早逝, 諸葛亮為之痛哭, 以至於昏倒在地, “可憐忠義之人, 天不與以壽!我今番出師, 又少一員大將也!”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其實歷史上的關興遠沒有小說中寫的這樣勇猛壯烈。 《三國志》的《關羽傳》中只不過用了三十多個字就把關興給交代了。

興字安國, 少有令問, 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 弱冠為侍中,

中監軍, 數歲卒。

(歷史上的關興遠沒有小說中的那麼出彩。 )

最後要說的這個關索, 那就值得大書特書了。 在《三國演義》最早的版本中, 是沒有關索其人的, 他是後來清初的毛宗崗評改的《三國演義》中加進去的。

在第八十七回中, 寫諸葛亮發兵南征三郡, “忽有關公第三子關索,

入軍來見孔明曰:‘自荊州失陷, 逃難在鮑家莊養病。 每要赴川見先帝報仇, 瘡痕未合, 不能起行。 近已安痊, 打探得東吳仇人已皆誅戳, 徑來西川見帝, 恰在途中遇見征南之兵, 特來投見。 ’孔明聞之, 嗟訝不已;一面遣人申報朝廷, 就令關索為前部先鋒, 一同征南。 ”

但在在第八十七、八十八和八十九回中, 這個本應該大顯身手的前部先鋒關索, 卻只在寥寥數語中提到, 不是被派去接應別人, 就是護軍守寨, 要不然就是詐敗誘敵, 並沒有什麼上佳表現, 而在第八十九回之後, 關索其人就不知下落、憑空人間蒸發了。

很顯然, 正因為原著中沒有此人, 原作者羅貫中並沒有安排他的戲份, 毛宗崗想強行安插一個來頭不小的人物進來,

那自然是顯得格格不入。 如果要增加關索的戲份, 必然要打破原書固有的格局, 而這也是毛宗崗父子所無法做到的事情。

為什麼毛宗崗還是要加入這個和原書格格不入的人物進來呢?筆者認為, 這多半是出於對關羽的敬仰之情和一種對關家父子遭遇的不忍之心, 不忍心看著關家之人就此落幕, 但終究還是覺得無法撬動《三國演義》固有的結構和故事, 最終不了了之。

那麼這個關索又是什麼來頭呢?是毛宗崗憑空捏造出來的嗎?其實並非如此。 《三國志》中固然找不著關索其人, 但在元人的《三國志平話》中, 卻有一處提到關索, 即是在諸葛亮南征的時候, “太守呂凱言軍師分軍五路, 殺害百姓。 引三萬軍出戰, 關索詐敗”。除此之外,再無下文。

由於僅此一句,羅貫中自然不可能將關索寫進書中。但在一些民間傳說中,關索卻是一個極富英雄傳奇色彩的人物。在大約成書於元末的《新編全相說唱足本花關索出身傳》中,敘述了關索一生的故事。

在這本書中,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為免去牽掛,分頭去殺對方家小。張飛見關羽妻子胡氏已有身孕,便放走了她。胡氏回到娘家,生一子。其子七歲時,觀燈走失,為索員外拾得,視為己出。

九歲時,他又被班石洞花岳老先生收為弟子。其間,“先教黃公三略法,後學呂望六韜文,學取十八般武藝雙全”。

十八歲時因思念父母,回到索家,問明出身,遂以三家姓為姓名,取名“花關索”。之後,和母親一起去西川認父。途中,花關索收拾了兩夥強人,並打敗鮑家莊和盧塘寨的兵馬,娶了鮑三娘和王桃、王悅姐妹為妻。

幾經波折,關索終於在荊州與關羽父子相會,而後在劉備手下大顯身手。他先大敗曹操,奪回荊州,而後率軍入川,所向披靡,先後收降了一干人等,並替軍師龐統報了大仇,助劉備奪下西川。

關羽被害後,他又隨劉備征吳,殺死投敵的糜竺、糜芳,甚至活捉害死父親的直接兇手陸遜、呂蒙,報了殺父大仇。最後劉備病死,諸葛亮回臥龍崗,關索在氣病中死去。

“花關索”的故事,百分百是虛構,關索這號人物在歷史上也根本不存在。但他在民間的影響卻是非同小可。在宋代,就有許多人以“關索”為名號,像什麼小關索、賽關索、賈關索、朱關索、張關索等等。而在《水滸傳》中就有一位好漢楊雄的綽號就叫“病關索”,這裡的“病”是超過的意思。

而在西南地區,很多地方都以關索命名。光關索嶺就有多處,而關索廟更是數不勝數,此外還有關索橋、關索飲馬池等。

講完了關索,我們再回來看關於關羽家族的歷史記載。在《三國志》的的《關羽傳》說到了關羽的孫輩。關興死後,他的兒子關統繼嗣封位,做了駙馬,並做到了虎賁中郎將。關統死後,由於無子,便由關興的庶子關彝繼嗣封位。

(關索其人純屬虛構,但在民間卻相當有名。)

而對於關羽家族最為悲慘的事莫過於裴松之注引的《蜀記》,被關羽所斬殺的曹魏大將龐德之子龐會跟隨鐘會、鄧艾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也即是說,關羽整個家庭都被龐會給滅了。唉,真是冤冤相報何時了!

