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遠征軍血戰高黎貢山:當地至今能挖出烈士屍體

遠征軍戰士們奇怪地發現日軍屍體的大腿、臀部和胳膊上都有刀割痕跡, 有的深及骨頭……

雲南抗戰有三條驚世駭俗的道路,一條是血路滇緬路, 一條是鋁路駝峰航線, 還有一條鮮為人知的屍骨路——遠征軍強渡怒江, 仰攻高黎貢山, 幾個月間每天都有幾百人傷亡並被就地掩埋於山澗溝壑中, 其中也包括在戰鬥中大量喪生的日本軍人。

穿草鞋用腳踩出高原雪山之路

1942年 10月, 當日寇刺刀從滇緬斜刺插過來切斷盟軍運輸線、威逼陪都重慶的危急關頭, 10萬中國遠征軍與盟軍一起浴血抗戰, 取得了許多艱苦戰役的勝利, 其中尤以1944年5月高黎貢山之戰最為驚心動魄。 1944年4月下旬, 蔣介石簽署了《中國遠征軍怒江作戰命令》, 拉開滇西大反攻的序幕。 怒江是中國西南地區一條水流極為湍急的大河, 高黎貢山就位於怒江大峽谷, 地處怒江西岸。 當時佔領怒江西岸的是日軍第56師團2個聯隊、第18師團1個聯隊的一部和第2師團1部共3萬多人,

56師是參與制造了“九?一八事變”和南京大屠殺的日本王牌軍, 據相關史料記載, 56師團轉戰中國多個戰場, 幾乎未遇敵手。 而遠征軍擔任作戰任務的是第十一、第二十兩個集團軍及直屬特種兵部隊, 兵力十萬人, 由遠征軍總司令衛立煌親自掛帥。

遠征軍用竹筏渡過怒江之後, 面對的是翻越高黎貢山到頂部去圍殲日軍的艱難任務。 翻越高黎貢山的馬幫古道有三條, 是最為陡峭難攻的要隘陣地, 也是二戰中海拔最高的戰場。 高黎貢山如此易守難攻, 卻是遠征軍高層精心挑選的作戰方案, 衛立煌希望由這條路出奇制勝, 奪取反攻滇西的第一個勝利。

具體的作戰計畫是第54軍過江後先消滅敵軍沿江據點, 然後沿一條平常的道路, 攻克日軍北部重要據點北齋公房, 再揮師向南, 圍攻騰沖;而第53軍過江後, 走一條幾乎湮滅的馬幫古道, 直撲騰沖;53、54兩軍, 一明一暗, 南北夾擊。

1944年5月雨季到來的時候, 渡過怒江的遠征軍開始蹣跚仰攻, 此役被當時在遠征軍中擔任軍事顧問的美國將軍多爾形容為“雲層上的戰鬥”, 高黎貢山山腳的海拔是600多米, 但是山頂的海拔高達3000米以上, 時至今日, 陸路翻越高黎貢山南北兩條古道都還要兩天以上時間。 遠征軍訓練的第一課不是打靶, 也不是練立正、稍息, 而是學會怎麼打草鞋, 因為高原雪山都得靠自己打的草鞋踩出路來。

供應困難日軍開始曬人肉乾

高黎貢山的徹骨寒冷, 也是對遠征軍官兵一大威脅。 戰士們沒有雨衣, 身上穿的軍服一天到晚都是濕的, 身體凍得都不能動。 有的戰士雙眼睜得大大地站在那裡, 等吃飯去喊他們時, 卻發現他們早已凍僵, 戰友們就這樣眼睜睜看著他們死去。

山地行軍, 後勤供給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 在這關鍵時刻, 滇西民眾為遠征軍成功翻越高黎貢山做出了巨大貢獻。 原遠征軍二十集團軍後勤部少校主任楊洪恩回憶:前方作戰的炮彈、子彈、手榴彈、蔬菜軍糧一起要運上去, 這些東西都是當地老百姓用騾、馬、黃牛、人力完全抬、背、拎, 運上去的。

有了當地民眾的支持, 遠征軍的供應給養問題得到緩解, 而被包圍起來的日軍供養情況就不容樂觀了。 他們兵力局促, 不敢走出掩體, 物質都只有消耗而全無供給。 在攻取日軍一個據點之後, 遠征軍戰士們奇怪地發現路邊水坑裡泡著十幾具屍體, 這些屍體的大腿、臀部和胳膊上都有刀割痕跡, 有的深及骨頭。 多爾將軍發現了日軍令人髮指的驚人秘密:“當他們沖到日本軍的一個指揮部食堂時, 美國的聯絡軍官碰到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吃人肉的例子:準備好的不同階段的屍體像堆柴一樣在地上堆著,有一些屍體的部分位置被剝了皮,有幾人僅剩下了骨架。”二戰研究學者戈叔亞也介紹:盟軍打上去以後,美國聯絡官就看見日本人正在晾曬一些人肉做的幹肉、鹹肉,因為人骨都可以看見,有些還正在烹調、正在煮。” 高黎貢山之戰回憶錄《最高海拔的戰鬥》裡記載:日軍供應最糟糕的情況出現在齋公房地區,那裡的日本人被包圍了,當應徵入伍的中國農民炸毀日本人的最後工事時,他們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原以為這裡還有至少300名日軍,但細數後卻發現只剩下75人。

