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蕭武:從隆中對開始,諸葛亮就錯了?是劉表死得太早了

還是先看隆中對: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 挾天子而令諸侯, 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 已曆三世, 國險而民附, 賢能為之用, 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 利盡南海, 東連吳會, 西通巴、蜀, 此用武之國, 而其主不能守,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 沃野千里, 天府之土,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劉璋暗弱, 張魯在北, 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 信義著于四海, 總攬英雄, 思賢如渴, 若跨有荊、益, 保其岩阻, 西和諸戎, 南撫夷越, 外結好孫權, 內修政理;天下有變, 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 則霸業可成, 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對荊州和益州的分析是不同的。

荊州的長處在其所處的地理位置, 及其帶來的地緣戰略優勢, 總結為四個字, “用武之國”。 益州就不同了, 首先是險塞, 這就意味著, 主要的地理優勢是易守難攻, 別人不容易打進來, 那麼同樣的, 自己也很難打出去。 沃野千里, 天府之土, 意味著在當時的生產技術條件下, 總體來說是比較富裕的。

基於此, 諸葛亮為劉備所做的戰略規劃藍圖是:

跨有荊、益, 保其岩阻, 西和諸戎, 南撫夷越, 外結好孫權, 內修政理;天下有變, 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兩路北伐的前提條件包括:1, 跨有荊益, 保其岩阻, 也就是說, 先立足於做好防守, 把籬笆紮緊, 讓別人打不進來;2, 西和諸戎, 南撫夷越, 確保這些少數民族土著比較安定, 不會給自己添亂, 也不會給敵人幫忙, 至少是保持中立;3, 結好孫權;4, 搞好內政。 這四個條件有一個不具備, 北伐都很難成功。 但問題首先就出在了第三個上, 也就是和孫權的關係。

隆中對的時候, 劉備還很屌絲, 什麼都沒有, 所以, 無論是當時已經基本統一北方的曹操, 還是已經在江東站穩腳跟的孫權, 對劉備來說, 都是足夠強大的敵人, 都不是劉備能夠在短期之內消滅的。 當時的劉備急需的是一個穩固的根據地, 所以, 諸葛亮的意思是要先找有縫的蛋,

在當時的條件下, 比較合適的就是荊州、益州。

這時候孫權還在幹什麼呢?才剛搞定黃祖。 從建安五年接盤開始, 孫權先是搞定廬江, 接著就開始繼續向西擴張, 主要是持續的進攻江夏的黃祖。 一直到建安十三年, 赤壁之戰之前, 孫權才最終搞定了黃祖。 黃祖的地盤主要是江夏郡, 但轄區不小, 最東部實際上到了現在九江一帶。

還有一個重要條件是, 當時劉表還在, 曹操還沒南征, 赤壁之戰還沒打, 也就是說, 劉備要奪荊州作為根據地, 也是從劉表手裡可以比較輕易的奪來, 而不用費之後那麼大勁, 更不用和孫權有借荊州的糾紛。 而且, 是佔據除已經被孫權奪走的江夏之外的荊州全部。

也就是說, 當時的條件下, 劉備結好孫權的條件是,

承認孫權對江夏郡的佔領, 而孫權也對荊州其餘部分被劉備佔領沒有意見, 能夠接受。 對孫權來說, 江夏是上游地帶, 也是江東的門戶。 沒有江夏, 東吳君臣睡覺都得睜隻眼。

有了江夏之後, 雖然荊州的威脅仍然很大, 但是畢竟有了江夏做第一道防線, 就不用那麼擔驚受怕了。 所以, 這個戰略規劃的前提就是東吳只要得到江夏, 就可以獲得戰略安全, 不用非得拿下荊州全部不可。

在這種條件下, 劉備和孫權不需要結盟, 只要保持相互諒解和和平就可以了, 而且關係是完全平等的。

但是, 人算不如天算。 劉備在是否奪荊州的問題上猶豫不決, 劉表死了, 赤壁之戰接踵而來, 劉琮和劉備反目成仇, 束手投降曹操,

劉備頓時沒有地方立足了, 只能在走投無路、極端危險的情況下和孫權結盟, 這種條件下的結盟, 自然不可能是平等的, 站在孫權一方的角度看, 說劉備是來投靠的都沒問題。

各方面史料對赤壁之戰的記載不大相同, 現在也說不清楚赤壁之戰中抗曹的主力到底是孫權還是劉備, 但從東吳一方的角度看, 顯然認為自己出人出兵, 才是抗曹主力, 好不容易擊退曹操, 當然荊州都是我們的, 但是劉備卻跑來摘桃子, 憑什麼?自然不能接受。

而從劉備的角度看, 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抗曹就算你東吳是主力, 我也是出了力的, 曹操被擊退了, 荊州當然是誰先搶到手就是誰的, 我是從曹操手裡搶來的, 跟你東吳有什麼關係?

