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領導英國苦戰5年,贏得了勝利,邱吉爾為何會被趕下臺?

1945年7月, 英美蘇三大國領導在德國的波茨坦舉行會議。 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聯合對日作戰, 以及亞洲地區的勢力劃分等等。 這次會議非常有意思, 在這次會議中, 美國的原子彈試爆成功。 同樣是在這次會議中, 前半截還是邱吉爾參加會議, 後半截卻變成了艾德禮。 邱吉爾領導英國苦戰5年, 但是在戰爭勝利的時刻, 為何會被趕下臺呢?

一、邱吉爾上臺以後, 普通英國人的生活並不好

在邱吉爾上臺之前, 英國首相是張伯倫這個老爺子。 在歷史教科書上, 張伯倫的名聲不是太好。 但是當時英國人可並不這麼看, 當時英國人認為張伯倫在避免使英國捲入戰爭。 1940年5月, 在實在無力挽回的情況下, 張伯倫辭職, 隨後邱吉爾繼任英國首相。 邱吉爾十分強硬, 他主張堅決抵抗。 其實英國普通人的日子並不好過, 德國戰機在不停的轟炸, 搞得英國人不得不挖防空洞。

德國潛艇對英國實施了全面封鎖, 英國的糧食已經開始實施配給制。 由於戰爭的嚴重影響, 英國市場上的肉類嚴重不足, 最後連烏鴉肉也上了櫃檯。 這在二戰爆發之前, 是英國人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英國人都主張堅決抵抗, 曾經有人主張與德國和談。

據說英國王室一部分成員也主張與德國和談, 但是邱吉爾堅決不肯和談。 在得知王室成員準備與德國和談之後, 邱吉爾甚至有宣佈王室非法的計畫。 除了在德國問題上的強硬, 還有在印度問題上的態度。 印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 但是在二戰末期, 英國曾經表示願意還給印度自由。 在德國宣佈投降以後, 印度開始了脫離英國的步驟。 此時邱吉爾卻反悔了, 邱吉爾主張留住印度, 而且不惜使用武力。 二戰已經結束, 英國人不想再出現新的戰爭。 在這樣的情況下, 邱吉爾武力鎮壓的態度很微妙。 英國工党領袖艾德禮則主張同意印度獨立, 把精力放在恢復民生等方面。 這些內容更符合英國普通人的需求,

在1945年的選舉中, 艾德禮戰勝了邱吉爾。

二、建議圍堵蘇聯, 英國普通人很恐慌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 就是與蘇聯的關係。 早在一戰結束之後, 時任海軍大臣的邱吉爾就主張組成同盟軍, 聯合干涉俄國革命。 在20、30年代, 又主張孤立東方的蘇聯。

在二戰期間, 為了英國的利益和地位, 邱吉爾和史達林爆發了多次矛盾。 其實在二戰尚未結束之時, 美英兩國與蘇聯的矛盾已經逐步公開。 問題是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 具有很強的實力。 但是英國由於戰爭的嚴重影響, 國力已經大幅度衰退。 蘇聯則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強國, 美國有處於兩洋堡壘之間, 整個西歐地區只剩下了英國。 英國普通民眾不想再生活於緊張之中, 艾德禮的又一項建議符合英國人的要求, 艾德禮主張地區緩和, 同時英國進行必要的戰略收縮。

1945年7月,英美蘇三國領導在德國小鎮波茨坦舉行會議。在會議的前幾天,邱吉爾還可以和杜魯門、史達林談笑風生,但英國選舉結果傳來,邱吉爾落選了。隨後,新任首相艾德禮飛赴德國參加會議。所以這次會議的前半截是邱吉爾參加,後半截則變成了艾德禮。艾德禮出任英國首相期間,推行了很多有利於民生的政策。與此同時,則進行了戰略收縮。印度等很多殖民地在這幾年時間裡獨立,搞得英國人感覺失去了大國應有的尊嚴。邱吉爾在這幾年時間裡也沒有閑著,邱吉爾在美國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這是冷戰時代的標誌。戲劇性的情況出現在1951年,因為這一年邱吉爾戰勝了艾德禮,再次成為了英國首相。當時邱吉爾已經77歲了,他見證了大英帝國到英國的轉變。

1945年7月,英美蘇三國領導在德國小鎮波茨坦舉行會議。在會議的前幾天,邱吉爾還可以和杜魯門、史達林談笑風生,但英國選舉結果傳來,邱吉爾落選了。隨後,新任首相艾德禮飛赴德國參加會議。所以這次會議的前半截是邱吉爾參加,後半截則變成了艾德禮。艾德禮出任英國首相期間,推行了很多有利於民生的政策。與此同時,則進行了戰略收縮。印度等很多殖民地在這幾年時間裡獨立,搞得英國人感覺失去了大國應有的尊嚴。邱吉爾在這幾年時間裡也沒有閑著,邱吉爾在美國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這是冷戰時代的標誌。戲劇性的情況出現在1951年,因為這一年邱吉爾戰勝了艾德禮,再次成為了英國首相。當時邱吉爾已經77歲了,他見證了大英帝國到英國的轉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