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除了BOSE QC35之外,降噪耳機還有另一個選擇

不少品牌廠商都曾推出降噪耳機, 可以說從定價的高低、從定位的高低、從形態的不同、從造型的不同, 市面上可提供的選擇絕對說得上是花多眼亂。

可在高端領域中, 特別是差旅繁多的商務人士裡, 降噪耳機似乎永遠只有一個選擇, 那就是BOSE。

即便是不用多少注意力, 都幾乎能夠在每一個航班上, 發現佩戴著BOSE QC系列耳機的使用者出現。 甚至各大航空公司的高端商務艙, 都以標配該耳機作為賣點。 如此多的認可, 自然是證明BOSE QC系列一直是站在降噪耳機的金字塔塔尖位置。

可這回要說的, 並不是其最新推出的QC35有多強悍, 而是其遇上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對手——由索尼推出的MDR-1000X降噪耳機。

索式設計, 以及差那麼一點點的細節

在索尼那漫長且齊全的耳機產品線裡, 降噪耳機可從來沒缺席。 但要說能夠與BOSE QC系列一比高下的, 那可真沒有。 這首要的問題, 自然是在降噪能力的差異上。 但這產品的差異, 可並不只是這一點。

要是給BOSE QC系列的目標群體畫個畫像, 那麼或許會是一群30~45歲之間的中年用戶, 甚至男性用戶會更多些。 他們有著相對較高的職位與收入, 在審美取向上要更為偏向於保守穩重。 他們的工作生活中經常需要進行中遠端出差,

需要攜帶輕便的行李, 並在飛機等交通工具上消磨時間。

所以其大多會選用沉穩的色彩、低調而不失質感的設計。 並且均標配有似乎沒啥用的“飛機頭”, 甚至在其便攜包裡會為這個轉接頭專門設計位置擺放。 這些細節之處, 也正是索尼在降噪能力以外的“不足”。

要與BOSE QC系列一戰高下的索尼MDR-1000X, 自然是要在提升降噪能力的同時, 完善這些細節。 所以除在設計上有著完全不同於此前產品的畫風外, 其在配件上也下了些功夫。 不管是用黑色絨布做內襯的包裝, 還是那配色低調沉穩而不失質感的便攜包, 亦或者有專門為機票、飛機頭設計的收納位, 都表現出對商務人士的瞭解以及投其所好。

特別要讚揚下那根耳機線。 雖說索尼MDR-1000X的主打是無線連結, 可其所標配的耳機線一點都沒打折扣。 無論是介面鍍金、防纏繞設計、鍍銀OFC線等都有滿滿的誠意, 比起BOSE QC35所配備的那根街邊貨,高的不知道到哪裡去。

就其配件、周邊甚至說儀式感這事情上,索尼在MDR-1000X花了不少的心思,所表現出來的效果著實不錯。相比之下就設計這事情,可就更顯“心機”。

顯然索尼MDR-1000X的設計來自於MDR-100系列,其兩側腔體的輪廓設計有著明顯的血統繼承。但相比起後者偏年輕、時尚而言,索尼MDR-1000X更為注重於質感、輕量化這兩個方向。

同樣是金屬頭梁的設計以保證長時間的正常使用,索尼MDR-1000X的設計與MDR-100系列可不同。其並沒有加蓋多一層塑膠上去,而是直接將金屬頭梁露出,表面還用上拉絲紋路處理。這樣的設定既是有助於輕量化,也使得視覺效果上的質感有所加加強。此外索尼還在其伸縮臂以及連接處的塑膠件的表現用上金屬漆面,自然也是在視覺上加強質感。

說到質感,還得來說幾句腔體外殼。索尼MDR-1000X的腔體外殼採用人造皮革材質,雖說就以這材質的成本來比較,比起MDR-100所採用的塑膠材質是沒啥高貴優越可言。但這材質的類皮革紋路所表現出的視覺效果與觸感,很容易就為其注入“高級的質感”這一錯覺,也是使得其在氣質上相對低調沉穩。

可得吐槽得是,這人造皮革的味道實在是明顯的很。特別是剛剛拆封的一刹那,那塑膠味道可謂是撲面而來,得需要一定時間來散發。即便是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湊近聞聞還是明顯得很。在這個細節之處,索尼啊還得在用點心啊。

