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常識」經穴養生之自我保健常用穴位按摩

經穴養生

中醫經穴養生就是根據中醫經絡理論, 按照中醫經絡和腧穴的功效主治, 採取針、灸、推拿、按摩、導引等方式, 梳理經絡、調和陰陽而最終實現祛邪治病、使機體恢復陰平陽密的和諧狀態的一種養生方法。

※ 大椎穴

大椎穴:陽氣上升至頭部的樞紐

是治療頸椎病、頭部疾病的首選要穴。 對預防頸椎病和腦供血不足具有重大意義, 對於頭痛、背痛、頸椎不適、腰背酸痛、發熱等有良好的作用。

位置:低頭後頸部最高棘突處下緣即是。

按摩方法:屈肘上抬, 用中指按揉穴位, 順時針或逆時針數次。 操作不分時間地點, 隨時可做, 在按揉的同時配合頸部的屈伸運動, 效果更好。

※ 腎俞穴

腎俞穴:先天強壯之根本

腎俞穴可以滋陰精、壯陽氣、補腎之精氣、利水消腫、聰耳通竅。 本穴位於足太陽膀胱經, 是腎臟的背俞穴。 腎臟是人體的先天之本。 主治腰痛、遺精、陽痿、早洩、消渴、小便濁難、尿血、泄瀉、月經不調、白帶、水腫、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虛喘、腰脊酸痛等。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按摩方法:雙手叉腰,

同時大拇指點住雙腎俞, 由輕到重點按50次左右, 腎俞穴對虛性腰痛效果最好, 可以邊點按同時扭動腰部, 效果更好。

※ 三陰交

三陰交:美容養顏之法寶

此穴對增強腹腔諸臟器, 特別是男女生殖系統的健康, 有重要作用。 主治月經不調、崩漏、經閉、不孕、遺精、陽痿、早洩、神經性皮炎、失眠、下肢痿痹、高血壓、性功能減退和急慢性腸炎。

位置:內踝骨上3寸, 脛骨後緣。

按摩方法:以拇指點按穴位, 同時輕輕揉動, 每分鐘30次左右, 三陰交為脾、肝、腎三條陰經的交點, 具有調節內分泌的作用, 所以是美容養顏的首選。

溫馨提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