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VV7火了!長城汽車的WEY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5月, VV7訂單超過2.3萬輛的消息令人猝不及防。

VV7不俗的表現, 再次印證了長城汽車對市場需求精准把握的功力。 對VV7的迅速躥紅, 在一個汽車交流群裡, 有汽車媒體人就說, VV7定位牛掰——你花這些錢買不到比這個更好的車。

隨著VV7訂單數量飆升, WEY品牌贏得廣泛關注與褒揚的同時, 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不過, 筆者認為, 這些不同的聲音對WEY來說是一件好事, 正所謂:褒貶是買主, 喝彩是閒人。

毫無疑問, 就目前來看, WEY品牌與VV7是成功的。 為了探尋VV7成功的因素, 車文驛依然本著不吹不黑的態度, 拋開一些主觀評價與評論, 從市場角度分析與探討一下VV7。

VV7售價區間在16-18萬元, 單純從價格區間來看, 這個價格區間並不屬於自主品牌。 但長城汽車在哈弗成為15萬元以下SUV市場絕對領導者之後, 產品向上是必然的, 而且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 中低端市場的競爭已刀刀見紅, 單純拼價格的市場幾無意義。

最為重要的是, 在轎車銷量日漸低迷、SUV銷量高漲的趨勢下, 合資品牌近兩年加強了對15-20萬元價格區間SUV車型的覆蓋, 主動建立價格隔離帶, 以阻止在10-15萬元站穩腳跟的自主品牌向上突圍。

其中, 以日韓系為代表的合資品牌, 在此區間佈置的SUV產品可謂密不透風, 其主要產品策略是, 品牌以小型SUV高配車型與緊湊級SUV中低配車型相呼應的方式佈局該細分市場。

舉例來說, 本田的CR-V入門車型與XR-V頂配車型的終端售價基本都在15萬+的水準, 日產奇駿自動擋入門級車型和逍客次頂配車型終端售價都在17萬+, 至於怎麼選擇, 就看你的具體需求了, 但毋庸置疑的一點是, 配置與空間只能選其一。

如果你最近關注SUV銷量的話, 你一定會對歐藍德銷量感到驚訝, 這樣一款小眾車型月銷量已經突破6000輛, 當然, 去年下半年國產的歐藍德售價已經進入15萬元區間, 而它在售的4款車型中, 有三款在20萬元以下。

不管是主流合資品牌“空間配置不能兼得”的策略, 還是國產歐藍德迅速成為黑馬,

都折射出一個問題, 在15-20萬元區間SUV產品的競爭非但不夠徹底, 而且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因此, 對於WEY品牌來說, VV7只要在產品力上能實現“躍級”, 就必定能在這個以合資品牌“低端產品”集中的市場有所作為。 因此, Wey品牌在推出之時, 就明確指出要在15-20萬元區間進行深耕, 而且針對該價格區間內合資品牌車型在安全性上的劣勢, WEY定位于“安全豪華”的SUV。

比如, VV7車架結構上採用高剛度車身鋼板, 高強鋼應用比例達75%, 其中16個零部件應用了1500MPa級別的熱成形鋼。

儘管高強度鋼有降低車重的優勢, 但VV7入門級車型的整備品質依然達到了1960kg, 這個數字比漢拉達還重了60kg, 更是比1516kg 的CR-V重了444kg。 在大面積高強度鋼與整備品質更重兩方面看, VV7在“硬體安全性”方面比較下功夫。

相對來說, 購車預算在15-20萬元消費者, 基本以升級換購的群體為主, 消費觀念比較理性, 因此, VV7的上市對這部分消費者而言產生了極大的“吸睛效應”。

根據權威資料顯示, 本田CR-V的2.0L車型銷量約占總銷量的97.5%, 豐田RAV4的2.0L車型銷量約占總銷量的84%, 而兩款2.0L車型終端售價區間分別為15.68-18.68萬元和15.98萬元-20.48萬元。