戰鬥開始後,日軍很快察覺到了遠征軍的行動, 56師團抽出一半兵力,由北向南居高臨下密集設防,在各個隘口、戰略要地修築防禦工事,據險死守。灰坡,是到達高黎貢山頂的必經之路,為了奪取這塊陣地,遠征軍198師592團官兵在這裡與日軍展開了拼死廝殺。日軍56師團衛生兵吉野孝公在自己的回憶錄裡寫道:中國軍人在黑暗中怒濤般湧了過來,頭頂上的照明彈如同白晝一般明亮,我們的炮口噴著火,將幾個中國兵拋向了空中。但中國兵並沒有就此敗退,後繼者一個個地接替上來,逼近到距離我們四五十米的地方,他們似乎連抬下同伴屍體的時間都沒有。中國人的屍體在我方重機槍的槍口下,像小山一樣地堆積,他們立即在層層堆積的屍體上架起機槍,開始掃射,繼續對我方實施輪番進攻。戰後,我看到他們將同伴的屍體就地草草掩埋。

遠征軍第二次攻擊灰坡失利後,198師師長葉佩高親臨前沿陣地,給自己立下軍令狀:“第三次攻不下灰坡,這裡便是本人的成仁之地。” 他指揮戰士不分晝夜地拿著炸藥包、手榴彈一直往前沖,有的戰士甚至一直爬到日軍碉堡裡把炸彈塞進他們的槍眼裡去,打了三天三夜,終於將灰坡拿下來。此後,中國遠征軍相繼取得了北齋公房圍殲戰、大塘子戰役、南齋公房爭奪戰、反攻潞江禾木樹作戰的勝利,至6月21日,高黎貢山血戰結束。

據高黎貢山之戰親歷者回憶,打完仗幾天,山坡上流的都是“血旺子”,山泉甚至紅了一年,到現在當地人蓋房,還不時能挖出遠征軍戰士的屍體。

美國的聯絡軍官碰到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吃人肉的例子:準備好的不同階段的屍體像堆柴一樣在地上堆著,有一些屍體的部分位置被剝了皮,有幾人僅剩下了骨架。”二戰研究學者戈叔亞也介紹:盟軍打上去以後,美國聯絡官就看見日本人正在晾曬一些人肉做的幹肉、鹹肉,因為人骨都可以看見,有些還正在烹調、正在煮。” 高黎貢山之戰回憶錄《最高海拔的戰鬥》裡記載:日軍供應最糟糕的情況出現在齋公房地區,那裡的日本人被包圍了,當應徵入伍的中國農民炸毀日本人的最後工事時,他們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原以為這裡還有至少300名日軍,但細數後卻發現只剩下75人。

戰鬥開始後,日軍很快察覺到了遠征軍的行動, 56師團抽出一半兵力,由北向南居高臨下密集設防,在各個隘口、戰略要地修築防禦工事,據險死守。灰坡,是到達高黎貢山頂的必經之路,為了奪取這塊陣地,遠征軍198師592團官兵在這裡與日軍展開了拼死廝殺。日軍56師團衛生兵吉野孝公在自己的回憶錄裡寫道:中國軍人在黑暗中怒濤般湧了過來,頭頂上的照明彈如同白晝一般明亮,我們的炮口噴著火,將幾個中國兵拋向了空中。但中國兵並沒有就此敗退,後繼者一個個地接替上來,逼近到距離我們四五十米的地方,他們似乎連抬下同伴屍體的時間都沒有。中國人的屍體在我方重機槍的槍口下,像小山一樣地堆積,他們立即在層層堆積的屍體上架起機槍,開始掃射,繼續對我方實施輪番進攻。戰後,我看到他們將同伴的屍體就地草草掩埋。

遠征軍第二次攻擊灰坡失利後,198師師長葉佩高親臨前沿陣地,給自己立下軍令狀:“第三次攻不下灰坡,這裡便是本人的成仁之地。” 他指揮戰士不分晝夜地拿著炸藥包、手榴彈一直往前沖,有的戰士甚至一直爬到日軍碉堡裡把炸彈塞進他們的槍眼裡去,打了三天三夜,終於將灰坡拿下來。此後,中國遠征軍相繼取得了北齋公房圍殲戰、大塘子戰役、南齋公房爭奪戰、反攻潞江禾木樹作戰的勝利,至6月21日,高黎貢山血戰結束。

據高黎貢山之戰親歷者回憶,打完仗幾天,山坡上流的都是“血旺子”,山泉甚至紅了一年,到現在當地人蓋房,還不時能挖出遠征軍戰士的屍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