就設計來說,索尼MDR-1000X可以說是完爆BOSE QC35,但就佩戴方面只能夠給個中評。以佩戴方式以及本體重量來說,兩者都在一個重量級上,屬於頭戴式耳機中的正常水準。而足夠彈性的頭梁以及包耳式耳罩,都為舒適的佩戴打了個不錯的基礎。

可比較起來,索尼MDR-1000X的耳罩比起BOSE QC35要小上一圈,在長期佩戴時耳廓的緊迫感就要更為明顯。此外人造皮革材質的耳罩,在某些場景下會加劇悶熱感,甚至導致出汗。相比之下,BOSE QC35在佩戴時的舒適感要略勝一籌。

齊全的功能,以及差那麼一點點的體驗

其實在我看來,索尼MDR-1000X與BOSE QC35所針對的群體在使用的側重點上就有所不同。前者更願意“享受”,後者則是注重於“使用”。就以使用方式來說,兩者均可通過NFC實現快速連接,也同樣是藍牙4.1傳輸。但前者也就只有這兩個功能,可索尼MDR-1000X還有更為高品質的Apt-X、自家高品質的LDAC以及DSEE HX技術加持。

也正是這樣的差異,使得後者在聽感與使用上有著更好的基礎。即便是操作體驗,索尼MDR-1000X都要說優越不少。

同樣是設計有實體按鍵,索尼MDR-1000X能直接在耳機上操作,實現藍牙配對、電源開關、降噪開關以及模式切換,比起BOSE QC35那是簡便高效且靈活。特別是後者在藍牙模式下無法關閉降噪的一刀切而言,索尼無疑是要寬容的很,更不用說其針對不同使用場景提供不同的建造模式。

除常規的降噪模式外,索尼MDR-1000X提供有不同程度的AMBIENT SOUND模式選擇。在該模式下,其依然是將降低噪音,但並不會將人聲過濾,反而是進行加強。從而方便在辦公室使用時,還能夠對外界做出及時的回饋。此外得益於獨家的Sense Engine技術加持,其能夠監測使用場景從而實現優化,讓降噪效果有那麼點提升。

要再表揚的,還是操作體驗。除實體鍵外,索尼MDR-1000X的右側耳罩還支援觸控功能。只要通過簡單的手指移動,即可實現音量調節、曲目切換以及暫停播放等功能,用起來十分帶感自然。

更為有趣的是,要是用手蓋住右側耳罩,還會啟動Quick Attention功能。顧名思義,該功能會暫停音樂播放與降噪功能,以方便短暫且快速的交流,在點餐、交待等場景使用能夠省卻摘下耳機又要戴回去的麻煩。

在操作和功能這兩件事情上,BOSE QC35是被索尼MDR-1000X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可要說細緻點的軟體體驗,那就得反過來。BOSE QC35可通過相對應的手機App進行一定的功能設置,雖說可調節的設置並不多,也不能夠化腐朽為神奇,但卻是索尼MDR-1000X的軟肋所在。

BOSE QC35能夠切換不同語言的語音提醒,索尼MDR-1000X則只能夠按照不同地區的銷售版本固定。此外借助於手機App,BOSE QC35還能夠在兩個已連接的設備種,實現快速切換。其還能夠設置不同時間的自動關機,甚至能待機到耗電結束,而索尼MDR-1000X則固定為3分鐘內不使用時則自動關機。

特別是這一點,對於長期出行的商旅人群來說,可是經常實用的功能啊。甚至可以說,光是憑藉這一點,索尼MDR-1000X就已經輸給BOSE QC35咯。

同樣的降噪能力,絕對完勝的聽感

有多安靜我來描述一下,孩子數學成績不好,你在銀行做經理,維護客戶關係,不上不下,有房貸和車貸,每月按揭五千。你老婆在市人民醫院做護士,她媽有尿毒癥透析多年,她不愛你。你年輕的時候覺得能成一番事業,但現在也就這樣,朋友們混的都比你好,你下班在車庫停穩車,關掉引擎,嗚一聲安靜了下來。太安靜了,你生命中少有這麼安靜的時刻,你打算發十分鐘呆再上樓吃飯。

