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些不知名的建築背後,歷史竟然隱藏的如此深厚

遼中京大定府 遼中京大定府位於今天的內蒙古赤峰寧城縣附近。 遼其實是契丹和奚兩個部落聯盟的結合體, 從遼太祖時期就“撫其帳部, 擬于國族”, “附姓述律氏(蕭氏)”。 遼聖宗時期在奚人居住地的中心位置建造了這座城池, 城郭宮室仿照中原體制興建, 再將一些漢人遷入城池。 此時正值遼全盛時, 中京城池的規模比上京要大。 由於遼上京位置偏遠, 遼帝經常在中京接見宋朝使節、奚人各部酋長。 中京也是溝通燕雲十六州和上京的咽喉要道。 遼亡後, 金為北京大定府, 元為大寧路, 明朝設大寧衛,

永樂年間廢棄, 逐漸成為廢墟, 只有殘留的兩座佛塔, 經久不倒, 訴說著當年的輝煌。

元上都 元上都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 當地歷來水草豐美, 鳥獸眾多, 遼金歷代帝王經常在此狩獵。 金設桓州與西北路招討司, 金世宗將這裡的草原命名為金蓮川。

蒙哥汗命忽必烈駐紮於此地, 忽必烈在金桓州以東的草原上建立宮室, 開設幕府, 招攬賢才, 成就一代帝業。 繼位後, 稱為開平府, 後來升格為上都。 上都在元朝時和大都一起都是重要的政治軍事中心, 繁榮一時, 是元朝皇帝的夏都, 大都夏天炎熱, 宮廷就移駕上都避暑。 上都城見證了元朝歷史上的南坡之變、兩都之戰。 在元末農民起義中, 上都城被出塞的紅巾軍攻陷, 宮闕城郭焚毀一空。 明初在此地設開平衛, 宣德年間廢棄。 今天只有一些殘垣斷壁。

明廣甯衛 廣甯衛城位於今天的遼寧省北鎮市境內。 當年遼太祖死後, 次子遼太宗耶律德光繼位, 長子耶律倍眼看遭到猜忌, 投奔後唐, 改名李贊華, 後來死於後唐的內亂之中。 遼太宗入中原, 滅後晉, 收得耶律倍遺骸, 歸葬在他生前鍾愛的醫巫閭山之下。 耶律倍長子耶律阮(遼世宗)在遼太宗死後繼位, 追諡耶律倍為“讓國皇帝”, 建造顯陵, 並置顯州以護陵。 金滅遼以後, 以此地位置重要, 升為廣寧府, 元朝為廣甯府路, 明設廣甯衛,

遼東總兵駐于此地。 嘉靖年間, 名義上的蒙古大汗將部落遷徙到了廣寧塞外, 更是成為明朝東北邊防的重鎮。 明末, 後金崛起。 天啟年間, 清太祖努爾哈赤攻打廣甯, 熊廷弼與王化貞將帥不和, 導致慘敗, 廣寧被努爾哈赤攻陷, 隨後城池被焚毀。 毀得很徹底, 再加封禁關外兩百年, 木有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