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金榜題名當中的“恩榮宴”

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 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 金榜題名時”。 而相比其他三項, 金榜題名則更稱得上是人生中的最大幸事。

據史料記載, 在兩百萬名參加院試的讀書人中, 大約只有三萬名(約1.5%)會成為生員;而那些高級功名則更是難上加難。 尤以明朝1393年為例, 進士只占到了總人口的0.000055%, 清朝1844年, 進士占比則只有0.000048%。 綜上所述, 進士是佼佼者當中的佼佼者。

國學大書院·左傳·呂氏春秋·戰國策 ¥12.7 購買

那麼這樣的人才總該有一次盛大的飯局來慶賀他們的功成名就了哇。 在這兒, 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宴席, 恩榮宴。 那麼, 它始於哪兒, 流程又是什麼呢, 又流傳著怎樣的故事呢。

每次恩科之後, 皇帝著禮部賜宴各考官及新科進士, 謂之為恩榮宴。 它始于唐之曲江會。 宋則稱, 聞喜宴。 而後又因宋代曾賜宴進士于瓊林苑, 故又稱為瓊林宴。 遼曾設宴於內果園或禮部。 元代改稱恩榮宴, 賜宴于翰林院。 而到了明朝這塊兒, 設恩榮宴於禮部, 始著為令。 清朝沿襲明朝制。 而民間則更習慣稱為, 瓊林宴。

【鎖線精裝】藏書史記全集傳記正版全冊4本禮盒裝文白對照注釋白話譯文 原版原著 司馬遷中國通史歷史書 暢銷歷史書籍中華 上下 ¥52.8 購買

在宴會之前, 進士們要拜見出席瓊林宴的各級官員之後, 方才能各自按照司官的提前安排入座, 之後樂隊便奏響“啟天門”樂章。 這樣, 宴會才算正式開始。 不過, 還有件趣事兒, “恩榮宴”結束後, 尾聲就是搶宴。 目的也就是為了, 大家能夠沾沾新科進士的好運,

以期來年自己或子孫能夠得榜高中。 而新科進士如若能夠再活六十年, 一甲子後便會被作為特邀嘉賓再赴恩榮宴,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據有史記載, 在整個清朝近三百年當中, 能夠有機會重赴恩榮宴的總共才34人。 所以, 重赴恩榮宴便被認為是最榮光的事情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