這是@realEnjolras為BOSE QC35的降噪效果所描繪的一個場景。

可以說,BOSE QC系列的降噪能力一直以來都代表著降噪耳機的頂尖水準,作為挑戰者的索尼MDR-1000X自然是要在這方面做到同樣水準,才有資格叫板。那為什麼要直接引用這段話?那肯定不是用來湊字數,而是因為這描述的實在是太生動形象具體傳神。

就較降噪能力的表現,索尼MDR-1000X是已經做到BOSE QC35同樣的水準。所以這裡就不再累贅實際的使用體驗,直接用這段話來感受下安靜的感覺吧。

降噪自然是降噪耳機們的關鍵,甚至在很長的的一段時間裡成為唯一。由於降噪耳機的側重點在於降噪,加之技術原理所導致的底噪問題,其聽感表現往往是避而不談的。原因也很簡單,那是因為不好聽啊。可這一點,卻是索尼MDR-1000X最大的優勢所在。

不同於此前的降噪耳機,索尼MDR-1000X即便是在開啟主動降噪後,其並不會有明顯影響聲音風格與品質的情況出現。相比起自家此前同類型產品會變悶,有著很大的改善。

未開啟降噪功能時,索尼MDR-1000X是能夠比較不錯的表現聲音收尾的細節的。若是以具象化來比喻,那就像讓乒乓球自由地落到硬水泥地上一般,可以清楚地聽出乒乓球逐漸跳動變緩的動態變化。而在開啟降噪功能之後,其像是把乒乓球落到比較硬的紡織地毯上,略跳動兩下然後遁入無聲無息。

但可惜的是,其並沒能夠解決開啟降噪功能之後極高頻的延展損失,在對於樂器的表現力是絕對會下降一些的。可即便如此,依然能夠說索尼MDR-1000X不論開啟降噪功能,其都擁有不錯的聲音品質。橫向比較就是和自家的MDR-1A在一個水準,可這對於降噪耳機而言已然足夠出色。

相比之下,BOSE QC35不管是在開啟降噪功能前的中規中矩,還是開啟降噪功能後的不堪入耳,都得乖乖認輸。

勝負已分?只是各有高低

作為首批上市就自購的索粉,說這樣的話似乎是沒啥說服力,但顯然索尼MDR-1000X是一款成功的產品。

不然這可無法解釋其在上市之初就熱銷到斷貨,甚至出現加價的情況,這幾乎就只在蘋果家的產品上才有的事呢。得益于索尼那龐大的產品線以及日積月累的市場經驗,使得索尼MDR-1000X有著足夠優秀的外形設計、齊全完整的配件以及新奇前沿的功能支援。那絕不遜色於BOSE QC35的降噪能力,更是其最大的實力所在。

這些都讓索尼MDR-1000X作為高端旗艦級的降噪耳機,有著由內到外與對手PK的資本。

但就此宣判BOSE QC系列的死刑,可就是言之過早與言過其辭。

確實BOSE QC35不如索尼MDR-1000X的外形設計時尚,功能支持也不夠多,配件也是相形遜色。可其憑藉紮根依舊的知名度和對消費者的深度認知,在細節之初有著四兩撥千斤的反擊。如佩戴時要更為舒適些,如手機App所實現的自動關機與語音提示要更為靈活些,如收納時的尺寸要更小巧些。這些細節依然足夠圈住自家粉絲,甚至翹動那些糾結於兩者的受眾。

所以索尼MDR-1000X還只是個漂亮的,開始。

比起BOSE QC35所配備的那根街邊貨,高的不知道到哪裡去。

就其配件、周邊甚至說儀式感這事情上,索尼在MDR-1000X花了不少的心思,所表現出來的效果著實不錯。相比之下就設計這事情,可就更顯“心機”。

顯然索尼MDR-1000X的設計來自於MDR-100系列,其兩側腔體的輪廓設計有著明顯的血統繼承。但相比起後者偏年輕、時尚而言,索尼MDR-1000X更為注重於質感、輕量化這兩個方向。

同樣是金屬頭梁的設計以保證長時間的正常使用,索尼MDR-1000X的設計與MDR-100系列可不同。其並沒有加蓋多一層塑膠上去,而是直接將金屬頭梁露出,表面還用上拉絲紋路處理。這樣的設定既是有助於輕量化,也使得視覺效果上的質感有所加加強。此外索尼還在其伸縮臂以及連接處的塑膠件的表現用上金屬漆面,自然也是在視覺上加強質感。