但是,民眾卻並不希望心中的大英雄關羽就此絕嗣。在各種小說和傳說中,關羽的子孫可謂是層出不窮。比如《水滸傳》裡面的大刀關勝,即說他是漢末三分義勇武安王(即關羽)的嫡派子孫。清代流傳的《說岳全傳》,裡面又出現了一員勇將叫關鈴,他竟然是大刀關勝之子,在對金作戰中屢建奇功。這其實也表達出了一種民間的信仰,那即是英雄的事業永遠都是後繼有人的。

(《水滸》中的關勝,自稱是關羽後嗣,其實並不可靠。)

關索詐敗”。除此之外,再無下文。

由於僅此一句,羅貫中自然不可能將關索寫進書中。但在一些民間傳說中,關索卻是一個極富英雄傳奇色彩的人物。在大約成書於元末的《新編全相說唱足本花關索出身傳》中,敘述了關索一生的故事。

在這本書中,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為免去牽掛,分頭去殺對方家小。張飛見關羽妻子胡氏已有身孕,便放走了她。胡氏回到娘家,生一子。其子七歲時,觀燈走失,為索員外拾得,視為己出。

九歲時,他又被班石洞花岳老先生收為弟子。其間,“先教黃公三略法,後學呂望六韜文,學取十八般武藝雙全”。

十八歲時因思念父母,回到索家,問明出身,遂以三家姓為姓名,取名“花關索”。之後,和母親一起去西川認父。途中,花關索收拾了兩夥強人,並打敗鮑家莊和盧塘寨的兵馬,娶了鮑三娘和王桃、王悅姐妹為妻。

幾經波折,關索終於在荊州與關羽父子相會,而後在劉備手下大顯身手。他先大敗曹操,奪回荊州,而後率軍入川,所向披靡,先後收降了一干人等,並替軍師龐統報了大仇,助劉備奪下西川。

關羽被害後,他又隨劉備征吳,殺死投敵的糜竺、糜芳,甚至活捉害死父親的直接兇手陸遜、呂蒙,報了殺父大仇。最後劉備病死,諸葛亮回臥龍崗,關索在氣病中死去。

“花關索”的故事,百分百是虛構,關索這號人物在歷史上也根本不存在。但他在民間的影響卻是非同小可。在宋代,就有許多人以“關索”為名號,像什麼小關索、賽關索、賈關索、朱關索、張關索等等。而在《水滸傳》中就有一位好漢楊雄的綽號就叫“病關索”,這裡的“病”是超過的意思。

而在西南地區,很多地方都以關索命名。光關索嶺就有多處,而關索廟更是數不勝數,此外還有關索橋、關索飲馬池等。

講完了關索,我們再回來看關於關羽家族的歷史記載。在《三國志》的的《關羽傳》說到了關羽的孫輩。關興死後,他的兒子關統繼嗣封位,做了駙馬,並做到了虎賁中郎將。關統死後,由於無子,便由關興的庶子關彝繼嗣封位。

(關索其人純屬虛構,但在民間卻相當有名。)

而對於關羽家族最為悲慘的事莫過於裴松之注引的《蜀記》,被關羽所斬殺的曹魏大將龐德之子龐會跟隨鐘會、鄧艾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也即是說,關羽整個家庭都被龐會給滅了。唉,真是冤冤相報何時了!

但是,民眾卻並不希望心中的大英雄關羽就此絕嗣。在各種小說和傳說中,關羽的子孫可謂是層出不窮。比如《水滸傳》裡面的大刀關勝,即說他是漢末三分義勇武安王(即關羽)的嫡派子孫。清代流傳的《說岳全傳》,裡面又出現了一員勇將叫關鈴,他竟然是大刀關勝之子,在對金作戰中屢建奇功。這其實也表達出了一種民間的信仰,那即是英雄的事業永遠都是後繼有人的。

(《水滸》中的關勝,自稱是關羽後嗣,其實並不可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