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延遲了秦統六國進展的重要人物,最後落了個憂鬱而終

魏國公子無忌, 待人寬厚, 禮賢下士, 收養食客達3000多人, 人稱“信陵君”。

根據《史記》的記載, 在劉邦登基稱帝后, 就迫不及待地表現出自己對信陵君魏無忌的仰慕, 他每次經過昔日魏國的舊都——大樑, 都不會放過去魏無忌故里祭拜的機會, 恭恭敬敬地祭祀信陵君。

在戰國歷史上, 最有影響力的戰役莫過於長平之戰, 這場戰役不僅讓白起的歷史知名度大大提高, 更是造成了趙國走向滅亡的本跟原因之一。 自長平之戰後, 最強大的趙國都已是風前殘燭之勢, 國內精銳損失殆盡!此時六國無一可與秦所匹敵。

西元前257年, 秦國趁趙國兵力大損之際再接再厲, 對趙國都城邯鄲重兵圍困, 意圖徹底解決掉這個曾經匹敵自己的強大國家。 正在此時, 趙國書信求救于相鄰的魏國, 但是魏王怕得罪強大的秦國, 不敢出兵救趙。

正是在這個千鈞一髮之際, 信陵君魏無忌勸說魏王, 但魏王仍不聽也不發兵, 最後魏無忌聽取了侯贏的計策後, 魏無忌深深明白趙國一旦滅亡, 魏國也將是朝不保夕。 由此, 魏無忌決定讓個人生死乃至榮辱置之度外, 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竊取軍中兵符, 成功得手後前去接替晉鄙, 而晉鄙有所顧忌,
同行的朱亥就砸死了晉鄙, 魏無忌掌控了兵權, 不僅成功擊敗秦軍、救援了趙國, 也鞏固了魏國在當時六國的重要地位。 但是, 因為假傳君令並殺死了晉鄙之罪可不是小事, 魏無忌明白自己觸動了魏國國君的底線, 所以在已經打退秦軍挽救了趙國後, 魏無忌讓手下的將軍帶著他的軍隊返回魏國, 自己及閘客留在了趙國。 由此, 如果沒有信陵君竊符救趙的話, 邯鄲城破, 趙國這一六國的中堅力量滅亡, 那麼秦國統六國的進程將提前很多年。

對於強大的秦軍來說, 自然不會因為一次失敗的挫折就放棄對六國的進攻。 十幾年後, 恢復元氣的秦國乘魏無忌在趙國之機, 日夜不停地攻打魏國, 魏安釐王為此焦慮不安,

就派使者去請魏無忌回國。 起初, 魏無忌仍擔憂魏王惱怒自己, 所以不願意回到魏國。 後, 在毛公和薛公等人的勸說下, 魏無忌終於回到闊別已久的魏國。

西元前247年, 各國得知魏無忌擔任了上將軍, 都紛紛派兵救魏。 魏無忌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聯軍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

使秦國將領蒙驁戰敗而逃。 聯軍乘勝攻至函谷關, 秦軍緊閉關門, 不敢再出關。 當然, 此次五國攻秦, 可以說是東方六國的最後輝煌一頁。 然而在秦國的反間計下, 信陵君魏無忌遭到魏王的猜忌, 於是派其他人代替他執掌魏國兵權, 五國攻秦計畫由此失敗告終。 魏無忌只能抑鬱而終。 伴隨著魏無忌的去世, 魏國以及其他諸侯國一一倒在秦始皇大軍的鐵騎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