說到質感,還得來說幾句腔體外殼。索尼MDR-1000X的腔體外殼採用人造皮革材質,雖說就以這材質的成本來比較,比起MDR-100所採用的塑膠材質是沒啥高貴優越可言。但這材質的類皮革紋路所表現出的視覺效果與觸感,很容易就為其注入“高級的質感”這一錯覺,也是使得其在氣質上相對低調沉穩。

可得吐槽得是,這人造皮革的味道實在是明顯的很。特別是剛剛拆封的一刹那,那塑膠味道可謂是撲面而來,得需要一定時間來散發。即便是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湊近聞聞還是明顯得很。在這個細節之處,索尼啊還得在用點心啊。

就設計來說,索尼MDR-1000X可以說是完爆BOSE QC35,但就佩戴方面只能夠給個中評。以佩戴方式以及本體重量來說,兩者都在一個重量級上,屬於頭戴式耳機中的正常水準。而足夠彈性的頭梁以及包耳式耳罩,都為舒適的佩戴打了個不錯的基礎。

可比較起來,索尼MDR-1000X的耳罩比起BOSE QC35要小上一圈,在長期佩戴時耳廓的緊迫感就要更為明顯。此外人造皮革材質的耳罩,在某些場景下會加劇悶熱感,甚至導致出汗。相比之下,BOSE QC35在佩戴時的舒適感要略勝一籌。

齊全的功能,以及差那麼一點點的體驗

其實在我看來,索尼MDR-1000X與BOSE QC35所針對的群體在使用的側重點上就有所不同。前者更願意“享受”,後者則是注重於“使用”。就以使用方式來說,兩者均可通過NFC實現快速連接,也同樣是藍牙4.1傳輸。但前者也就只有這兩個功能,可索尼MDR-1000X還有更為高品質的Apt-X、自家高品質的LDAC以及DSEE HX技術加持。

也正是這樣的差異,使得後者在聽感與使用上有著更好的基礎。即便是操作體驗,索尼MDR-1000X都要說優越不少。

同樣是設計有實體按鍵,索尼MDR-1000X能直接在耳機上操作,實現藍牙配對、電源開關、降噪開關以及模式切換,比起BOSE QC35那是簡便高效且靈活。特別是後者在藍牙模式下無法關閉降噪的一刀切而言,索尼無疑是要寬容的很,更不用說其針對不同使用場景提供不同的建造模式。

除常規的降噪模式外,索尼MDR-1000X提供有不同程度的AMBIENT SOUND模式選擇。在該模式下,其依然是將降低噪音,但並不會將人聲過濾,反而是進行加強。從而方便在辦公室使用時,還能夠對外界做出及時的回饋。此外得益於獨家的Sense Engine技術加持,其能夠監測使用場景從而實現優化,讓降噪效果有那麼點提升。

要再表揚的,還是操作體驗。除實體鍵外,索尼MDR-1000X的右側耳罩還支援觸控功能。只要通過簡單的手指移動,即可實現音量調節、曲目切換以及暫停播放等功能,用起來十分帶感自然。

更為有趣的是,要是用手蓋住右側耳罩,還會啟動Quick Attention功能。顧名思義,該功能會暫停音樂播放與降噪功能,以方便短暫且快速的交流,在點餐、交待等場景使用能夠省卻摘下耳機又要戴回去的麻煩。

在操作和功能這兩件事情上,BOSE QC35是被索尼MDR-1000X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可要說細緻點的軟體體驗,那就得反過來。BOSE QC35可通過相對應的手機App進行一定的功能設置,雖說可調節的設置並不多,也不能夠化腐朽為神奇,但卻是索尼MDR-1000X的軟肋所在。

BOSE QC35能夠切換不同語言的語音提醒,索尼MDR-1000X則只能夠按照不同地區的銷售版本固定。此外借助於手機App,BOSE QC35還能夠在兩個已連接的設備種,實現快速切換。其還能夠設置不同時間的自動關機,甚至能待機到耗電結束,而索尼MDR-1000X則固定為3分鐘內不使用時則自動關機。

