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楚王野心勃勃,入侵鄭國,與中原諸侯國巔峰對決!

蔡穆侯把齊桓公送回來的蔡姬轉手嫁給楚成王, 相當於狠狠打了齊桓公一巴掌, 但這並不足以使齊國對蔡國大動干戈, 一來兩國相去甚遠, 二來, 蔡國離楚國很近, 怕把他完全推向楚國的懷抱!

蔡姬

但西元前656年春天, 齊桓公集結齊、魯、宋、陳、衛、鄭、許、曹等八國軍隊發動了討伐蔡國的戰爭, 是什麼讓齊桓公舊事重提、大動干戈呢?

原來, 西元前659年, 楚國再一次討伐鄭國, 將權利的利爪伸到了天子腳下。 作為中原霸主的齊桓公以“保衛天子, 抗楚援鄭”的名義迅速會盟諸侯。

同年冬天, 楚軍攻佔鄭國的聃地, 俘虜了守將聃伯, 面對楚軍犀利的攻勢, 而齊桓公能做的是, 繼續召開諸侯大會, 聲援鄭國。

經過兩年的準備, 齊桓公終於集結了八個諸侯國的軍隊, 他沒有把矛頭直指楚國, 而是對準蔡國, 其一, 蔡國一直臣服于楚國, 此舉可剪斷楚國的羽翼, 其二, 為報蔡穆侯改嫁蔡姬之恨。 其三, 麻痹楚軍, 讓他看不出聯軍的真正意圖。

果然, 等到楚軍反應過來, 齊國等聯軍已經攻破了蔡國, 俘虜了蔡穆侯, 大軍順勢南下, 抵達楚國邊境。 但楚軍訓練有素, 迅速撤回進攻鄭國的部隊, 另一方面, 派使者到聯軍大營進行談判。

召陵之盟

楚國使者在聯軍大營, 舌戰群英, 不辱使命。 最終, 齊桓公和各諸侯考慮到如果貿然進攻楚國, 有諸多不利因素——自己戰線過長, 補給跟不上, 地方不熟等, 於是聯軍決定退軍, 對敵我雙方都有好處。 於是在召陵的地方簽訂條約, 即召陵之盟!

一個楚軍, 卻要讓齊桓公集結八個國家軍隊方能抗衡。 齊、楚兩國軍力孰強孰弱, 想必各位看官早已了然於胸吧!

歡迎大家在文章後面留言, 批評指正!如果大家喜歡, 請點擊關注訂閱吧!

本文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 否則後果自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