這樣一來,雙方就有了分歧。但這麼快就翻臉,雙方刀兵相見,結果只會是剛退回去的曹操得利,對孫劉兩方誰都不好,所以最後就達成了所謂借荊州的這個扯皮說法。對孫權來說,等於給自己將來要回荊州留個藉口,對劉備來說,也是緩兵之計。

之後,孫權開始在淮南一帶用力,曹操也多次南征,雙方在江淮之間多次拉鋸,結果是誰也占不到什麼便宜。劉備又趁此機會,拿下益州,並且擊退曹操,佔據了漢中,成為赤壁之戰後最得利的一方。

孫權在江淮之間沒有什麼進展,只好如東吳的戰略分析人士所言,繼續沿著長江擴張。這一時期,孫權一邊進剿各地山區的山越部族,一邊開始在長江上游的江西、湖北一帶改變行政區劃,大力經營,包括在今天的皖南地區、贛北地區都採取了比較積極的開發措施,同時,重點經營建業和武昌,作為兩個主要的軍事據點。

隨著對江西的經營和開發,武昌防線的重要性就提高了。如果說建業的經營主要是防備北方的曹操,那麼武昌的重要性就不僅是防備曹操了,同時也是對處在上游的劉備所占荊州部分的防禦。

雖然荊州是抗曹前線,留著關羽軍可以替東吳抵禦曹操,但是站在孫權一方來看,如果能佔據荊州全部,當然更好。畢竟有摘赤壁之戰的桃子的前車之鑒,孫權一方對劉備一方的信任早就打了折扣。如果有機會,當然要先發制人。這一點,東吳的戰略分析人士說得很清楚:

“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三國志·吳書·魯肅傳》

“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甯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至尊當早規之,不可後操。”——《三國志·吳書·甘寧傳》

“然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從劉備一方的角度看,荊州的戰略意義也是雙重的。

始終保持荊州作為前哨基地,不僅是保留了一個重要的北伐基地,同時也保留著對東吳的戰略威懾能力。從荊州出兵,不管用兵多少,東吳都是很危險的。而且,有一部分荊州在自己手裡,一旦孫劉雙方翻臉,劉備也有主動權。畢竟,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再好的聯盟,也難免有翻臉無情的時候。

但是,荊州對孫權和劉備的戰略重要性是不同的。

失去荊州,劉備只要封鎖三峽一線,孫權進攻益州的難度就太大了,歷史上幾乎只有桓溫滅成蜀成功過。沒有荊州,劉備一方只是失去了戰略進攻能力,自保還是相對輕鬆的。

而對孫權一方來說,只要荊州還有劉備一方的據點,孫權一方佔據的長江中游一帶就始終處於劉備的戰略威脅之下。所以,荊州對孫權來說是必爭之地,就如同漢中對益州的重要性一樣。也就是三國志吳主傳所說的,直到關羽被徹底消滅之前,孫權對關羽始終是內心比較害怕的。

所以,在建安十九年,雙方第一次在荊州歸屬問題上爆發衝突的時候,孫權一方只是試探性的,雖然出動了兩萬人,奪占了零陵,長沙,桂陽三郡,但是並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荊州問題的戰略決心,對駐守在公安的關羽軍只是監視,而沒有主動進攻。

但劉備這時候擺出的架勢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邊境衝突而已,而是一舉率領五萬軍隊出川,進屯公安,同時命令關羽軍向益陽方向進攻。

劉備從益州帶來的五萬軍隊加上關羽的三萬人,就是八萬人。這對素有孫十萬的稱號的孫權來說,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軍事衝突,而是有意與荊州附近的孫權主力進行戰略決戰。

而且,和孫權一樣,作為主力的劉備的五萬人並沒有馬上發動進攻,而是在公安駐紮修整,卻讓關羽的三萬人到益陽從側翼展開攻勢。只要拿下益陽,孫權派出去奪占三郡的呂蒙的兩萬人和在巴丘的主力魯肅軍就被切斷了聯繫,對魯肅軍形成兩面夾擊之勢。

然而這時候三國鼎立的戰略格局的麻煩就出來了,當劉備想在荊州和孫權大打一場,進行戰略決戰,徹底解決荊州問題的時候,曹操在西線對漢中發動進攻,對孫權一方進行了戰略策應。漢中對劉備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聽到這個消息,劉備馬上與孫權議和,達成了和解,也就是孫劉雙方以湘江為界,分割了荊州。

