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土木村特殊的歷史印記

土木村, 位於懷來縣城東部, 寶殿山腳下, 東鄰狼山鄉, 西鄰沙城鎮, 是懷來縣土木鎮的一個村莊, 距離懷來縣城10公里。 若不是560多年前發生在這裡的一場震驚世人, 改變明王朝命運的戰爭, 估計沒幾個人會知道這個名字。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 北方蒙古族瓦剌部首領率軍南下進攻明王朝, 主力直逼大同。 明朝英宗皇帝為了抵抗瓦剌部落的騷擾御駕親征, 被圍困在土木堡, 因軍心渙散, 堡中缺水, 明英宗被俘, 明朝數十萬大軍覆滅, 這次戰爭史稱“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也成為明王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故而聞名遐邇。

張家口新聞網記者 李曉利 通訊員 朱炅 崔永勝 武晶晶

一場戰爭揚名於世

土木村, 原名統幕城, 又名統幕店, 土木堡。 唐初, 高開道盤踞懷戎時在這裡設置統幕鎮。 明永樂初置堡, 名“土木堡”。

當時的“土木堡”是一座小軍堡, 然而就在明正統十四年時, 因發生了一場著名的戰爭而揚名於世。

史書記載:明英宗平日裡對宦官王振言聽計從, 正統十四年(1449年), 明英宗不顧眾朝臣反對, 聽信王振率領數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抵抗屢犯邊境的蒙古族瓦剌部落。 由於準備倉促, 軍糧不足, 軍心不穩, 導致大敗。 明軍撤退, 行至土木堡, 被瓦剌軍隊追上, 明軍被圍困土木堡, 因軍心渙散, 堡中缺水等各種原因, 兩軍會戰, 明英宗被瓦剌軍俘虜,

明朝數十萬大軍覆滅, 近百名朝廷重臣為國捐軀。 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亦稱“土木之變”。 此時, 明朝危在旦夕, 幸好於謙出來保衛北京, 打贏了北京保衛戰, 明王朝才有所轉機。

“土木之變”作為古今軍事史上第一失敗戰例, 被載入北京中華世界壇262米青銅甬道上。 土木堡也因此戰而揚名。

然而我們今天看到的土木堡, 是“土木之變”後重修的一座城堡。 土木堡處在東西兩道沙河之間, 過去沙河常年有水, 在南門外交匯, 流入媯水河。 這樣的地理位置, 使得土木堡的整體造型形如一座船形城堡, 東西長達1000余米, 而南北最寬處不足500米, 尤其是東西終端處僅150米左右。 經過幾百年的變遷, 如今的土木堡已面目全非, 只剩下很少的土殘牆。

但從保存下來的幾處高聳的殘垣斷壁來看, 仍可想像出它那曾經氣勢恢宏的場面。

土木在歷史上不僅是兵家必爭之地的古戰場, 還是通往大漠及西北的交通要道。 從地理形勢上看, 土木堡建於交通咽喉之地, 南封媯水流域, 北鎖懷赤驛路, 西扼漠北要道, 東鎮京畿門戶, 堪稱要塞之地。

土木堡和雞鳴驛一樣, 元、明、清三朝均在此設置驛站, 並設有驛丞署和驛馬站。 明洪武年間, 朝廷在懷來縣境內的土木堡至宣府這一百里內置兩個驛站, 這兩個驛站就是現今的土木和雞鳴驛。 當時設置的土木驛站的位址就在土木城內的小城, 西到雞鳴驛, 北至長安嶺, 兩個驛站相距60裡, 為“中樞驛站”。

暗淡刀光劍影顯時尚

五百多年過去了,

現在的土木村西面靠沙河的老土木堡(當地人俗稱“破堡子”), 遺跡是元、明時的土木堡。 昔日的古戰場遺址中, 只剩下一段段破碎不堪的夯土城牆, 孤零零的田野上斷斷續續延伸著。 當年的土木堡也暗淡了刀光劍影, 演變為如今的土木村, 有1200戶, 3580人, 曾為土木鎮人民政府駐地, 是土木鎮的一個大村。

110國道從村內通過;京張、京新兩條高速公路依村南北而行;京包、大秦鐵路橫貫東西。 過去煤炭市場是村裡的支柱產業, 與很多村莊無異, 土木村縱橫交錯的道路向四面延伸, 水泥道路兩旁, 蓋起排排磚瓦房或別墅式的二層小樓, 算是富庶的表現。

然而當漫步于這座現代與古老相交融的村莊時, 那些村角邊落還留存的已經坍塌的老房屋,

高堡牆依然訴說著過往雲煙。 環顧四周, 曾經橫亙在村中的黃土城垣, 如今被當地人蓋房當了院牆。

司全福, 鐵路退休職工, 今年67歲, 老家蔚縣, 他是“嫁”到土木村的女婿, 現家住土木村。 退休後, 司全福熱衷搜集整理有關土木堡和“土木之變”的資料和圖片, 參與編寫了《土木鎮志》, 又自己著作出版了《十五世紀震驚世界的戰爭---土木之變》, 在這本書中, 詳實而完整的記錄了“土木之變”的全過程。

司全福可謂是土木村的“活歷史”。 他對村裡的每一塊磚, 每一間房, 每一片瓦都非常熟悉。 司全福介紹說:“土木堡在明永樂初置堡, 後於正統十四年發生的‘土木之變’中, 堡遂毀。 明嘉靖四十五年, 又用土築堡, 到明隆慶三年才用磚砌城, 城牆高三丈五尺,厚一丈,周長三百五十七丈,池深七尺,寬一丈八尺,城坐北朝南,開有東、西、南三門。東門叫‘迎恩門’,南門叫‘祁寧門’,西門叫‘沛澤門’,為了加強防禦,在西門外建一座甕城,甕城朝南書‘土木堡’。”