換言之,CR-V、RAV4為代表的日系緊湊級SUV的主銷車型的售價區間,與VV7價格區間重疊性高;而在產品力上更勝一籌的VV7勢必會對日系緊湊級SUV的用戶群體形成“截流”。

在這個角度上,WEY品牌的VV7的的確確存在動日系SUV乳酪的“危險性”。

相對於VV7要與合資品牌緊湊級SUV瓜分“蛋糕”而言,WEY作為中國品牌推出的第一個豪華品牌,對在品牌與產品集體向上的其他中國品牌的影響也是存在的。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長城汽車在對市場需求的判斷與把握上極為精准,換句話說,就是總能夠趕上“風口”。就像2011年長城汽車推出哈弗H6,2012年SUV市場開始暴漲,直接加速了長城汽車對哈弗品牌的獨立。

實事求是地說,哈弗品牌的成功,一方面得益於市場給予的機會,另一方面亦得益于長城汽車對SUV產品的聚焦戰略。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恰恰是長城汽車聚焦SUV品類,逐漸形成了在研發、生產製造、零部件、行銷等多領域的獨特優勢——這也就是在緊湊級SUV市場,廣汽、吉利、長安等品牌紛紛推出重磅車型,但均沒有撼動哈弗H6冠軍座位的原因:哈弗H6不僅有著產品力優勢,而且有著已搶佔消費者心智的優勢。

而之於WEY品牌而言,它第一個中國品牌推出的豪華品牌的市場定位、第一款搭載中國自主研發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的車型,這些都賦予了VV7車型擁有更好市場認知的資本與可能。

VV7 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

如今,廣汽傳祺、吉利汽車同樣都在產品上向上突破,像廣汽傳祺就上市了售價16-25萬元的傳祺GS8,吉利的豪華品牌領克車型也將在下半年推出。那與傳祺GS8標榜設計與吉利領克的富豪背書相比,WEY品牌與VV7的優勢僅僅是先入為主嗎?

其實不然,就拿VV7與傳祺GS8相比,VV7頂配車型18.88萬元的價錢,也只能買到傳祺GS8的中配車型,在產品力上,VV7更強,比如在配置上,VV7的車道偏離預警、主動刹車、自我調整巡航、電動後尾門、燕飛利仕的音響,都是傳祺GS8所不具備的。

更為重要的是,上個月的5月31日,廣汽傳祺發佈聲明稱,因愛信變速箱供應問題,傳祺GS8的產能將受到限制,將出現延期交車的情況,而且愛信變速箱供應短缺情況將會持續到9月份。

從這一點上看,對於中國品牌的沖高而言,核心零部件的“外采”是有著很大的不可控性的。那麼,對於在3、4月份銷量過萬的傳祺GS8來說,受變速箱“卡脖”影響導致向用戶交車的時間延期,勢必會造成潛在客戶的大量流失。

而從產品角度看,逐步釋放產能的VV7吸引到傳祺GS8用戶的幾率是很高的,一方面選擇中國品牌高端車型用戶的品牌忠誠度還沒有那麼高,產品才是打動這些“超理性”用戶的核心砝碼;另一方面,這部分使用者大部分為二次購車使用者,對產品的認知已經有了相對理性的評判體系。也就是說,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

汽車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消費者的消費理念越來越理性,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的廝殺箭在弦上,中國品牌與中國品牌之間的搶奪在所難免。

如果把市場需求比喻成乳酪,那汽車廠商之間依靠品牌、體量而形成的“乳酪分配制度”已經失效,充分市場競爭之下的態勢是:能者上,不能者止。

每一次中國品牌的沖高,都會有因“動乳酪”而受到不同聲音的質疑,不管是曾經的觀致,還是哈弗,抑或是向豪華品牌沖高的WEY,無一例外。

此時,我不由得想起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受貶謫後那首表達樂觀豁達與不畏讒言的詩句: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真金不怕火煉,希望以Wey為代表的中國品牌向上突破能夠成功。