在孫權已經佔據三郡,而且在陸口,巴丘一帶駐有主力兵團的情況下,仍然同意把剛吃下去的一部分肉吐出來,就可以看出劉備帶來的五萬人對孫權一方來說,壓力有多大。如果一點面子也不給,把劉備惹毛了,就地進行決戰,孫權一方覺得自己是會吃虧的。

機會終於再次出現在關羽大舉北伐,荊州軍主力都在北伐前線,而劉備剛結束了與曹操在漢中的大戰的建安二十四年,關羽身後的荊州空虛了。

即使曹操派來的增援部隊已經和徐晃匯合,對關羽軍已經形成人數上的優勢,孫權也沒有堂堂正正的大舉進攻荊州,和曹軍兩邊夾擊關羽軍,而是採取了非常陰暗的偷襲戰術,才一舉得手。

之後,劉備在漢中戰線已經穩定,後方基本安全的時候,又一次率軍大舉出川,來與東吳爭奪荊州。雖然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擊敗劉備,迫使劉備退守白帝城,但孫權也沒有敢趁勝追擊,反而是在知道劉備退到白帝城之後就住下來,沒有完全退回益州以後,主動派人和劉備議和。和議能夠成立的理由不難猜測,劉備一方受到重大挫折,一時半會兒無力組織新一輪攻勢,只能暫時默認孫權對荊州的佔領,孫權一方則很顯然要承諾不主動進攻益州。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主政時期,蜀漢與東吳的戰線基本上保持了穩定,雙方都未主動發動對對方的大規模攻勢。這就意味著,劉備一方失去荊州,失去了戰略進取能力,而孫權一方對劉備一方的戰略安全需求也基本上得道滿足了,達成了均勢。

總體來說,如果結果是劉備一方能夠完全佔據荊州和益州,則對孫權始終是壓倒性的優勢,所謂的對孫權保持和平則意味著對孫權一方給出安全保證,承諾不主動進攻孫權一方。而在赤壁之戰後,這個條件已經變了,劉備未能完全佔據荊州,又將主力帶去平定益州和漢中,留給關羽的軍隊並不足以對孫權形成壓倒性優勢。

兵法說,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所有的戰略規劃都是在一定前提條件下做出的,不可能在規劃的時候預料到尚未發生的事情,尤其是劉表去世荊州陷入內亂和赤壁之戰能來得這麼快,所以隆中對也就成了水中月鏡中花。

這樣一來,雙方就有了分歧。但這麼快就翻臉,雙方刀兵相見,結果只會是剛退回去的曹操得利,對孫劉兩方誰都不好,所以最後就達成了所謂借荊州的這個扯皮說法。對孫權來說,等於給自己將來要回荊州留個藉口,對劉備來說,也是緩兵之計。

之後,孫權開始在淮南一帶用力,曹操也多次南征,雙方在江淮之間多次拉鋸,結果是誰也占不到什麼便宜。劉備又趁此機會,拿下益州,並且擊退曹操,佔據了漢中,成為赤壁之戰後最得利的一方。

孫權在江淮之間沒有什麼進展,只好如東吳的戰略分析人士所言,繼續沿著長江擴張。這一時期,孫權一邊進剿各地山區的山越部族,一邊開始在長江上游的江西、湖北一帶改變行政區劃,大力經營,包括在今天的皖南地區、贛北地區都採取了比較積極的開發措施,同時,重點經營建業和武昌,作為兩個主要的軍事據點。

隨著對江西的經營和開發,武昌防線的重要性就提高了。如果說建業的經營主要是防備北方的曹操,那麼武昌的重要性就不僅是防備曹操了,同時也是對處在上游的劉備所占荊州部分的防禦。

雖然荊州是抗曹前線,留著關羽軍可以替東吳抵禦曹操,但是站在孫權一方來看,如果能佔據荊州全部,當然更好。畢竟有摘赤壁之戰的桃子的前車之鑒,孫權一方對劉備一方的信任早就打了折扣。如果有機會,當然要先發制人。這一點,東吳的戰略分析人士說得很清楚:

“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三國志·吳書·魯肅傳》

“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甯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至尊當早規之,不可後操。”——《三國志·吳書·甘寧傳》

“然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從劉備一方的角度看,荊州的戰略意義也是雙重的。

始終保持荊州作為前哨基地,不僅是保留了一個重要的北伐基地,同時也保留著對東吳的戰略威懾能力。從荊州出兵,不管用兵多少,東吳都是很危險的。而且,有一部分荊州在自己手裡,一旦孫劉雙方翻臉,劉備也有主動權。畢竟,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再好的聯盟,也難免有翻臉無情的時候。

