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溥儀墓裡有陪葬寶貝嗎 溥儀墓在哪裡

當年, 日本戰敗時溥儀意圖逃亡日本被蘇聯拘捕。 在新中國成立後第二年, 政府從蘇聯手中接收溥儀等“戰犯”的時候, 他已經過了五年的囚禁生活。 回到中國, 接受改造的溥儀沒有消沉, 他回顧了過去所犯的錯誤, 開始自我反省, 在接受被教育的同時嘗試著寫自傳, 給後人留下寶貴的歷史資料。

在中國接受改造的第十年, 溥儀自己也沒有想到居然被特赦了。 特赦之後的他終於過了一段自由而沒有拘束的生活。 可惜好景不長, 溥儀在特赦八年後因病去世, 時間是一九六七年, 當時距離他來到新中國已經過去了十七年。

溥儀死後跟其他的皇帝最不同的就是, 他的遺體沒有被土葬而是被火化, 這是根據當時新中國的法律法規執行的, 哪怕溥儀的身份再特殊也只是一個普通公民, 也必須遵守法律。 火化後他的骨灰原本是被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側室的,

以他曾經是“戰犯”的身份來說這已經很不錯了。 但是周總理親自下指令, 將他的骨灰移放到公墓正室。

二十八年後, 溥儀的妻子李淑賢將他的墓遷移到了華龍皇家陵墓。 據悉, 這個地方是在溥儀當皇帝的時候就經過風水鑒定,

確認為他死後應該在的地方。 至此, 溥儀墓的最後歸地才定下了。

溥儀是封建社會最後一位皇帝, 他的死亡代表著古代社會制度的徹底消逝。 世人對這位最後的君王所葬之處以及葬禮葬品的規格十分好奇。 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細細分析溥儀最後的人生以及溥儀墓的幾經波折。

當年, 日本戰敗時溥儀意圖逃亡日本被蘇聯拘捕。 在新中國成立後第二年, 政府從蘇聯手中接收溥儀等“戰犯”的時候, 他已經過了五年的囚禁生活。 回到中國, 接受改造的溥儀沒有消沉, 他回顧了過去所犯的錯誤, 開始自我反省, 在接受被教育的同時嘗試著寫自傳, 給後人留下寶貴的歷史資料。

溥儀是因患腎癌去世的, 享年六十一歲。 溥儀死後葬入皇家陵寢了嗎?此事至今鮮為人知。 據李青證實, 1915年溥儀十歲時, 清皇室決定為溥儀選擇“萬年吉地”。 擔任此任的即是精通風水的李青。 但當時溥儀小朝廷沒有自己的經濟來源, “更何況時局不穩, 小朝廷自身難保, 所以陵址雖然已經選定, 但一直未能興工。

還有一種說法, 出自陳寶蓉的《清西陵縱橫》, 說“溥儀入承大統後, 便於崇陵旁的旺隆村北選定了‘萬年吉地’。 並‘於宣統二年破土修建, 採取了先地下, 後地上, 由後向前逐步施工的辦法。 施工一年有餘, 完成了地宮開槽奠基和明樓寶城等基礎工程。 辛亥革命爆發, 清王朝便倒臺了, 至此宣統陵工程被停止, 再沒有恢復興建”。 兩種說法, 孰是孰非, 有待考證。

那麼, 溥儀去世後, 是土葬還是火化呢, 據溥儀的夫人李淑賢說, 溥儀的遺體是1967年10月19日火化的, 對於骨灰如何處理, 周恩來總理當時作了明確指示:一、可由愛新覺羅家族決定。 二、可由家屬選擇在革命公墓、萬安公墓和其他墓地的任何地方安葬或寄存骨灰。 10月21日家屬聚會進行了討論, 經家族一致商定,將溥儀的骨灰寄存在八寶山人民骨灰堂(溥儀的後半生)。

溥儀之弟溥傑說:周總理等領導同志“對溥儀的後事非常關心,曾對我說,是否要建立一座漂亮的陵墓?作為一個市民,我明確拒絕了。“據新華社報導,為了祭奠這位元在“文革”中遭到不公正待遇的“公民’,1980年5月29日在政協禮堂,為溥儀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鄧順超、烏蘭夫、彭沖等中央領導送了花圈。會後根據中央指示,將溥儀的骨灰重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第一副室。

至1994年溥儀葬地又有變化。《清室皇陵探奇》記載,1994年旅居海外的張世義先生在易縣崇陵西北興建了一座華龍皇家陵園。為了提高陵園知名度,增加效益,張先生經過不懈努力,勸動了溥儀夫人李淑賢,將溥儀的骨灰盒遷葬西陵。

經家族一致商定,將溥儀的骨灰寄存在八寶山人民骨灰堂(溥儀的後半生)。

溥儀之弟溥傑說:周總理等領導同志“對溥儀的後事非常關心,曾對我說,是否要建立一座漂亮的陵墓?作為一個市民,我明確拒絕了。“據新華社報導,為了祭奠這位元在“文革”中遭到不公正待遇的“公民’,1980年5月29日在政協禮堂,為溥儀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鄧順超、烏蘭夫、彭沖等中央領導送了花圈。會後根據中央指示,將溥儀的骨灰重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第一副室。

至1994年溥儀葬地又有變化。《清室皇陵探奇》記載,1994年旅居海外的張世義先生在易縣崇陵西北興建了一座華龍皇家陵園。為了提高陵園知名度,增加效益,張先生經過不懈努力,勸動了溥儀夫人李淑賢,將溥儀的骨灰盒遷葬西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