當時的土木堡街道井然有序,從東門到西門是一條主街,兩側分佈15道街巷。在元、明清三朝相繼修建了華嚴寺,關帝廟,龍王廟,顯忠祠,二郎廟,文昌廟,玉皇閣,城隍廟,董家家廟等23處廟宇。上世紀五十年代,這些古跡被拆,磚瓦木材主要用於建設當時縣政府和西兵營。如今只剩下顯忠祠和胡神廟、董家家廟保存較好。

聞名中外的顯忠祠

土木村至今仍存留著昔日的顯忠祠遺址,這是到土木村的遊客必來的地方之一。

顯忠祠遺址聞名中外,是明景泰元年(西元1450年)代宗皇帝為祭祀在“土木之變”中殉難的文武重臣和數十萬大軍英魂而修建的祠堂。之後明憲宗又旨命懷來縣重修“顯忠祠”,並在其中為於謙塑像。祠成之日,憲宗親自撰寫碑文,題寫顯宗祠匾。

顯忠祠,坐落在村子正中心村委會院內的東南角。走進顯忠祠,迎面立有兩塊新立的石碑,分別是“重修顯忠祠記”的功德碑和“念奴嬌·憑弔顯忠祠”的詞碑。

顯忠祠看起來就是一處普通的小院,打開紅色大門,裡面是一處四合院,院內立有幾通青色石碑。顯忠祠留存的碑碣豐富,有初建顯宗祠的碑,死難諸臣名刻碑、憲宗重修碑、憲宗御筆於謙碑,萬曆年間胡思伸重修碑;有明隆慶年間的,有清康熙年間的,清乾隆年間的,清道光年間的,這些碑碣載滿了歷史,講述著過往雲煙。

顯忠祠正殿裡,有兩塊黃木牌子,一塊是歷史事件簡介,另一塊是殉國大臣的介紹。周圍牆壁上,是不太清晰的、畫有66塊為國捐軀的重臣神位。

顯忠祠因其真實的記載和見證“土木之變”這段歷史而備受人們關注。歷經歲月滄桑,顯忠祠曾幾度倒塌,幾度修建。2004年,土木村為了保護歷史文物,對顯宗祠進行重建。吸引了很多外地學者、遊客和將士後裔前來參觀考察。

離開時,回頭再看這座院落,這個矗立了幾百年的古建築,宛若一位歷經滄桑的老者,向世人釋讀著土木村獨特的歷史記憶。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城牆高三丈五尺,厚一丈,周長三百五十七丈,池深七尺,寬一丈八尺,城坐北朝南,開有東、西、南三門。東門叫‘迎恩門’,南門叫‘祁寧門’,西門叫‘沛澤門’,為了加強防禦,在西門外建一座甕城,甕城朝南書‘土木堡’。”

當時的土木堡街道井然有序,從東門到西門是一條主街,兩側分佈15道街巷。在元、明清三朝相繼修建了華嚴寺,關帝廟,龍王廟,顯忠祠,二郎廟,文昌廟,玉皇閣,城隍廟,董家家廟等23處廟宇。上世紀五十年代,這些古跡被拆,磚瓦木材主要用於建設當時縣政府和西兵營。如今只剩下顯忠祠和胡神廟、董家家廟保存較好。

聞名中外的顯忠祠

土木村至今仍存留著昔日的顯忠祠遺址,這是到土木村的遊客必來的地方之一。

顯忠祠遺址聞名中外,是明景泰元年(西元1450年)代宗皇帝為祭祀在“土木之變”中殉難的文武重臣和數十萬大軍英魂而修建的祠堂。之後明憲宗又旨命懷來縣重修“顯忠祠”,並在其中為於謙塑像。祠成之日,憲宗親自撰寫碑文,題寫顯宗祠匾。

顯忠祠,坐落在村子正中心村委會院內的東南角。走進顯忠祠,迎面立有兩塊新立的石碑,分別是“重修顯忠祠記”的功德碑和“念奴嬌·憑弔顯忠祠”的詞碑。

顯忠祠看起來就是一處普通的小院,打開紅色大門,裡面是一處四合院,院內立有幾通青色石碑。顯忠祠留存的碑碣豐富,有初建顯宗祠的碑,死難諸臣名刻碑、憲宗重修碑、憲宗御筆於謙碑,萬曆年間胡思伸重修碑;有明隆慶年間的,有清康熙年間的,清乾隆年間的,清道光年間的,這些碑碣載滿了歷史,講述著過往雲煙。

顯忠祠正殿裡,有兩塊黃木牌子,一塊是歷史事件簡介,另一塊是殉國大臣的介紹。周圍牆壁上,是不太清晰的、畫有66塊為國捐軀的重臣神位。

顯忠祠因其真實的記載和見證“土木之變”這段歷史而備受人們關注。歷經歲月滄桑,顯忠祠曾幾度倒塌,幾度修建。2004年,土木村為了保護歷史文物,對顯宗祠進行重建。吸引了很多外地學者、遊客和將士後裔前來參觀考察。

離開時,回頭再看這座院落,這個矗立了幾百年的古建築,宛若一位歷經滄桑的老者,向世人釋讀著土木村獨特的歷史記憶。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