但是,荊州對孫權和劉備的戰略重要性是不同的。

失去荊州,劉備只要封鎖三峽一線,孫權進攻益州的難度就太大了,歷史上幾乎只有桓溫滅成蜀成功過。沒有荊州,劉備一方只是失去了戰略進攻能力,自保還是相對輕鬆的。

而對孫權一方來說,只要荊州還有劉備一方的據點,孫權一方佔據的長江中游一帶就始終處於劉備的戰略威脅之下。所以,荊州對孫權來說是必爭之地,就如同漢中對益州的重要性一樣。也就是三國志吳主傳所說的,直到關羽被徹底消滅之前,孫權對關羽始終是內心比較害怕的。

所以,在建安十九年,雙方第一次在荊州歸屬問題上爆發衝突的時候,孫權一方只是試探性的,雖然出動了兩萬人,奪占了零陵,長沙,桂陽三郡,但是並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荊州問題的戰略決心,對駐守在公安的關羽軍只是監視,而沒有主動進攻。

但劉備這時候擺出的架勢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邊境衝突而已,而是一舉率領五萬軍隊出川,進屯公安,同時命令關羽軍向益陽方向進攻。

劉備從益州帶來的五萬軍隊加上關羽的三萬人,就是八萬人。這對素有孫十萬的稱號的孫權來說,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軍事衝突,而是有意與荊州附近的孫權主力進行戰略決戰。

而且,和孫權一樣,作為主力的劉備的五萬人並沒有馬上發動進攻,而是在公安駐紮修整,卻讓關羽的三萬人到益陽從側翼展開攻勢。只要拿下益陽,孫權派出去奪占三郡的呂蒙的兩萬人和在巴丘的主力魯肅軍就被切斷了聯繫,對魯肅軍形成兩面夾擊之勢。

然而這時候三國鼎立的戰略格局的麻煩就出來了,當劉備想在荊州和孫權大打一場,進行戰略決戰,徹底解決荊州問題的時候,曹操在西線對漢中發動進攻,對孫權一方進行了戰略策應。漢中對劉備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聽到這個消息,劉備馬上與孫權議和,達成了和解,也就是孫劉雙方以湘江為界,分割了荊州。

在孫權已經佔據三郡,而且在陸口,巴丘一帶駐有主力兵團的情況下,仍然同意把剛吃下去的一部分肉吐出來,就可以看出劉備帶來的五萬人對孫權一方來說,壓力有多大。如果一點面子也不給,把劉備惹毛了,就地進行決戰,孫權一方覺得自己是會吃虧的。

機會終於再次出現在關羽大舉北伐,荊州軍主力都在北伐前線,而劉備剛結束了與曹操在漢中的大戰的建安二十四年,關羽身後的荊州空虛了。

即使曹操派來的增援部隊已經和徐晃匯合,對關羽軍已經形成人數上的優勢,孫權也沒有堂堂正正的大舉進攻荊州,和曹軍兩邊夾擊關羽軍,而是採取了非常陰暗的偷襲戰術,才一舉得手。

之後,劉備在漢中戰線已經穩定,後方基本安全的時候,又一次率軍大舉出川,來與東吳爭奪荊州。雖然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擊敗劉備,迫使劉備退守白帝城,但孫權也沒有敢趁勝追擊,反而是在知道劉備退到白帝城之後就住下來,沒有完全退回益州以後,主動派人和劉備議和。和議能夠成立的理由不難猜測,劉備一方受到重大挫折,一時半會兒無力組織新一輪攻勢,只能暫時默認孫權對荊州的佔領,孫權一方則很顯然要承諾不主動進攻益州。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主政時期,蜀漢與東吳的戰線基本上保持了穩定,雙方都未主動發動對對方的大規模攻勢。這就意味著,劉備一方失去荊州,失去了戰略進取能力,而孫權一方對劉備一方的戰略安全需求也基本上得道滿足了,達成了均勢。

總體來說,如果結果是劉備一方能夠完全佔據荊州和益州,則對孫權始終是壓倒性的優勢,所謂的對孫權保持和平則意味著對孫權一方給出安全保證,承諾不主動進攻孫權一方。而在赤壁之戰後,這個條件已經變了,劉備未能完全佔據荊州,又將主力帶去平定益州和漢中,留給關羽的軍隊並不足以對孫權形成壓倒性優勢。

兵法說,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所有的戰略規劃都是在一定前提條件下做出的,不可能在規劃的時候預料到尚未發生的事情,尤其是劉表去世荊州陷入內亂和赤壁之戰能來得這麼快,所以隆中對也就成了水中月鏡中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