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入關大功臣,不把康熙放眼裡,死後4年遭掘墳

如果給清朝入關的功臣排個序, 多爾袞一定是位列第一, 洪承疇、範文程、鼇拜、吳三桂四人也一定是在前五名, 只是考慮的角度不同, 他們2到5位排名會有變化, 無論如何, 他們都被稱為滿清入關大功臣, 今天我們就說說他們中最橫的一位漢人, 若不是命運不濟, 他很有可能從康熙手中奪走江山, 此人正是吳三桂。

明崇禎時期, 吳三桂為遼東總兵, 封平西伯, 鎮守山海關。 後李自成率大順軍攻入北京, 崇禎皇帝自縊于景山, 因李自成手下霸佔了陳圓圓,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 為清軍打開城門, 這也許只是原因之一, 但絕不是唯一的原因, 明朝亡了, 吳三桂一定有自己的考慮, 他必須找一個靠山, 並最終選擇了關外的滿清。

降清後, 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 順治十六年鎮守雲南, 入緬甸追殺南明永曆帝, 康熙元年晉封為平西親王, 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並稱三藩。 康熙皇帝8歲登基, 16歲就幹掉了鼇拜, 稍微有點遠見的人都看出康熙將來必有大動作, 撤銷三藩恐也在內, 吳三桂便私下招兵買馬, 不斷壯大自己的勢力, 以備不需。

在康熙皇帝看來, 吳三桂必有謀反之心, 他之所以還沒主動造反是因為在養精蓄銳, 如果不趁早扳倒吳三桂, 等到吳三桂羽翼豐滿之時, 大清江山可能要被他奪去。 此時清朝名義上統一了中國, 但南方各地都在三藩手上, 尤以吳三桂坐擁十萬大兵, 獨居雲南寶地, 軍事和經濟上都非常強盛。 康熙皇帝借尚可喜隱退之事,

宣佈撤三藩, 聖旨一下, 吳三桂就坐不住了, 立刻表露了謀反之心, 先是將雲南巡撫給殺掉了, 後自立為王, 清朝和三藩的戰爭正式打響。

清朝與吳三桂的戰爭打得異常艱苦, 吳三桂軍隊實力不在清廷之下, 康熙皇帝一直苦苦支撐, 終於拖到吳三桂病死,

三藩叛亂群龍無首, 清廷借機一舉消滅三藩, 若不是吳三桂病死, 誰勝誰負未可知。 除掉吳三桂, 清廷也是舉了全國之力, 康熙對吳三桂恨之入骨, 所以將死了4年的吳三桂的屍體挖出來昭告天下, 告訴天下人謀反就是這個下場, 起到震懾作用。

吳三桂稱王時曾下令留起漢人髮型,穿起漢人服裝,而且得到了全國各地的回應,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清廷的高壓政策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且不說吳三桂稱帝合不合法理,滿清的統治還是未得人心。吳三桂最後的失敗只是輸給了命運,而不是輸給了康熙。

吳三桂稱王時曾下令留起漢人髮型,穿起漢人服裝,而且得到了全國各地的回應,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清廷的高壓政策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且不說吳三桂稱帝合不合法理,滿清的統治還是未得人心。吳三桂最後的失敗只是輸給了命運,而不是輸給了康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