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萬鋼:每隔四年新能源汽車電池能量密度提高一倍,成本降低約50%

在“中國製造2025”國家規劃基礎之上, 2016年汽車行業正式對外發佈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圖”。 按照技術路線圖目標, 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應該達到百分之四十以上。 科技部部長萬鋼指出, 這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 也帶來了新的機遇。

科技部部長萬鋼

6月6日, 2017國際電動汽車示範城市及產業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作為第八屆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暨第二屆創新使命部長級會議的重要邊會之一, 萬鋼介紹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現狀、機遇和挑戰。

中國新能源汽車占全球一半

萬鋼表示, 剛剛過去的2016年是中國新能源發展的關鍵之年,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 去年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突破了五十萬輛, 保有量超過了一百萬輛, 在全球的占比都達到了百分之五十。

整車技術方面,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取得了重大進展,

純電動主流汽車的續航里程達到了二百五十公里以上, 插電式的混合動力保證了具有五十公里以上的純電動零排放的續駛里程。 儘管國家給予了財政補貼, 但是補貼之後的成本和銷售價格也在不斷下降, 一體化、電動化的底盤, 輕量化、智慧化的技術都得到了逐步的應用。

關鍵零部件方面, 動力電池產業化得到快速發展。 從2010年大規模牽頭發展電動汽車以來, 每隔四年左右, 電動汽車電池能量密度就能夠提高一倍, 成本降低約50%。 現電動汽車逐步地正在向理想的、將來完全能夠具有市場競爭性的產品發展, 政策也由此不斷改變。

同時, 萬鋼提出, 推動電動汽車更快產業化不光是要解決技術和產業化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要解決體制和機制方面問題, 其中示範運用推廣十分重要。 隨著2011年上海被確定為電動汽車國際示範城市, 嘉定區為電動汽車國際示範區。 6年來, 上海的電動汽車已經突破了十萬輛, 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城市, 嘉定電動汽車國際示範區也從示範進入到了推廣應用的2.0時代。

針對業界關注的如何看待燃料電池發展。 萬鋼指出, 規劃時是將兩者放在一起考慮的。 無論是電動汽車還是燃料電池汽車都是用電來驅動, 同時達到零排放。 未來如果燃料電池汽車競爭力起來, 氫氣也便宜了, 將把燃料電池做大一些。 如果電池有優勢, 就把電池做得大一點。 將這兩件事一起推動, 可為未來交通領域提供更多選擇可能性,

同時推動電動汽車更快產業化。

新能源汽車發展是長期不可動搖目標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長期不可動搖的目標”。 萬鋼指出, 城市大氣污染十分嚴重, 需要電動汽車為清潔空氣做出貢獻。 同時他介紹了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一要克服未來所預見的制度性障礙。 當今能源過多地依靠傳統能源, 未來需要將太陽能、風能等充分利用, 發展智慧電網。 同時, 發展共用式的新能源汽車可為未來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做貢獻。 目前中央級各地方政府已明確目標規劃, 可克服未來所預見的制度性障礙。

第二要破除基礎設施方面障礙, 如充電難等。 充電樁安在哪裡、能不能為大家所用、如何解決付費問題等都是需要考慮的。

同時, 氫燃料汽車是未來發展方向, 加氫站建設也需要從現在開始規劃。 汽車是人們生活當中的夥伴, 必須和人們建立感情。 “開上電動汽車的人會愛上電動汽車, 而沒開上電動汽車的人可能心裡有點障礙。 我們要更多地破除這種障礙。 ”

第三要特別注重電動汽車安全運行問題。 電動汽車無論是本身電安全還是駕駛安全等都必須充分考慮到。 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必然會實現在電動汽車上面, 因為它所需要的敏捷反應、快速駕駛都可以在電動汽車上面實現, 這是最好的載體。 電動汽車和網路連接時第一個要解決問題就是安全。 要讓每一個隨時知道汽車個零部件等當下情況。 這樣電動汽車會比傳統汽車更加安全、更加使用長久, 成本也會更加降低。

第四要關注減排效應。無論是純電動汽車還是其燃料電池汽車都主要講運行過程當中零排放,今後能不能使其充的電能也更多地零排放。上海示範站已經開始用太陽能分散式能源為電動汽車充電,將來國家智慧電網建設後可以把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發的電充到電池汽車上面。事實來說,一百多萬輛電動汽車運行消耗的電只不過是所有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百分之二左右,還有很大空間。同時還要考慮電動汽車製造過程當中的高效益。“去年我有機會參觀了寶馬的電動汽車I3生產車間,整個製造的車間僅僅是傳統汽車的四分之一,可節約更多材料。”

第五要做好全回收利用。今後電動汽車要做到全回收。所有的材料在設計時就應該考慮回收流程,電池在車上用八年後可用於充電站,然後再百分之百地回收利用,其中延長壽命所產生的價值應該與電動汽車擁有者共用。

萬鋼強調,在改善全球環境和應對能源危機的這條道路上面,交通領域仍然面臨著艱苦挑戰。希望未來能夠和加州展開更多合作,共同推動電動汽車發展、推動全社會綠色發展,引領交通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返回首頁>

成本也會更加降低。

第四要關注減排效應。無論是純電動汽車還是其燃料電池汽車都主要講運行過程當中零排放,今後能不能使其充的電能也更多地零排放。上海示範站已經開始用太陽能分散式能源為電動汽車充電,將來國家智慧電網建設後可以把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發的電充到電池汽車上面。事實來說,一百多萬輛電動汽車運行消耗的電只不過是所有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百分之二左右,還有很大空間。同時還要考慮電動汽車製造過程當中的高效益。“去年我有機會參觀了寶馬的電動汽車I3生產車間,整個製造的車間僅僅是傳統汽車的四分之一,可節約更多材料。”

第五要做好全回收利用。今後電動汽車要做到全回收。所有的材料在設計時就應該考慮回收流程,電池在車上用八年後可用於充電站,然後再百分之百地回收利用,其中延長壽命所產生的價值應該與電動汽車擁有者共用。

萬鋼強調,在改善全球環境和應對能源危機的這條道路上面,交通領域仍然面臨著艱苦挑戰。希望未來能夠和加州展開更多合作,共同推動電動汽車發展、推動全社會綠色發展,引領交通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返回首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