特別是這一點,對於長期出行的商旅人群來說,可是經常實用的功能啊。甚至可以說,光是憑藉這一點,索尼MDR-1000X就已經輸給BOSE QC35咯。

同樣的降噪能力,絕對完勝的聽感

有多安靜我來描述一下,孩子數學成績不好,你在銀行做經理,維護客戶關係,不上不下,有房貸和車貸,每月按揭五千。你老婆在市人民醫院做護士,她媽有尿毒癥透析多年,她不愛你。你年輕的時候覺得能成一番事業,但現在也就這樣,朋友們混的都比你好,你下班在車庫停穩車,關掉引擎,嗚一聲安靜了下來。太安靜了,你生命中少有這麼安靜的時刻,你打算發十分鐘呆再上樓吃飯。

這是@realEnjolras為BOSE QC35的降噪效果所描繪的一個場景。

可以說,BOSE QC系列的降噪能力一直以來都代表著降噪耳機的頂尖水準,作為挑戰者的索尼MDR-1000X自然是要在這方面做到同樣水準,才有資格叫板。那為什麼要直接引用這段話?那肯定不是用來湊字數,而是因為這描述的實在是太生動形象具體傳神。

就較降噪能力的表現,索尼MDR-1000X是已經做到BOSE QC35同樣的水準。所以這裡就不再累贅實際的使用體驗,直接用這段話來感受下安靜的感覺吧。

降噪自然是降噪耳機們的關鍵,甚至在很長的的一段時間裡成為唯一。由於降噪耳機的側重點在於降噪,加之技術原理所導致的底噪問題,其聽感表現往往是避而不談的。原因也很簡單,那是因為不好聽啊。可這一點,卻是索尼MDR-1000X最大的優勢所在。

不同於此前的降噪耳機,索尼MDR-1000X即便是在開啟主動降噪後,其並不會有明顯影響聲音風格與品質的情況出現。相比起自家此前同類型產品會變悶,有著很大的改善。

未開啟降噪功能時,索尼MDR-1000X是能夠比較不錯的表現聲音收尾的細節的。若是以具象化來比喻,那就像讓乒乓球自由地落到硬水泥地上一般,可以清楚地聽出乒乓球逐漸跳動變緩的動態變化。而在開啟降噪功能之後,其像是把乒乓球落到比較硬的紡織地毯上,略跳動兩下然後遁入無聲無息。

但可惜的是,其並沒能夠解決開啟降噪功能之後極高頻的延展損失,在對於樂器的表現力是絕對會下降一些的。可即便如此,依然能夠說索尼MDR-1000X不論開啟降噪功能,其都擁有不錯的聲音品質。橫向比較就是和自家的MDR-1A在一個水準,可這對於降噪耳機而言已然足夠出色。

相比之下,BOSE QC35不管是在開啟降噪功能前的中規中矩,還是開啟降噪功能後的不堪入耳,都得乖乖認輸。

勝負已分?只是各有高低

作為首批上市就自購的索粉,說這樣的話似乎是沒啥說服力,但顯然索尼MDR-1000X是一款成功的產品。

不然這可無法解釋其在上市之初就熱銷到斷貨,甚至出現加價的情況,這幾乎就只在蘋果家的產品上才有的事呢。得益于索尼那龐大的產品線以及日積月累的市場經驗,使得索尼MDR-1000X有著足夠優秀的外形設計、齊全完整的配件以及新奇前沿的功能支援。那絕不遜色於BOSE QC35的降噪能力,更是其最大的實力所在。

這些都讓索尼MDR-1000X作為高端旗艦級的降噪耳機,有著由內到外與對手PK的資本。

但就此宣判BOSE QC系列的死刑,可就是言之過早與言過其辭。

確實BOSE QC35不如索尼MDR-1000X的外形設計時尚,功能支持也不夠多,配件也是相形遜色。可其憑藉紮根依舊的知名度和對消費者的深度認知,在細節之初有著四兩撥千斤的反擊。如佩戴時要更為舒適些,如手機App所實現的自動關機與語音提示要更為靈活些,如收納時的尺寸要更小巧些。這些細節依然足夠圈住自家粉絲,甚至翹動那些糾結於兩者的受眾。

所以索尼MDR-1000X還只是個漂亮的,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