而兩款2.0L車型終端售價區間分別為15.68-18.68萬元和15.98萬元-20.48萬元。

換言之,CR-V、RAV4為代表的日系緊湊級SUV的主銷車型的售價區間,與VV7價格區間重疊性高;而在產品力上更勝一籌的VV7勢必會對日系緊湊級SUV的用戶群體形成“截流”。

在這個角度上,WEY品牌的VV7的的確確存在動日系SUV乳酪的“危險性”。

相對於VV7要與合資品牌緊湊級SUV瓜分“蛋糕”而言,WEY作為中國品牌推出的第一個豪華品牌,對在品牌與產品集體向上的其他中國品牌的影響也是存在的。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長城汽車在對市場需求的判斷與把握上極為精准,換句話說,就是總能夠趕上“風口”。就像2011年長城汽車推出哈弗H6,2012年SUV市場開始暴漲,直接加速了長城汽車對哈弗品牌的獨立。

實事求是地說,哈弗品牌的成功,一方面得益於市場給予的機會,另一方面亦得益于長城汽車對SUV產品的聚焦戰略。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恰恰是長城汽車聚焦SUV品類,逐漸形成了在研發、生產製造、零部件、行銷等多領域的獨特優勢——這也就是在緊湊級SUV市場,廣汽、吉利、長安等品牌紛紛推出重磅車型,但均沒有撼動哈弗H6冠軍座位的原因:哈弗H6不僅有著產品力優勢,而且有著已搶佔消費者心智的優勢。

而之於WEY品牌而言,它第一個中國品牌推出的豪華品牌的市場定位、第一款搭載中國自主研發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的車型,這些都賦予了VV7車型擁有更好市場認知的資本與可能。

VV7 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

如今,廣汽傳祺、吉利汽車同樣都在產品上向上突破,像廣汽傳祺就上市了售價16-25萬元的傳祺GS8,吉利的豪華品牌領克車型也將在下半年推出。那與傳祺GS8標榜設計與吉利領克的富豪背書相比,WEY品牌與VV7的優勢僅僅是先入為主嗎?

其實不然,就拿VV7與傳祺GS8相比,VV7頂配車型18.88萬元的價錢,也只能買到傳祺GS8的中配車型,在產品力上,VV7更強,比如在配置上,VV7的車道偏離預警、主動刹車、自我調整巡航、電動後尾門、燕飛利仕的音響,都是傳祺GS8所不具備的。

更為重要的是,上個月的5月31日,廣汽傳祺發佈聲明稱,因愛信變速箱供應問題,傳祺GS8的產能將受到限制,將出現延期交車的情況,而且愛信變速箱供應短缺情況將會持續到9月份。

從這一點上看,對於中國品牌的沖高而言,核心零部件的“外采”是有著很大的不可控性的。那麼,對於在3、4月份銷量過萬的傳祺GS8來說,受變速箱“卡脖”影響導致向用戶交車的時間延期,勢必會造成潛在客戶的大量流失。

而從產品角度看,逐步釋放產能的VV7吸引到傳祺GS8用戶的幾率是很高的,一方面選擇中國品牌高端車型用戶的品牌忠誠度還沒有那麼高,產品才是打動這些“超理性”用戶的核心砝碼;另一方面,這部分使用者大部分為二次購車使用者,對產品的認知已經有了相對理性的評判體系。也就是說,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

汽車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消費者的消費理念越來越理性,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的廝殺箭在弦上,中國品牌與中國品牌之間的搶奪在所難免。

如果把市場需求比喻成乳酪,那汽車廠商之間依靠品牌、體量而形成的“乳酪分配制度”已經失效,充分市場競爭之下的態勢是:能者上,不能者止。

每一次中國品牌的沖高,都會有因“動乳酪”而受到不同聲音的質疑,不管是曾經的觀致,還是哈弗,抑或是向豪華品牌沖高的WEY,無一例外。

此時,我不由得想起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受貶謫後那首表達樂觀豁達與不畏讒言的詩句: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真金不怕火煉,希望以Wey為代表的中國品牌向上突破能夠成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